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边走边看

常年生活在海底450℃火山口的大虾,为何在吃货50℃的锅里怂了?

2021-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趣聊科学

科学家在450℃高温海底火山口附近,发现数量惊人的大虾,如何下火锅?

自从虾被人类发现后,各种类型的虾都被一群吃货端上了餐桌,即便生活在污泥里的小龙虾,都被人们吃的所剩不多了。

虽然,我们常吃的虾种类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生活在常温水环境下。

不过,科学类期刊《自然通讯》,发布了一种新品种的深海虾,它的生活环境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在加勒比海底,距离海平面约为5000米的海域,这里有一座海底活火山。

英国科学家,在火山口喷发范围内,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区域,这个区域中,海水温度高达450℃,比热锅里沸腾的豆油温度(230℃)还要高。

理论上,这一区域不可能有生物可以存活。毕竟,海底生物大多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在70℃附近就会变性,即刻会失去活性,也就是意味着生物根本无法生活。

不过,让科学家觉得诧异的是,在这温度高达450℃的海域,发现了密密麻麻的“无眼虾”,这是一种新物种的虾,取名为Rimicaris Hybisae。

这种虾的分布密度之高,简直让密集恐惧症不敢睁眼,根据科学家统计,在这片区域,每立方米无眼虾数量高达两千只。

科学家带着疑问:什么样的技能附身,能够让无眼虾生活在450℃环境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通过仔细研究发现:无眼虾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为了生存。

海洋世界和陆地世界一样,同样有一个生物链系统。

阳光可以穿透海平面200米的区域,在这里,有了太阳光照射提供的能量,能养活许多大陆海藻类生物,海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形成了海洋生物链的能量基础。

然而,到了深海和海底区域,根本没有阳光,就更不要想光合作用的事情了。这一区域的生物,与海平面下的生物相比,食物十分贫瘠。

海底生物生存主要依靠两种:

一是海洋表面掉落的食物碎屑。这种食物碎屑的数量非常少,毕竟海洋表面食物要到达海底,要经过层层关卡,逃脱了所有以之为食物的生物,才能够到达海底世界。比如:说得最多的是鲸死亡后,形成的鲸落,鲸落到达海底后,海底生物可以美美享受好几年,但毕竟鲸落的数量太少了。

二是依靠海底火山。火山在形成过程中,会喷发出金属离子、矿物质等,这些物质对于食物贫瘠的海底生物来说是个金矿。

实际上,在海底火山口附近,生活着大陆嗜热菌,嗜热菌能够发生类似光合作用的硫化作用,将硫化氢、硫化铁等物质,转变成能量和含硫氨基酸。

这种嗜热菌就构成了海底生物链的基础生物。

生活在火山口附近的无眼虾,为了生存,在海底获取不到其他食物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只能以嗜热菌为食。

因为食物,无眼虾的生活范围也就固定了,它们只能在火山口附近生活,那耐温性适应进化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无眼虾身体也是由蛋白质组成,70℃的温度就会导致身体蛋白质失去活性,可为什么无眼虾不会死亡呢?

难道无眼虾颠覆了现代生物学?

并非如此,无眼虾的身体组成成分,并没有脱离现代生物学。

它身体最多的成分也是蛋白质,而且与普通虾的蛋白质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哪怕只是在50℃的恒温水中,它的蛋白质也失去活性。

可是,科学家在450℃水域发现有无眼虾,是因为它们身体的光传感神经,光传感神经可以根据红外线感知水温。

事实上,无眼虾生活的水域温度,不会超过40℃,一旦光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超过这个温度,它们就会迅速离开。

但是,它们可以直接穿过100℃以上的高温区,可以短暂停留,不可以长期生活。

短暂停留,主要是依靠它的外壳,无眼虾的外壳很软,能够短时间内抵抗高温。

所以,虽然科学家在450℃火山口区域内,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无眼虾,其实是它们一直在这个水域穿来穿去,而不是长时间驻足。

当然,如果无眼虾密度太高的话,有的会被挤在内部,活活烫死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无眼虾能吃吗?

既然,生活在污泥中小龙虾都被吃货捧上天,这个深海无眼虾,无论卫生程度和营养程度,肯定也不差,那么能吃吗?

首先,吃是没问题,但是要有代价。

前面也介绍了,火山口会喷出很多金属离子和硫化物等,仅铜离子就是普通海域含量的数倍,这就会导致,无眼虾体内重金属富集。

然而,重金属对人类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无眼虾可以吃,但是有可能吃了会变蠢。

另一方面,就营养价值方面,无眼虾与普通虾基本差不多,但是捕捞难度太大了,估计一般人承担不起这样的捕捞成本。

所以,理论上无眼虾可以吃,实际上你想吃也没有。

写在最后

大千世界的生物就是这样,为了生存会进化出各种各样的技能,就像无眼虾那样,即使短暂的在450℃环境生存,也足以让人惊掉下巴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