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高三,我想和自己谈谈
虽然在高三有“欲渡黄河冰塞川”的艰难,但老师还是让我们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然而这其中的差距不单是勇气可以填补的。看了《把时间当作朋友》之后,我想和那时的自己谈谈。
【那时的状态】
01.被时间拼命追赶
墙上的“倒计时”更像是生命的“倒计时”,从挂上那一刻开始,我就陷入了慌张,一直努力奔跑,却发现仍停留在原地。
02.无法进步,心态崩溃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短期付出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希望,于是开始自我怀疑,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03.时间预算,常被超额
信心满满写下的计划,常因思维跟不上实践的步伐而“夭折”,刚好的时间预算竟被突如其来的知识难点超额。
04.想象“丰满”,现实“骨感”
曾经以为学会了的知识点在一张张考卷面前原形毕露,揭开虚假的外衣后,只剩下那未被填满的知识框架。
05.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到点起床,奋力苦读,拼命记忆,挑灯夜战。一切看似勤奋的背后却贴着“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无奈。
【现在的看法】
06.脚踏实地,绝无速成之法
基础不牢,时间逼迫,幻想速成。但要清楚认识你自己,查漏补缺,一步脚印,方可步步为营。
07.分清主次,做好时间预算
一到下课分秒必争,一看清单先做何事?应该将最为重要的任务筛出,完成重点。
08.直面困难,拒绝自我麻醉
不能直面困难,谈何进步?害怕犯错,而无所作为,所有你以为的“理解到了”,那只不过是你自我麻醉后,消除了“我有的”和“我要的”分界线。
09.学习积累,才是永存之道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昨日已逝,现在要不断学习积累,用“我有的”换“我要的”,何需焦虑时间不够?
10.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高三为自己的前途所拼,本就值得骄傲。以上几点皆切中要害,提出解决方案,若能实践,定能解决问题。
高三对我而言,虽有无尽的遗憾,但逝者不可追,并且现在所有的反思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如果你面临与我当时读高三一样的处境,愿将此篇文章献给正在读高三的你,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