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每天写1000字

Scalers:赚钱的系统

2018-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Scalers

  1  

当我们要赚钱的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其实是市场。市场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人面对是终端用户,有的人面对的是企业,有的人面对的是政府机构。但是这些林林总总形式的背后,都是由人的行为与活动构成的,核心本质还是人。如果你要设计一个好的赚钱系统,你思考的本质要以人为基础。

注意以下关键的事实:不管你是多么的渺小卑微,还是多么有名高位,世界上大部分人对你其实是漠不关心的。你和世界上大多数人在云谈风轻的日子里,在稀松平常的日子里,相互漠然的。你不在意我,我不在意你,虽然我们彼此生存在一个物理空间下。

除非是在战争或者灾难等危及整体存亡的情况下,集体凝聚力的意识才容易勃发;平时,你若用“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作为套近乎的开场白,或者拿去小卖部和老板砍价,不会有多少人会理你。

这种漠然并非是有贬义,而是一种中立的状态。我不知道你,你对我而言就不存在,我对你的信息所知为零;你也不需要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们各自安好,你用你的价值观生活,我用我的价值观生活。

另一个方面,我们个人成长的环境,总是会让我们接触到一圈人,有紧密的联系。顿巴数说,我们大概能维护150人左右的关系,多了就会自然的代换掉。我们的家人、朋友以及工作上的伙伴加起来,这就是一个熟悉的圈子。

把两个集合对照一下,一个是“所有人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1)”,一个是“你自己所在的小局部(结构2)”,这于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构。前者你在北京地铁换乘时人群涌动中能感受到,在密闭幽长地下通道那些目光漂离的眼神中,你能看到的就是漠然。后者就是在你最频繁联络与见面的通信列表里,在聚会团圆的欢声笑语中。

当然结构1,是由许多个结构2组建而成的。就像偌大的北京城,放眼望去,连成一片,但是扎到每一个街区里,都是一个又一个小的社区。

当你要构建一个赚钱的系统,你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结构1,然后到结构2中赚钱。

 

下次你可以站在地铁换乘通道的楼梯处,看着涌动的人群,看着他们的脸,思考这个问题:我要怎样做,才能从这些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身上,从他们的口袋里,把钱掏出来?不仅如此,我还要确保随着时间的变化,我能持续稳定地掏钱,而且我面向的人群,还要不断增长。

注意,我们永远也无法和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打交道,所以我们无法采用商贩式的赚钱方式,一对一地销售,这样就根本不是系统。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杠杆,能让结构1,在结构2中,赚到钱?

  2  

一定要有一些放大的力量,让我可以不用和每一笔交易面对面,不用亲自去打破每一个人的漠然,而是批量地同时地搞定一批人,这样才能把赚钱的系统,建立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人类有了持续稳定的机械动力,于是本来需要人刻意连续的劳动,变成了机械一次性批量的机器大生产。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面对成千上万人的漠然的时候,可以像自动化的机械一样,成批的打破呢?

以前,人们生产一个商品,放在商店里卖、拿去推销、在电视上做广告,其实都是属于一种主动打破漠然的方式。

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开始人们没有意识到用互联网可以用来“打破漠然”的,后面大家发现,当有很多人开始花时间在互联网上的时候,这些注意力的集合,就是构建穿透漠然的有效载体

过去十年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来自于两个相互加强的事实:一个方面,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上了网带来增长红利;另一个方面,当互联网成为热点,又会吸引更多的人上网。

当一个领域获得了全社会关注的时候,在这个高度集中的领域中,是更容易打破漠然的。

 

这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进一步加强了。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人们发现内容更能带来传播,更容易打破漠然,于是形成了一轮新的增长红利。最近三五年的内容创业的浪潮其实就来自于此,人们发现网红电商其实比传统电商更能卖货,本质上是有一种更好的、更快速的打破漠然的机制。

你注意观察,但凡出现社会级的热点,其下必然包含某种打破漠然的机制,而如果你能借助到这个机制,就可以获得一些红利。这就是自媒体要持续蹭热点的原因……写热点文章,阅读量高,虽然这也意味着损耗快。

内容为什么受到欢迎?这里又和开篇讲到的面向人的本质是有关系的。我们的商业最终要面对的还是人,所以通过内容来与漠然的人发生关联,更容易形成转化。

什么样的内容会受到欢迎?人与人的价值观不同,所以你很难迎合每一个人。但是如果构建赚钱的系统,那你需要考虑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想法是什么。你需要让你的内容贴合到这批人的想法,才有可能打破漠然。

每一种想法都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一批人,但是从总体上看,总是会有某一种特定的想法,在社会上有占据最多的比例。如果要构建一个成功的赚钱的系统,那你需要让你的内容代表这些想法在说话。

当你坚持用这样的方式对这批人说话的时候,这批人就会渐渐地围绕在你的身边。而如果你知道这一点以后,你再看现在的公众号等现象就很明显了。

有许多公众号的存在,其实就是在瞄准某一类特定的人群,通过采选素材、编制故事、塑造人物、持续更新、追逐热点、制造传播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人口筛选。

因为这是一种赚钱系统的设计,所以,你看到的文字,所传递的价值体系,未必要和想赚钱的人一致。赚钱的系统是可以刻意设计的,你在网上看到一个温文尔雅的文字,可能来自一个抠脚大叔;你读到的小黄文,也许是一个初中生写的,这些在知乎上已经反复的验证过。

这其实和娱乐行业很像,以前经纪公司砸钱造星,树立人设;现在就是小王八横行,处处都有小明星。

于是你看到的其实是一个名利场。在这个名利场上,每个人都乔装扮演,竭尽所能,去吸引眼球,打破路人的漠然,以期从中赚到些许银两。

当你剥掉移动互联网的皮,最后剩下面向人的骨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些做的事情,其实从实质上,和以前并没有什么什么区别。

当不同人尝试用不同的价值观打破漠然的时候,市场上必然充斥着坑蒙拐骗,因为如果有人可以通过走捷径的方式获得效果,那这条道路必然会有更多人选取。于是在你看到的公共空间内,总是离不开各种奇怪的论调。

  3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会打破现有阶层的壁垒么?只有极小部分的概率是可以的,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原地踏步,只是感觉自己有希望而已。在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慢慢透支以后,你会发现,社会的阶层只是换了一个场域,重新投射到网络空间。

原来在真实的社会里,你和什么样层次的人接触,在互联网上,除非刻意选择,你也和什么样层次的人接触。洗脑横行、娱乐过载、时间碎片、知识焦虑,这些都把你牢牢绑定在你原有的位置上,你感觉自己思绪放飞,但是未必心智有多少进步。

  4  

当你想要构建一个赚钱的系统,你一定要有能力构建出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你的一种人设,或者一个标签,或者一段奋斗的经历。你需要把这个故事反复包装美化,并且反复地、宗教式地重复,直到你自己也真正地相信,你就是那个唯一的人。

然后这种做法如果持续,会在网络上吸引到和你想法类似的人,你会和这些人发生关联,打破这些漠然。

如果你让自己构建出的故事,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内心预设,让他们很舒服,感觉很爽,那你可能获得足够的注意力,你后续所有赚钱都不会有问题。

以下就是商业给我们构建的故事: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

2.我一定要买一套房子,给TA一个温暖的家

3.年轻人一定要学写作,这是职场逆袭的重要关键

4.演讲最重要了,不学演讲枉为人

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6.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快速阅读,就会被时代淘汰

7.区块链代表未来,突破阶层最后一次暴富的机会

8.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9.给孩子最好的早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10.我一定要取得成功,获得财富自由

11.个人品牌会在未来越来重要,请务必学习

12.每个人一生必须要出一本书

13.你一定要加入一个社群,这是未来的趋势

……

所有你被植入的信念,都可以用于快速打破陌生人之间的“漠然”,而这种快速打破漠然的能力,就是赚钱系统的基础。

故事的构建有很多种手法,最暴力的其实是简单的骗术。但是骗术其实不只在互联网上有,千百年来都在江湖上流传:

1.以代孕为诱饵的骗术

2.以中奖、领奖、兑换积分为诱饵的骗术

3.假冒公检法调查要求转账的骗术

4.街头下棋、乞讨、算命的骗术

5.伪装交通事故碰瓷的骗术

6.  卖假古董、假装迷路、假装求助的骗术

……

在打开漠然方面,骗术其实比故事更有用。前面说了,赚钱体系的设计,本质上是为了寻找到和你价值观相符的人群,而很多时候,我们的筛选并没有那么精准。公众号关注多,付费用户少,是很多自媒体人的痛苦。但是骗术高明的地方在于,可以精准地筛选到目标受众,这样明显的骗局看不出来,肯定是很好骗的。所以骗术的效率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的……

在现代商业上想要有进步,多翻回到以前的社会现象中找启发。关于人性的统计规律,我相信,千百年的时间尺度下,其实变不了多少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