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已完结)

《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2021年6月21日)

2021-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白色石南

一、前 言

二、陆九渊的被逐

三、刘清之“以道学自负”案

四、王淮罢政的过程

五、周必大与理学家

淳熙十五年正月初二,太子参决庶政,有关的情况在《思陵录上》上有记载。这一天的日记将王淮周民必大权力的消长呈现的最全面,也最生动。作者总结出几点不寻常的地方,第一:孝宗信任周必大已远在王淮之上。延和殿御前会议因必大“密奏”而召开,其内容由必大与孝宗而定,第二,主持人是必大,决定了会议的基调,可当众阻滞王淮发表异议(”急截其语“),第三次,两次”疑“。疑“对展劄子”是有意陷害他,让他独自承担责任。第二个疑是因为必大坚主“叙拜”并且得到“众以为然”的附近合,王淮以为必大与孝宗事前商议好的。第四,必大多次总结对王淮的观感“其心术类此”,断定王淮是个心机很深的人。

在送高宗灵柩到永思陵去“权欑”(即厝,不是正式下葬)时,必大与王淮之间发生了另一次的争吵,因是否应遣“五使”而起。这次争吵关键实不在礼仪而在相权的得失。王淮一方面抱住尤袤“欑官”不必置“五使”的说法不放,另一方面又以“民力何以堪”做借口,实则逃避山陵使的任务。五个月后因必大坚持宰相应前导灵驾之时又与王淮发生了分歧(参知政事留正可作证)。王淮将宰相导灵当作是“逼其去”的一种陷阱,但随后他主动请命时,孝宗用“不须”表示了他的冷漠。导灵的御前会议十一天之后,攻击王淮已然开始。放及之说“风俗委靡,人才不振”,并得到孝宗支持。“止于一押”说明孝宗并未挽留王淮,立即批准辞奏。作者参照丝《思陵录》记事,断定逼中退王淮是孝宗,周必大,许及之,薛叔似诸人事先有成议的配合行动。李心传对许及之及薛叔似“拾遗”“补阙”的职位改去王淮有记载(见《朝野杂记)》。“拾遗”“补阙”是在孝宗与周必大相商,新职已设,人选也在御笔点定后,才告知王淮,可见孝宗冷落了王淮,而事事与必大商议。林栗是原始提议人,建议“拾遗”“补阙”“专任谏下,不任补劾之”事,为罢免王淮提供了合法途径。作者认为“拾遗”“补阙”是专为劾去王淮而设的,因此一事之外,再无其他。

作者解释孝宗与周必大罢去王淮的途径如此曲折,首先是因为“王淮表里台谏”的问题(叶適语)。王淮因循苟且,无明显过失,且台谏大部分支持他,罢免他不能师出无名。另一个原因是王淮执行的是高宗的“安静”的政策。高宗在工,王淮又是职业官僚集团的最大领袖,以阻止理学型士大夫进入权力世界的核心,故王淮恋栈与集团影响力不容低估。从引周必大为心腹,到“拾遗”“补阙”恰逢其时,孝宗罢王淮才不至于引起朝廷动荡,对理学士大夫而言也是一大政治转机。谢锷(著名的理学家)在王淮罢去之日即上劄“乞用刚方之士”,但孝宗却说“只一袁枢已看不得”,意在斥责台谏不能容一个“刚方”的袁枢(袁枢:非理学家,是理学家的朋友,是一位”刚方之士“,对朱熹观点始终不肯承认)。

以上已经暗示了在王淮罢政之后人事将发生变动,理学家及其政治盟友进入权力世界的时机已经成熟。

作者将在下节研究周必大成为理学家政治”盟主“的原因,和由此而引起的巨大风波。

五、周必大与理学家

周必大得到孝宗的信任与支持,而且与同时代的理学家领袖交情很深,使他成为了理学家集团的第一位政治护法。本节主旨研究他与理学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权力世界的冲击。

首先,周必大与孝宗时四大理学宗师(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学术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彼此支援。作者通过文集以及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对必大与四人的关系一一进行了考证,需留意的是必大代表的是重”治道”的北宋儒学主流,推尊嘉祐以前的“名卿贤士”,张栻则代表了南宋的理学新潮,师承熙宁以下的“伊、洛诸君子”。

周必大对于“道学”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朱熹的门人造成的,对这方面我们需要特别留注意的是,首先在必大写《与郑景望》时,理学中人已有“与圣贤合”的过度自信,也完全证实了刘三杰庆元三年的指控,即“伪学之忧”始自张栻,已“三十余年”。其次,函中“相率去伪”“济其私欲”等语,与淳熙十年陈贾,郑丙攻击朱熹时的所谓“道学之说假名济伪”或“欺世盗名”大体相合,所以朱熹门人在乾道、淳熙之交引起士大夫反感属实。张栻答必大也承认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并可上溯至北宋末叶,这是“内圣”一派人的旧病。陆九渊亦可证明此现象。他反对立“道学”为门户的立场。朱熹门人首先恃“道”傲人制造了大批思想上的敌人,部分转化为政治上的敌人,陆九渊门下弟子亦有此类问题。

宗派意识的强烈与政治上的党争有内在的关联性。

作者概括必大与朱熹之间的关系。第一,纯从个人交往而言,他们互相尊重,而且相当亲切,为世交。第二,政治关系,在必大执政期间,朱熹站在必大一边,但也免不了会有关系紧张的时候。第三,学术思想方面,他们的基本分歧也是儒学与理学的差异。必大对新兴“内圣”之学有高度敬意,对张、吕、朱造诣尤为推重。但朱门弟子的做为使他对“道学”抱有怀疑态度。晚年朱熹给必大的信中可见思想上的距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