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原创来自生活我的日更计划

控制不住吵架,怎么办?

2023-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遇见清莹

乍一看标题,首先浮现脑海的就是阿枚母子两,犹如水火、互不相容的情景。

整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让孩子很是受伤,也愈发抗拒。甚至到后来,因为老人心疼孙子,搞得婆媳关系也不是很好了。

今日阅读:《5%的改变》原生家庭-控制不住吵架

【精彩摘抄】

比起“不要吵架”,更有效的建议是“吵也行,吵完倒杯水”。

完成一个动作,比想明白一百个道理更有用。

有些情绪不再被刻意关注之后,自己就会淡化,这叫作“看见”或是“允许”这些情绪。反过来,越是不被允许的情绪,就越难以自控。

【内容复盘】

    1.吵也行,吵完去完成一个小动作,比如倒杯水

    2.不刻意关注,去看见或允许自己的情绪

    3.激将法,偏不,让吵架自发停止

【个人感悟】

读完这篇,让我想起儿子很多不堪的往事。

记得还小的时候,阿公老是向我抱怨,说孩子把饭又倒到哪个桌子底下,或者哪个墙角了。

偶尔也说,他老师说了好几次,孩子老喜欢哭。甚至有一次,我刚好在家,送孩子去学校,老师直接就和我说,你家孩子错了哭,表扬了也哭,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

难道真的是孩子出了问题?他就这么差吗?我也反问自己。

孩子的自尊心很强,这一点我是清楚的。但是应该还不至于经常性地犯错或者哭泣,我迫切地想知道原因。

后来了解,阿公每次都会给他装满满的一碗饭,那碗比我们平常吃饭的碗还要大。想想: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哪能吃下这么多?但老人就怕孩子饿着,没办法。

孩子想把饭倒了,但又怕挨骂,所以就只有绞尽脑汁想些“新法子”了。

至于孩子爱哭,听老师说完,其实大概也清晰了:乡下孩子去学校比较早,而我又一直坚持晚点再去,并且在城里的几年,我也没有刻意教他认字和写字,这差别很明显就出来了。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别的小朋友都能按时完成,但因为孩子起步晚,肯定就会相对困难很多。

于是,越急越乱,越急越错,最终的作业可想而知。当老师一次次反复强调时,孩子也在被动地反复记忆,这个怪圈就这么形成了,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心急,越来越爱哭泣。

所以,我让阿公不要去提小孩哭这件事,然后装饭也让他自己学着装,要多少装多少,吃完了再装。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习惯不是一天养成,自然也会有反复。

就像那一次,在城里时,也不知道是洗碗弄出来的,还是倒下去的,居然有点剩饭撒到邻居阳台上了,这要弄到人咋办?心里真不是滋味。

强忍住怒火,我只试探性地问了一下,起初孩子自然是害怕的,吞吞吐吐就是不好好说,但后来也认了,吃不完了。

没有责怪,但我很认真地和孩子说了高空坠物的危险。打这以后这种事再没发生,吃多少就装多少,哪怕剩了就先装起来。

试想,如果只是盯着问题不放,那孩子的情绪自然不会稳定,就像紧绷的弦,总有折断的时候,又谈何改变。可是,如果能够稍微松弛一些,是不是又会另一种结果。

但往往很多时候,道理都懂,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就像前面说的阿枚,其实也很清楚,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再看看孩子,就和我们的需求不被满足,或者明明是对的却被冤枉一样,孩子能不抗拒吗?

如此多次重复以后,孩子自然也就不愿意和你解释了。

不论父母还是孩子,愿我们都能尊重自己的情绪,安抚好自己的情绪。情绪不好时,互相给彼此一个情绪角,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或者给对方倒杯水,这点我是挺佩服孩子的。每一次如果做错了,他都会给我先倒杯水,然后再说出自己的问题,请求我的原谅。

当然,更有效的方法是:如果双方都能好好坐下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商讨出一个满意的方案,岂不是更好。

吵架不可怕,就像舌头,免不了也有被牙齿咬住的时候,关键是看见它,尊重它,允许情绪的存在,同时也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