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写作营(齐帆齐)简友广场

旧园新游

2024-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田田阅读成长

3月26日,星期二,阳光明媚。我和闺蜜的每周一约:第五周,烈士公园。

我们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出门,在三号线东塘地铁站见面的时候其实也不早了,已经上午9点了。

刚刚出地铁,我就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咨询初中生写作业写到晚上十二点多的问题。一边走一边聊,也没看路,跟着闺蜜不动脑的就进了烈士公园的大门。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湖。湖的左右都有散步道,我们从右边沿着湖边走。走到一处开阔的绿草地广场前,右边一处古色古香的楼阁高高挺立,左边一处中式凉亭,四角亭眉弯弯地翘向天空。一高一矮两处建筑在春光下吸引了闺蜜停下脚步。

她把手机立在地上,走到一株红色的花树前,我一边接电话,一边举起手机给她拍照。她拍了几张,便示意我站在镜头前去。我举着电话,看着镜头,一时间手脚无措,不知道怎么配合摆姿势。闺蜜在前面示范,默默提示我。我照着模样一边听电话一边伸手伸腿,却立不住差点倒了,两个人狂笑却又不敢笑出声来。我吓得赶紧把手机放了外音拿开耳朵,远远地伸开手,努力止笑。电话的那头瞬间也察觉到我的异常:“是我这里的信号不好吗?听不到声音了。”我迅速镇定,调整呼吸,还是迟缓了几秒道:“没有没有,可能是我这里信号不好。”我再也不敢分心,调好听筒,立在湖边栏杆,一心一意接听电话。接完电话,看到那几张胡乱拍的照片,姿势摆的放肆,笑容也放肆,虽然没有一张能拿出来晒晒的照片,但那一刻的欢乐却是满足而真实的。只是以后是再也不敢一心二用地接电话了,哪怕只是对着镜头而已,就在分心的那一瞬间,隔着电波对方也能轻松察觉,实在是尴尬至极。

我们沿着湖往前走,闺蜜拿出她自己做的青团,一个肉松馅儿,一个红豆馅儿。青团用薄薄的透明袋裹着,打开的时候,面皮光溜溜,青青亮,弹弹糯糯的。入口,久违的蒿子味儿沁入心脾,再咬一口,肉松的味道,香香的,一种惊喜的感觉,非常满足。我不禁夸赞闺蜜,实在是太能干了,我每年都买各家的青团吃,但今天吃到你做的青团,可以说是最好吃的。她说,外面做的绿色的样子,可能不是蒿子。还说,炒面的时候,锅里糊的一团糟呢。看来,爱做美食的闺蜜,在弄美食的时候,麻烦也不小的,一个青团也准备了几种馅料,我想着都觉得麻烦,只是她倒是从不觉得麻烦,她很是欢喜做吃的。

比如,她自己做芒果西米捞已经有好几年了,以前夏天的时候还折腾气泡酒水,在孩子们面前兑出各种漂亮的颜色,用漂亮的高脚杯装起来,分给大家一人一杯,孩子们都惊喜不已。今天她又做了卤牛排,给我发图片的时候,馋的我隔着屏幕都要流口水了。晚上,我把跳操图片发过去,她回过来一张粉丝泡水图,说是为明天早上的早餐准备的。她说想到明天早上能吃到今天卤的牛肉面,很是迫不及待。闺蜜实在是个爱弄吃的人。于是我又不知道第多少次对她说,你做美食自媒体吧。她说好,下次做的时候她拍视频,还有下次她妈妈做红烧肉的时候,也要拍视频。对于她妈妈的红烧肉,那是她念了很多次的,在她的心里,那是妈妈做的美食里值得记录的头牌。其实,阿姨的厨艺,每一道在我心里都是顶级美味的,都值得被记录。

说话间,我又高兴地打开了第二个青团,一口下去,和第一个味道不同,是更惊喜的味道,里面是红豆。青团配红豆,淡淡的甜,糯糯的红豆沙,每一口都缠绵,每一口都是春天,这一个青团吃进了我的灵魂里。我怕以后再也不想吃外面买的青团了,我怕以后都要惦记闺蜜做的青团了。弱弱地在这里说,亲,你明年还要做青团呀,谁让你让我尝到了这绝好的滋味呢?

吃完青团,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处临水经营的包子铺。

闺蜜说她很久以前就看到网友评论了,说这是一家网红包子店。我看着好奇,一家包子店,还真有网红的派头。门口满桌满桌的人,就像乡里吃大席一样热闹。走近一看,一张空桌都没有,几乎都是有一点年纪的叔叔阿姨们坐在桌前,每人面前一杯绿茶,扯着谈,唠着嗑,闲适地坐在湖边,时间就像在这春日的阳光下静止了一样。

我晃了晃头,确信自己是真的看着眼前的景象正在发生,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公园里的一隅,这一派闲适的景象让我完全不敢相信。你见过岁月静好的样子吗?工作日的上午来这里走一走吧,这处地方似乎没有人间烦恼,只有茶,春色,湖水。我在人们的茶席间转来转去舍不得离开,看人们的神情,茶水,看眼前的湖水,看院子旁的桃花,我疑心,这就是世外桃源吧。

我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每周出来走走的计划,如果呆在家,这城市里世外桃源的景象我大概是体验不到的,我对闺蜜这样感叹道。她说,其实,我们就应该深度游完本地,再游外地。这说法,我非常赞同。

离开包子铺,路过了云南三塔,又走过了游乐场。

记得以前游乐场是极其喧闹的,以至于对烈士公园的印象就是一个喧闹的儿童游乐场。但今天的游乐场倒是很安静,没有一个孩子在游玩,设备都没开,也就没有各种稚嫩的嘈杂的儿歌声,这倒是让公园真正还原成了公园了。闺蜜看了一眼说:“设备还是开着的呢,每处都有人守,只是没有生意而已。”我又觉得,或许周末这里又是另一番场景吧?又或许现在教育压力大,孩子们都去卷学习了?又或者是出生率低,没有那么多低龄儿童来玩游乐设施了?

一边没有边际地想着一边走到了恐怖屋。

我想起我们离开校园前,我拿到了一笔小小的工资,说去干点什么。闺蜜仪式感满满地说想去玩一个恐怖屋。我们便来到了烈士公园的这个恐怖城。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主动吓自己。恐怖屋里面黑乎乎的,狭窄的通道里黑黑暗暗,里面充斥着各种异常恐怖的声音,跟着前面的人往前走,不时听到尖叫声,一会儿一个批头散发的白脸红嘴唇的忽然出现在眼前,一会一个长长的舌头长长的头发垂立于通道边,我赶紧捂着眼睛,告诉自己没看到,赶紧忘记赶紧忘记。但像我这样胆小的,到现在也没忘了里面的情景。只是自那以后,我再也不好奇那些恐怖的玩意了。记得前年去宁乡炭河的时候,闺蜜带着孩子们去恐怖屋,我便老老实实排队给两个同样不愿去“买惊吓”的东东和莹莹买书亦烧仙草。

走过水上桥,去到湖心岛。这一路我都在聊前几天付费咨询学习方法的事儿。我说,家庭教育付费咨询这事儿我眼睛都没眨一下。学科思维,学习方法,是眼前孩子要提升的重要方面。可我觉得我的能力已经不够解决我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了,我无法真正地帮到孩子们。

闺蜜听完,说如果这方法能落地执行,这钱也是花的值得的。

我还是有些忧虑,方法听起来不错,但是孩子执行得如何?一种新的思维习惯要替代旧习惯是很不容易的,而我该怎样检验孩子每天的落地情况呢?按照前一天晚上沟通的情况,孩子只是把这种思维定位在复习阶段,而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学习、理解知识的通识思维,应该要运用在听例题、做作业的整个过程里。可是,我不是专业的,我的话也不权威,随意对孩子指点会换来孩子的不耐烦。于是前一天晚上,我小心铺垫了前言,对孩子说:“我可能说的不对,但提出一点自己的理解,你看对不对?对的你吸收参考,不对的你忽略。我认为这个考试思维应该要运用在课上听例题,遇到不能限时解的题时,用这种思维方式看解析,甚至如果你觉得物理对于你来说比较难,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直接看物理解析。你只有多积累,才能提高物理成绩。这样你才能高效,才有时间多积累,才能有一个高效率正循环。”

孩子听了没有反对,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答应明天试试看。

返回的路上,正值午餐时间,我们走进了那家网红包子铺。

一份重庆小面,一份包子,一份油条,一份皮蛋瘦肉粥,两个人吃了个大满足。用餐完毕,店员还给我们一人送了一份包子和一份桂花糕带走。这种吃完后再给的意外满足,谁不会更开心更满意呢?闺蜜说,赠送只有我们俩有,隔壁桌的阿姨们都没有。她分析说,因为我们俩年轻,会在网络平台给店里写好评,所以店里是有针对性选择年轻群体给赠送的。

我想,这就是餐厅成为网红店的秘诀吧。

从包子店出来,在来时接电话拍照的亭子旁,一个手拄着拐杖的男人,拿着手机在自拍。自拍了许久,他走到旁边的轮椅,自助地开着轮椅往前走了。闺蜜感叹:“真是个爱生活的人。”

我想起去年读史铁生的时候,我特别宅,看到史铁生被朋友们背着坐火车远行,看到史铁生有了功能更好的电动轮椅,第一次完全靠自己爬了山,到达山顶,吹到山顶的风那种满足感,我特别感动。像我这样四肢健全,想去哪就能去哪的人,就是我最大的富足。我应该多出去享受自由的风,温暖的太阳,哪怕是烈日和雨天,因为对于不能自由享受的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渴望而不可及的幸福。

是的,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感,幸福来自于你内心对生活的定义。

闺蜜说,她家前不久刚过世的伯伯,身体不太好,出门不能走太远,他想买一辆电动摩托,可是家人担心安全全都反对,于是老人家没买成。闺蜜曾劝他买辆电动轮椅,跟他说电动轮椅很安全,功能很齐全,出门可以放水,放些生活所需,特别适合他。但他一听就拒绝:“我又没瘫,那不能坐轮椅呢。”闺蜜说,这人哪,就是不能自己给自己造一个牢笼,把自己禁锢在思想的封地里。

是啊,你怎么认为,你就会怎么生活,轮椅并不会让一个人瘫痪,反而还能让一个人自由起来,享受更多生活乐趣,但思想却真能让一个人真正地瘫痪,停滞不前。

走出公园大门的时候,闺蜜对着公园地图说,终于看清楚烈士公园整体是什么样子了,以前零零碎碎来过很多次,每次都只在一两处地方就返回了,这是第一次静心满足地看完了烈士公园全貌。

我说是啊,以前大部分时间都只走到了烈士塔进园的一部分区域。我记得有一年深秋,我和闺蜜,崽崽似乎短暂地来过,记得风很大,有一处凋谢了的荷花池。闺蜜说没有印象了,她觉得我可能记错了。可我确信有这样一处地方,有这样一个零星的记忆。我们对着地图找,还真找出靠近大门的一处小湖,那里是荷花池。我说那里我们今天没去,闺蜜指着大大的烈士公园画地图:“你看,这里这里,这些地方我们都走到了,那一个小角落,不算的。”

我的大脑,却停留在了那个深秋。

那到底是哪一年?为何来到了烈士公园?记得那天在冷冷的风里,迎面有一家茶颜悦色,于是我们一人买了一杯热奶茶,那是我最早开始接受奶茶的记忆。但这些画面早已尘封,只走在这里的时候冒出一点点零星的记忆。

我还想起莹莹很小的时候,我们来烈士公园划船,那时大概是五一吧,人很多,天很热;我还想起刚回长沙的正月十五,我们一家人去烈士公园过元宵节,没有多的记忆,唯一的记忆就是人挤人,以至于后来再也不愿出门凑热闹;再久远的记忆就是十七岁那年,我是学校青年志愿者组的负责人,在校团委申请了一辆大巴车,做了个横幅,带着志愿者团队来做环保活动。

十六岁那年,刚来长沙读书的周末,和宿舍的同学第一次来烈士公园,走到那个廊桥上,看到一只白色的可爱大兔子,走上前去偎着兔子拍了一张照片,却被“兔子”要了十几块钱,当时大有上当的感觉,对那十几块钱心疼不已。那一次,是社会给涉世不深的我第一次的“初体验”。不知道今天的孩子们从家里欢欢喜喜地蹦出社会时,留给她们的初印象会是什么呢?还会有这不大不小的“坑”吗?

从十六岁到今天四十二岁,与烈士公园不深不浅的交集里,串起了二十五年的时光。

这二十五年里,我离开校园,在张家界短暂工作,逃离去了北京,短暂呆过上海又回到北京,最后带着孩子回到了长沙。这期见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许多事,都已久远,但又像是昨天。低头看手机镜头里的自己,不美颜的时候已经成熟有加,只是心里还觉得自己年轻如昨。就像今天走在这里,觉得烈士公园是新的,没有故地重游的感觉,没有一丝旧园的影子,当然也觉得依然是一个年轻的自己走在一处全新的地方,开始着新鲜的生活,一如十几岁对这个世界保持着新鲜好奇的自己。

走出公园,时间还早,我提议回家的路上顺便把闺蜜好奇的桂花公园打个卡,闺蜜欣然同意。两站地铁过去,几分钟就逛完了桂花公园。一个小小的湖,树荫下坐满了打牌喝茶的嗲嗲娭毑。公园是属于老人们的,生活的安乐也是属于老人们的。

走出桂花公园,闺蜜好奇了隔壁街的菜市场,说看起来很有生活气息。我来过这里两三次,一次也没留意过这杂旧的小街道,闺蜜还真是个爱生活爱美食的人,只有真爱,眼里才不会放过可能有美食的小街道。

一路走去,各家店里已是大半皆空,肉铺里只剩下寥寥几块肉挂着,卤菜店里大大的肉盆子里空空如也,店老板百无聊懒地坐着刷手机,水果店里也不算有生机,还有几家卖衣服的店里挂着简易的居家风服饰,一看就是卖给老人家的。小巷子不大,没走多远就觉已探秘完毕可以返回了。往回走的路上,我倒是对这家卤肉店浮想联翩,他家的店里都卖空了,想必每天一上午必是挤满了人的火爆情形吧?这家店的卤肉一定很好吃吧?想着我竟然有些遗憾这会不是上午。如果是上午这家店挤满人的话,我一定会像以前遇到排队的店就要好奇凑个热闹,也去挤着买一些回家。现在,就只能弱弱地惦记一下了。

想着,走着,就进了地铁站,只一站地铁我就该下车了。闺蜜说我不应该坐车,应该走回家。想着也是,以前宅家太久的时候,我随意散步就能走到这里来,确实是步行能到达的地方。但我常常是和同伴在一起,就会忘了思考,这会和闺蜜在一起自然也是迷迷糊糊就进了地铁站的。我笑说:“那我肯定喊你和我一起走到东塘站,我回家你坐车。”

说笑间,我踏出地铁车厢,一个美好的户外之约又定格在了时光里,闺蜜的身影随着地铁车厢驶向远方,驶向未来。这一趟三小时的公园之旅,却不小心走过了二十五年的时光,浓缩了我们整个青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