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国画艺海

清旷淡远的精神守望----画家刘小东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5人  陈晓辉美术馆

刘小东,字蕴之,斋号惜云堂、云棲精庐。号惜云堂主人。1985年出生,山东临沂人,现居东营。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善书法,工山水,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受《书画名家》栏目专访,现问学于北京它山书院。

中国的山水画是在中国美术史各画种当中是体系最完备的一个综合系统,具有强烈的民族审美特征和独特的审美标准。无论是具体的一笔一墨,还是高深莫测的理论研究,古人都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资料,让后人志于山水画研究者有了丰富而深䆳的营养源泉。如此学术背景的广度和深度,让当代山水画家在自己的艺术历程中不仅需要在技法上纯熟直至炉火纯青,更需要在修养、学养与品格上的全面提升。

山水画家只有全身心融入笔墨、融入神秘幽䆳、恍惚浑沦的山水意境,才能让观者走进他所创造的境界,作者和观者才能共同走进另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乌托邦世界。画家的成功,除天资禀赋外,早年的时候笔耕不辍,兼收并蓄,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技法锤炼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外,家风熏陶、自然环境、人文影响等因素更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诸因合力而最终成就其艺术家地位的。

刘小东先生长于人杰地灵的古琅琊,山水蒙养,天资聪慧,温厚儒雅。多年浸润砚田,于山水用功尤勤,观其近作清新可人,扑人宇目,渐为时人所重,初露峥嵘。

刘小东先生的山水画近年取法石溪、渐江,作品整体呈现出平静自然、天机散淡之清幽之境,作品不刻意追求风格新奇,深入古人境界而又自然而然,有感而发,随心写来,水到渠成,正所谓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所以他的作品中始终充满了一股清气、灵气,满幅清韵弥漫。在追求视觉上的赏心悦目外,他更追求精神上的意境表现和精神升华。

刘小东先生近年来的作品,无论是田园清居,还是小桥流水,抑或是淡墨数笔,远山一片,在他的笔下都体现出古雅的文人气息。特别是作品中体现出的那种悠远而又宁静的素风雅韵,不仅与画家所选择的表现手法相得益彰,而且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安宁。他博众家之长,特别是把石溪的繁密和渐江的简逸巧妙融为一体,画面的清润气息如一溪甘冽的清泉泌入观者的心田,慢慢地把人带入和谐、宁静的诗意境界。看他的作品,我们真切地看到他与自然的真诚对话,从而引领观者进入他那旷远、宁静的画面中去。

传统笔墨技法是古人参悟造化、观照自然概括提炼出来的,有许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笔墨程式,而“法无定法”的基本艺术规律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上基础上有了创新发展的巨大空间。在传统笔墨表现能力熟练驾驭的基础上,着重向观者传达自己对自然万物的独特内心感受,做到师古不泥,另辟蹊径。

中国山水画在传统绘画中发展最为系统全面,时人多认为已无发展空间,但近现代还是出现多位继承创新型大家,以传统笔墨为利斧,劈荆斩棘,别开生面,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境界,黄宾虹、陆俨少、李可染等等一代大家均在此列。刘小东先生深谙此理,他步履坚定地从传统一路走来,心无旁鹜,渐入佳境。

 画面的意境是画家个人襟怀和审美倾向的综合呈现, 刘小东笔下的山川万物反映了一种世外仙境般的清幽与寂廖。 他擅以墨线勾出山形,皴擦言简意赅,准确恰当表现出山石的铮铮风骨,设色几乎全用水墨,整幅画面淡雅平静、空蒙幽远,这种淡远也正是中国文人画传统精髓的体现。

这一切都反映出了刘小东内心深处的对艺术、对于人生的思索和体悟,对先贤大师的敬仰,对艺术的敬畏。的确,做人是要有敬畏之心的,而艺术创造更需要有敬畏之心。无论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手段,他所创造出来的山水意境是决定其作品艺术含量的重要审美品评标准。刘小东正因为具有这种对艺术的敬畏和眷恋,他才能在其作品中营造出空蒙幽深的意境和氛围。

刘小东说自己还在不断地追求,不断地与古人对话,跟传统文化结合交融。那种与古人心灵的碰撞就是一种享受,是与古代大师和山水文化的交流。李可染先生曾说“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学以致用才能够体现学的价值和自身创造的价值,艺术的价值在于独创,就必然要求别出心裁。刘小东从古哲先贤中汲取与自己的个性、气质相吻合的营养,兼收并蓄,匠心独具,创造出具有诗情一般的画面以及从面面中升华出高蹈文化品格的无限可能是,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性和悟性,刘小东无疑做到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好似寂静夜空,群星闪耀,值得我们所有人去仰望。绘画是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事业,需要我们一生的探索和坚守。主观思想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形而上的高层次精神内涵表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追求和意义所在。小东在路上走的自信、沉稳,我坚信他在以后的道路上可以用自己的笔墨和图式去做心灵的远游,在探索山水的文化奥秘和玄远精神上更上层楼。

(作者任艳华,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东营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刘小东作品欣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