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良的笔记(第7期):《白话金融投资》读后感
《白话金融投资》读后感
这篇读后感我打算这样写:
先从金融是什么、金融的作用和好处、金融的风险三个部分简单总结本书,然后说说对自己的几点启发。
本书总结
一、金融是什么?
金融:就是金钱的交易,是有钱人和没有钱但是需要钱的人之间的交易。
金融这个行业的存在大致就是为了帮助需要钱的人找到钱,并且为钱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钱的回报。
主要工具三大类,债券、股票、外汇。
债券也就是契约,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借钱,约定什么时候还本金,利息是多少。
股票,分红是利润,股价上涨是增值。公司需要钱进行投资,发行股票,一个人买了某公司的股票而公司就有了更多的钱进行再生产,或者解决其他问题。
外汇,美元和人民币,遵循同物同价原则计算出1美元能换多少人民币。投资外汇就是投资汇率差。外汇主要是投资赚差价、对冲风险、调控国家进出口。
本书总结
二、金融的作用和好处
金融市场将买方和卖方结合起来进行交易。既然交易是自愿的,所以一般来说交易的双方通过交易都会得益。对整个经济,金融市场能让资金流向最能赚钱的投资机会,流到最会赚钱的人的手里,这使钱有了更高的生产力,使社会资源的分配更有效。
例举几个方面:
价格发现。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的价格都应该是什么呢?金融市场提供买卖双方碰头的地方,双方愿意成交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
资产定价。股票是一份资产的所有权,股票的定价也就是对于资产的定价。
融资。公司或其他机构(包括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新的债券或者股票融资,这样公司可以进行新的投资,扩大规模,政府可以铺铁路、建大坝,或者增加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
投资。金融市场为要储蓄投资的人提供一个场所,这些人可以给目前的储蓄带来将来的回报。
本书总结
三、金融的风险
金融的风险,就是金融危机的发生。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解释什么是金融危机最合适。
1998~2005年,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买房,银行开始为许多过去没有能力从银行借到钱的人提供贷款。
2004~2005年,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美联储开始上调利率,美国各地的房价已经上涨到了许多城市居民承担不起的高度,价格上涨似乎到了顶峰,未出售的房子数量开始增加。
次贷被投资银行打包之后变成按揭证券,各种复杂的打包(主要是把信用评级低和相对良好的混合打包),又在债券市场上进行销售,有的投资机构借用杠杆进行交易。
以前向银行借不到钱的人,开始还不上次贷按揭贷款,破产。
有人估测,次贷和各类次贷相关证券的总亏损大约是5000亿美元左右:虽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不到美国按揭总额的5%,不到全球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0.5%。
它为什么会引起这样大的一场海啸呢?这主要是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的“流动性危机”。
金融危机的原因:信任危机。
2007年夏天,随着美国次贷违约率上升,AAA的信用级别难保,证券投资出现亏空。由于对冲基金都适用杠杠,所以亏空额被放大,7月,两只大型对冲基金被关闭。
这时候市场对其他AAA级别的证券价值出现怀疑。
随后,法国和德国的两家银行宣布它们投资的美国抵押担保证券出现亏损,这使大家的怀疑得到确认。
购买了许多这类证券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市场上都被交易商像躲传染病病患一样躲闪,再后来,家家银行都觉得交易对手可能有传染病而避免和对手交易,因此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和同期政府债券利率之间的利差攀升到2%,并且居高不下,正常情况下这个利差不到0.10%,因为银行之间互相拆借的风险是很低的。
但是那时候已经不是正常情况,许多银行纷纷宣布巨额亏损,发行股票筹取资金,明天不知道又是哪一家银行宣布破产或者被收为国有。
商业票据市场几乎限于停顿,因为谁都不敢去借钱给别人。
货币市场基金不再购买结构性投资机构所发行的商业本票,设立这些投资机构的银行不得不把它们重新拿回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致使银行需要进一步囤积资金,加剧流动性的危机。
个人启发
一、关于信任
前面金融的风险,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不再信任。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个人信用的价值,几乎每个人都明白。我不想说这个,我想到另外一个角度是我一直忽略的。
大家普遍认同一个观点,工作之后很难再像学生时代那样交到好朋友。
这样的说法,是这样一个逻辑:似乎责任都在社会、在别人,是社会让人变得更复杂,更功利,所以自己不能像学生时代与同学朋友交心了。
是这样吗?是,但不全是。
学生时代利益冲突很少,不仅是学校给的利益不多,个人利益诉求同样也简单。
工作时代,利益冲突增加,难道不也是自己诉求的增加吗?
是的,我们在看别人利益诉求增加,复杂的时候,忽略了自己诉求、欲望再增加,其实自己也为社会、职场变得复杂贡献了一份力量。
每个人的利益诉求增加,形成一个循环,职场同事之间小心防范。
这是一个事实,我们都忽略掉的事实。
个人启发
二、养老
这个问题似乎都是老年人,连中年人之间谈的都不多,更何况青年人。
但是本书里面,多次,很多次出现了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是金融市场上一股很大的力量。
不说养老金在市场金融上的事,就说个人养老。退休之后的收入保障?你在私企、国营和民营结合、国企、央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退休金你有吗?现在有,以后会不会改革?
例如,有的国家开始都是退休之后,直到死亡都会发放养老金。随着支付压力增加,逐步改成,你储蓄多少,退休之后能取多少的方式。
是该想想吧?我把我的设想放在最后一点。
个人启发
三、信任,但不依赖
前面讲了人与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信任。
现在我想说说,个人与国家、机构、公司之间的信任。
国家、机构、公司是依赖每个人的信任,所以他们也会努力为个人创作价值,但是风险的不可预测,运营国家、机构、公司的也都是人组成的,风险同样存在。
但是我觉得相信归相信,不能依赖,是该想想自己的能力,假设危机来临,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应对吗?自己有什么资产不太受危机影响?
如果没有,那么是需要培养对抗危机的能力,积蓄对抗危机的资产。
个人启发
四、皮毛关系
金融行业所创造的财富和投资人通过金融市场投资以后所获取的财富增加,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金融业创造的财富,其实间接来源于实业。
实业是“皮”,金融是“毛”。
作为个人如何应对个人金融危机、养老?
我认为是可以想想自己为他人、公司、社会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什么价值?
能竞争多具有同样能力的人吗?
皮,对个人就是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人的财富。
把时间投入到自我教育、成长上,是积累财富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应对问题、风险、危机最好的个人“资产”。
结束语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这篇文章中能看出我个人的危机意识,以及认为自己的不足,正在需求提升和解决的办法。
读起来给人一点压力感,恐怕还会有点焦虑。
适当的压力和危机意识,可以避免成为那只“温水中的青蛙”。
最后我想大胆预测,现在城镇化,很多80后,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去了大城市当了外地人。羡慕城市土著有房子,再过些年,农村来的人比土著更有优势。因为慢慢的,这些人攒钱也买了房子,而土著花钱也不能拥有农村走出来的人的资产,那就是农耕地,大的危机出现,农耕地就是他们的退路和保障。最差的,还能回家种地,自给自足,过过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