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书评读书读书

白鹿原上的世界

2016-10-06  本文已影响77人  伊柒柒

赶在《白鹿原》电视剧年底上映之前,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巨著,这本描写20世纪初民族变迁的巨著。

《白鹿原》是一部群像剧,白鹿原上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物,从族长到长工,从神医到圣人,从举人到婊子,在时代变迁的冲刷下,会展现出什么样的姿态,正式这部书的一大魅力所在。

书中,白鹿原上最大的两户人家,白家和鹿家,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却相互较着劲。白嘉轩六娶六丧,终于在迎娶了第七房太太后,又和鹿家换了二亩水地,家境迎来转机,并当上了族长之位。白嘉轩是一个刻板守旧的人,做任何事都按照规矩,族内事务更是严格遵守族规,即便是自己亲儿子犯了错,按照族规该罚便罚,毫不留情。用他自己的话说,这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对不住别人的事。做人腰杆子挺得笔直,不落人口实,这一伟岸形象也使得其他蝇营狗苟之人感到畏惧甚至厌恶,例如狗娃。而鹿家的鹿子霖,和白嘉轩同辈相称。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却和白家较着劲,自身也不甚光明,和黑娃媳妇通奸,巴结县长打压白家。与白嘉轩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白家和鹿家是贯穿全书的线索,以此来辐射到整个白鹿原上。白鹿原整部书横跨近半个世纪,而书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解读。以田小娥死后,瘟疫蔓延直至祛除为分水岭,前半部分是白鹿原上这个封闭守旧的世界,时代的变革尚未完全爆发,而后半部分,当新的潮流新的思想袭来,给白鹿原上带来的改变,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以原上的白嘉轩、鹿子霖为首的旧世界的老人和以白灵、鹿兆鹏为首的新时代的思想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说到前半部分,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田小娥。她是前半部书,甚至整部书的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正是她的到来,搅得平静的白鹿原鸡犬不宁。她是人们口中的婊子、烂货,活着和人通奸,祸害了无数人,死了也要“鬼魂附体”,搅得人不得安生,甚至“引来瘟疫”,祸害整个原上。当原上人都求着白嘉轩给她修祠堂,也就是这个腰杆挺得笔直的族长白嘉轩,一心一意要整治恶灵,将她镇在塔下。然而,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纵观田小娥的命运,她的悲剧一部分是时代造出的。当她嫁给武举人后,并没有得到幸福,而只是用来“泡枣”。和黑娃通奸被休,回到家后甚至被自己的家人嫌弃。所以当黑娃来迎娶她时,我是着实为它们高兴,希望他们就此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我也知道,这只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在当时的社会,他们的关系又怎么可能被承认,果不其然他们遭到了全村人的鄙夷,在村口的破窑洞里住下。如果田小娥就此安分守己,安心生活,也不失为从良,但她却又和鹿子霖通奸,并陷害白孝文,越发堕落这使我对这个人物终究喜欢不起来,虽说这是大环境下造就的悲剧,个人无法抵抗,但终究只是空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皮囊。这也是作者陈忠实早书中要体现的,个人,尤其是女人,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下的悲惨地位及命运。好在令我欣慰的一点是,在田小娥的身上,看到了那么一点点人性的闪现:当和白孝文通奸事情败露后,白孝文按族规处置,田小娥知道白孝文的生理缺陷,也明白所谓“通奸”并没有实施,带着一丝丝的愧疚觉得自己是冤屈了好人了。

后半部分国共两党政治势力的涌现,从白鹿两家的几个晚辈身上体现出来。这也是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的体现,白鹿原上仍然是一个守旧的宗族制度的世界,而原外面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内的人,白嘉轩、朱先生等不愿接受原外面的新变化,原外面的人不愿回到原内。就像黑娃洗心革面回祠堂后,鹿兆鹏对他说的“你怎么还能回到那个祠堂去”;就像白孝文浪子回头回原上见过家人准备离开时说的“一辈子不愿意离开白鹿原的人是没有出息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像白灵、鹿兆鹏鹿兆海兄弟这样的革命青年的革命理想和热情,为革命献身的觉悟,与白鹿原上守旧的宗族封建制度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即便我们知道白鹿原上的世界是腐朽的落后的,但作者从来没有否认的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白鹿原上的农民,体现在他们身上、植根于他们血液里的千百年来的勤劳朴实的传统形象。

所以说,书的前半部分,刻画了一个封建礼教的社会,是如此的落后与黑暗,令人窒息,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吃人”的社会。后半部分,社会变革,新的思潮涌来,让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并逐渐开始爆发,不断冲击着白鹿原上的人们。

白鹿原上还有很多人,心地善良的神医冷先生,饱读诗书的朱先生,勤劳质朴的长工鹿三,他们都是白鹿原上人们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人民的缩影,在旧的社会里发光发热。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白嘉轩、朱先生这样的人性之善,也能看到鹿子霖这样的人性之恶。不得不说这人性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就,在那样腐朽黑暗的社会下,个人的抗争作用是有限的,这使得很多人沦落到为一己之私而处心积虑,更遑论更没有社会地位的女性,其悲惨的额命运仿佛是一早就注定了的。在生存毁灭这样的选择下,对人性的拷问,答案无论是什么都不会令我们太过惊讶。

白鹿原,是当时社会时代的一个缩影,更是一个世界。

最后,感谢陈忠实先生的这部厚重的作品,并缅怀陈忠实先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