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元捐款看产品第三十七计-伯乐相马
前段时间,企鹅爸爸的一元捐款刷爆了朋友圈,随之而来的便是产品阵营中人们的激烈讨论,该活动是如何开始的?为何较之以前的公益活动这次却能掀起轩然大波?看了多篇解析的文章,现在来回顾这个活动,我也说一说我的观点。介于如今已有很多文章从各方面做了该活动详细的解读,我就只说一下我心中对于这一活动之所以火爆的最根本原因-“伯乐相马”。
起初看到这一活动刷爆了我的朋友圈,我第一想到的是电视上曾经播过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清晨,一位盲人在街道旁乞讨。他的腿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先天失明”。人流不断地从他眼前走过,却多数人无动于衷。此时,一位女士停下脚步,拿起牌子,在牌子背面写了几个字便走了。随后,奇迹发生了:所有人都转过头来,很多人感动的停下脚步,将一枚枚银币投入了他的乞讨钵里。而发挥作用的则是简单的一句话,“春天这么美,我却看不到....”。
为何只是简简单单的换了一句话就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呢?这是因为这句话重新定义了情境。当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件事会赋予我们一定的意义。我们去看电影,是因为电影赋予了我们快乐的意义;我们去读书,是因为读书赋予了我们知识的意义;我们去锻炼,是因为锻炼赋予了我们健康的意义。可如果我们所面对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的话,便会让我们失去了行动的动机。拿上述第一种情境来说,“先天失明”并没有赋予路人积极的意义,反而会使很多路人往消极的方向去想,会是一个骗子么?肯定是正常人装的吧,说不定晚上就是一个开跑车的大款了.....。此种情境下,施舍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施舍,或许还会加上对骗子助纣为虐的消极色彩。而第二种情境下呢,唤起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也拨动了人们心里的最柔软的心弦,我们都有权利去欣赏这春天的芬芳,而痛苦却剥夺了这个盲人欣赏春天的权利,此时,路人的施舍便不只是施舍,是帮助这个可怜的盲人减轻痛苦,这便赋予了施舍行为更为积极的意义。可见,情境的转换彻底改变了路人的选择。
那么,我们由此再来看腾讯的一元捐款公益活动。以往的捐款活动,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先天失明”,当大众看到捐款活动的时候,往往第一反应是这些钱多半到不了那些可怜儿童的手里吧。我捐的这些钱有什么意义呢,一元钱可能连支笔都买不了,说不定用我们的这些捐款又托出来一个炫富狂人,那还不如我自己留的呢....。而腾讯的这次活动呢,将以往的施舍行为,通过情境的转化变为了买画,这就把一个扔硬币的行为提高到了欣赏艺术的高度。赋予了施舍行为新的意义,让人们重新思考,同时改变了被施舍者的角色,这些被施舍者并不和其他乞丐一样平庸无奇,而是一群被不幸剥夺了快乐的孩子,这些快乐本可以被所有人一起分享,他们本是这所有人中的一员。这样,更加能够唤醒众人心中的同情心,同时还可以一晒朋友圈表达自己拥有一颗懂得艺术的爱心,自然而然就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一箭双雕,这便是上一个案例中“春天这么美,我却看不到”的做法。
在此呢,由腾讯的这一活动及盲人的案例,我们引出一个大众心理现象。哈洛效应,用古中国的典故,我们可以称之为“伯乐相马”。哈洛是画在圣像上的后光。哈洛效应是指,借助于某种强大的权威或者象征的意义所形成的,高于其真实性的影响。说明白点,可以理解为,换个情境,让丑小鸭变白天鹅。不论是那位街道旁行乞的盲人,还是腾讯的一元捐款活动。群众对于施舍的理解,都由于情境的转变而从“先天失明”变为了“春天这么美,我却看不到”。如果说以往的公益活动是一匹普通马的话,而这次的活动便因为腾讯这一伯乐而成为了一批赤兔胭脂兽。
同样的产品,可能因为情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结果。即使再好的马,依然需要伯乐去发现并驾驭。腾讯的这次活动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在我们构建完产品肉身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好好考虑一下产品的“外衣”,让自己夸下的这匹马成为赤兔马,而同时也让自己化身成为伯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