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故事想法

文艺青年消亡史

2018-04-14  本文已影响27人  阿嘉呐

17 岁,高二。

热爱 Beyond,熟读许知远,认为忧伤是种高级的情绪。长发,拖鞋,青春痘。

熟背《滕王阁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尝试倒背《出师表》,坚持长达二十分钟后放弃。每作文,必文白夹杂。文中各词汇按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国家"、"社会"、"梦想"、"青春"。一面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面相信自己 25 岁之前一定大有作为。

活跃于各读诗会,鄙夷所有喜欢舒婷、朱自清、余光中的同侪。独爱顾城,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擦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抄写于教室后方黑板。自费将班级订阅的《环球时报》改换成《凤凰周刊》。

于语文课堂回答问题,必与众不同、语出惊人。后遭剥夺话语权终身,获趴课桌无忧睡觉之特权。

18 岁,高中毕业。

往校礼堂尊听母校考入各 985 名校毕业生教诲,学长幽默风趣,学姐美丽动人。听毕心潮澎湃,久不能平。对大学无比向往,迫不及待欲离家远走,背上行囊,奔赴象牙之塔、成才之土。

忧国忧民。每日阅杂文数篇,阅后血脉喷张、义愤填膺,慨叹「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将社会国家种种不公默记心中,自慰云「如果世界那么完美,还要我干什么」。QQ 签名是「问世间国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于台北花重金购得禁书数册,百般呵护,带往大学。

初入东南第一学府,军训为先。每日一篇心得报告,不屑百度,挥笔作诗词。「家乡路遥,聊把平安报」、「携笔从戎,我自领风骚」。某舍友阅,评价道:「原来你不是个普通的二逼,而是个文艺的二逼。」欲揍之,观其体型而作罢。

文字虽矫情,奈何教官喜欢,每日收完所有心得必先抽出我的作品,将其他纸张垫于屁股下阅读。不时大呼「我靠太有才了」。逐渐全院皆知,邀我入文学社写文案,入摄影部拍摄领导的亲切慰问。我一甩刘海,丢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扬长而去。

热衷分享,QQ空间每日四更——
「早上六点自然醒,加油,又是新的一天!」
「我这里军训下雨了,那你呢?」
「我的小伙伴们你们都还好吗?我想你们了。」
「晚安,世界」

初次期中考,全线挂科。震惊、失落、犹疑。我堂堂一个东南某重镇的高考状元,为何会沦落到此般地步?但随即恢复,因为梦想不是用成绩来衡量的。

19 岁,大二。

学会逢场作戏——对没玩过的游戏滔滔不绝,分享刚编的故事,赞美自己不喜欢的姑娘。学会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领导不说人话。

参加各大学科竞赛,邀组员于校外肯德基通宵写代码,终因争论邻桌女孩是否有男朋友,不欢而散。

QQ 空间点赞数下降,被迫转战微信朋友圈。

「今天聆听了 XX 老师的讲座,对于西方戏曲对中国的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沐春风,醍醐灌顶。」配上讲座卡和画质很差的 PPT 照片,画质差是因为那是从最后一排拍的。

「万票,请问有没有知道如何在 Mac 下跑 VC 6.0 的大佬啊?求指导!」配上一个可怜的表情。

期末,于通宵自习室玩手机至凌晨 1 点方归,拍摄校道路灯下的寂寞剪影,「你永远不知道我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同学老师或点赞,或评论"加油"、"共勉"。心满意足,呼噜大睡。

不听周杰伦新歌,对喜欢《告白气球》的同学不屑一顾。喜欢民谣,喜欢 Pink Floyd,手机铃声是「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Teachers, leave the kids alone!」刻意在课堂上于上午十一点左右将手机调为响铃模式,因为此间大概率会有外卖或快递电话呼入。

热衷参加各式小众露天烧烤音乐节。熬夜背诵歌手发展史及出彩歌词,只为获取周边女生的钦佩目光。随人群一道大跳大叫,因身高不足缺乏高层新鲜空气而缺氧休克住院。从此再无女孩愿一道前往。

于地铁站丢失价值高达 1399 的小米 2 一部,遂仿照宋冬野《佛祖在一号线》,愤然写歌《小偷在二号线》,借舍友 iPhone 录制,上传至某知名免费 K 歌恋爱社交应用平台,收听数破十。

尝试健身,目的单纯。终日默念如下两句真理——
「要么读书,要么健身,身体或者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和傻逼说话,健身是为了让傻逼心平气和地和你说话。」

承受不住前台短发小姐姐的甜言蜜语,花费 2000 大洋办年卡一张。后因难忍非洲友人的巨大体味和秃顶大叔的疯狂嘶喊而逐渐沦为洗澡卡。后又因难忍更衣室中某些胖子在体重秤上的脱衣舞表演以及拿吹风机先吹头顶毛发再吹胯下毛发的行为而丢弃于抽屉深处。

21 岁,大四。

毕业论文豪无头绪,后于某知名购物网站找到代笔,欣喜若狂。

无所事事,混迹于各大酒吧。爱好抽烟,尝遍各式旱烟水烟,独不抽中华。抽烟姿势别具一格:将烟夹于中指与无名指的第二关节,五指微曲,轻吐烟云,紧接着轻推眼镜,满脸愁云,做沉思状。

从未喝醉,却渴望喝醉。梦想是「喝最烈的酒,进最好的医院抢救」。最后一杯酒必点长岛冰茶,因杨千嬅说能换来半晚安睡。

熟练使用 Photoshop,成功伪造数张发票以获取科研经费;成功将一次拍摄所得证件照的背景更换成多种颜色,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求职简历需要与落后的赚钱能力之间的矛盾。

尝试写公众号,于朋友圈和 QQ 空间推广,换来屏蔽数远大于关注数。不忿,遂打开其他通道,活跃于某乎、某书、某瓣等高端干货新知文艺牛逼平台。每周一更,无人问津。才华本就有限,终耗尽。于某个绝望的深夜,Ctrl+C、Ctrl+V 出一篇战胜迷茫青春励志鸡汤正能量文章,标题为《15 岁上清华!18 岁获国际大奖!一天 24 小时,他这样度过!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深度好文)》。引爆朋友圈,收获 10w+。

从此,世界上又多了一个有用的人,少了一个文艺青年。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在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