《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前世今生
“从太空上看地球,唯一能够辨别出的人工建筑只有中国长城。”
不知从何时起,这样一种流言便深植在国人心中——能在太空看到咱们自己建造的长城,多厉害!
只不过,随着国家航天技术的日益提升,一代又一代航天员巡航天际之后所带回的答案,却让我们失望了:太空距离地球太远,是不可能用肉眼辨认出任何人造建筑的。
追溯历史我们才发现,这样一句谣言起自航天技术领先一步的西方国家。满口胡诌的大嘴巴子一说,书上文字那么一写,不实传言便被当了真。
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它说明: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还不够深入了解。
要牢牢把握住自己民族的文化命脉,不再被虚假的传言左右,除了多了解历史,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别无他法。
比起鲜活存在过的人物,长城的沉默不语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了它的过往。今天我们爬长城,只会惊叹于它的雄伟,而很少去回想它那坎坷又曲折的前世命运。
为了让我们对长城有更客观公正的认识,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携手摄影师李少白,利用“文字+摄影”的方式为“世界第七大奇迹”长城作传——《讲给孩子的故宫:从故宫到长城》。
在这本书里,祝勇从时间、人物、地点、原理、价值、战争、结局这七个角度切入,串联起与长城相关的人事物。李少白的摄影作品则从东到西、从远到近地展现了现存长城各部分的风貌,仿佛把长城出生时的锋芒毕露,鼎盛时的威武雄壮,晚年时的破败颓然到重生后的生机勃发都再现出来。
这样图文结合的讲解比任何一次导游解说都让我们更加近距离地观察长城,走近它烟波浩淼的前世今生。
一、万里长城的“问世”
长城的雏形出现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最初是作为防洪堤坝使用的。
后来,齐国将士大约是发现了这些为防水而修筑的半高泥墙有着抵挡箭矢的奇效,于是,将初具形态的墙体继续加宽加厚加长,逐步修建成作为军事防御壁垒般的存在。
长城修筑历史上,秦始皇是最负盛名的“包工头”。
和所有的专制统治者一样,为了守住自己的江山,吞并完六国的秦始皇动起了大兴“基建”的念头:他要筑长城,御外敌!
在那样一个运输和物力都不算发达的时代,能造出历经千年风雨仍岿然屹立、绵延数万里的石头建筑,秦朝所要付出的一点也不比打仗少。
据说,彼时的秦朝有百姓2000万人,而这其中,就有超60万的壮丁被派去了边境修筑长城。
这60万壮丁用自己柔软的双手垒起了刚硬的城墙。他们为中华民族创造出不屈的民族力量,自己却没能在历史上留下半个姓名。
和只是下令造长城的“包工头”秦始皇相比,这些劳动人民才是长城历史真正的书写者!
长城的问世,本该是为了守护一方百姓的,而专制统治下的现实却是:“长城成了一台巨大的‘绞肉机’,成了秦朝百姓身体的最大施虐者”。而这种命运,秦始皇时代的每个臣民都无法逃脱。
秦始皇之后清朝以前,这个命运的大网牢牢地笼罩在每一个帝王和他的江山头上。
二、万里长城的“入世”
万里长城自秦始皇时代被建筑而成之后,就开始了它超长待命的“服役期”,而它的功用从落下第一块基石起已然注定——作为皇帝“院子”(代指“江山”)最外面的一道“墙”,它必须时刻抵御墙外人的侵略与攻击。
历史上,长城外的少数民族无数次想要踏平这“墙”,进驻中原。“墙”里“墙”外,燃起过无数次烽火狼烟。
明朝建国以后,开国皇帝朱元璋想要防止北面少数民族政权的再次南侵,只好命人继续加固长城,甚至喊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口号,“筑墙”赫然排列在了所有国事的第一位。
明朝对长城的重视可以到达什么地步?这样说吧,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山海关、嘉峪关这两大长城关隘,就是大明王朝不惜加大国库财政赤字也要修筑的。
自打“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建成之后,大明王朝的前沿防线确实布置得非常严实,明朝皇帝的如意算盘此刻也打得叮当作响——就让长城外的蒙元势力和女真势力互相缠斗吧!
但历史的进程总是出人意料。女真势力日渐强大,连蒙元都不再是他的对手。于是,没有了旁敌顾忌的女真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水草丰美的中原地区,想要越过长城的铁蹄蠢蠢欲动。
与此同时,得益于长城的守护,明朝内部过了一段安生日子,“温水煮青蛙”的明朝此刻还未意识到,亡国的危险即将来临。
1644年,长城历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防守“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吴三桂为了报李自成的挟父虏妾之仇怒开山海关,大放清兵入关。这一幕,也成为长城千百年来搅扰进鲜血淋漓的战争史的落幕。
清兵入主中原之后,建立起一个近三百年的王朝。而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丝毫不把昔日隔绝他们南下的长城放在眼中,因为他们想用文化去征服其他民族。
至此,长城终于走完了它漫长的前世。
三、万里长城的“出世”
战争的历史落下帷幕,长城却依旧蜿蜒在苍翠的山头。“前世”的终结换来了“今生”的重生。
如今的我们再去爬长城,爬的不过是散落在各地的长城中短短的一截。
通过书上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甘肃省境内的长城已被风沙侵蚀,很多地方仅留存孤立而高筑的烽火台;宁夏境内的长城只剩一小段一小段裸露的半墙,仿佛还是最初为挡水而修筑的模样;河北省境内及北京境内的大部分长城也被自在生长的野花与青草覆盖。一切喧嚣都被埋进了历史中,只留下岁月侵蚀过的痕迹。
很多年前,一些人从长城脚下走过,为中原带来了遥远国度的文明与商品。文化沟通的道路与防御外敌的长城曾经是不可融合的对立关系。
而如今,全世界的人们都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中华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长城,成了中外文化沟通的一条特殊通道。
写在最后
回首沧桑百年尘与土,再叹壮阔历史血与泪。长城,在封闭的需要中诞生,却于千年的进程中完成了它开放格局的蜕变。那坎坷的前世,被镌刻在了它“隐隐约约、曲曲折折的痕迹”上。
至此,我们总该懂得:任何一处历史景色,你只有读懂它,才能在开放的视野中观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