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学习没信心,父母如何沟通,才能帮孩子找回自信?
文|廖老思(专注于亲子沟通,有该文原创版权,欢迎转发收藏)
俗话说“烂泥扶不上墙”,就是形容一个人,自己没有改变的意愿,或者对自己没有信心,别人再怎么帮他也没有用;同样的道理,我们经常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力争上游,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来说,我们父母更是心急如焚,无比焦虑,甚至不自觉的把孩子的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把孩子考试的分数,当成了自己情绪的晴雨表,就像古人说的:“皇帝不急太监急”,但是,你急也没用呀,如果孩子自己都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动力,你就是把头发急白了也没用,这就跟烂泥永远扶不上墙是一样的道理,同意吗?
那当我们的孩子对学习缺乏信心的时候,我们作父母的,到底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才能够帮孩子找回学习的自信呢?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够让孩子摆脱失败的阴影,卸下内心沉重的包袱,轻松上阵呢?
想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我们先要找出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当中,到底有哪些因素,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呢?只有找到这些“病根”,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同意吗?造成孩子对学习缺乏自信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几点:
1、成绩落后。孩子的基础较差,进步较慢,没有比较拔尖的科目,各科成绩都不太理想,总之,没有办法在成绩上找到自信。
2、排名垫底。在班上排名相对落后,感觉自己被老师、同学看不起,拖了全班的后腿,每次考试排名,都是对自我信念的彻底摧毁和打击。
3、名校无望。临近高考,或者经过多次模拟考试,孩子发现,目前的成绩距离自己心仪的高中或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差个十万八千里,所以,导致孩子对未来,丧失了信心,一蹶不振。
4、父母打击。有的父母恨铁不成钢,看到孩子对学习一点都不上心,整天吊儿郎当的,就气不打一处来:“你怎么那么笨?”、“你怎么只考这点分?”、“你没有一样比得上别人的!”、“你太让我失望了”;尽管父母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责备、打击却把孩子仅有的一点自尊以及自信给骂没了。
5、自暴自弃。孩子经过多次的努力,但是还是没有换来明显的改变,最终选择自暴自弃。
找到了原因,那我们接下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对学习的信心呢?如何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变得更有自信呢?
(一)调整观念
第一点,要帮助孩子调整观念。调整什么观念呢?首先是调整孩子对学习成绩的看法:
成绩
父母要告诉孩子:“学习成绩只能说明,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说明不了什么;成绩差,不代表你这个人很差,成绩很好,也不能说明你这个人就很优秀;它只能体现我们能力中的一小部分!”;父母要知道,孩子之所以会非常看重成绩,其实很大原因是我们父母对孩子错误的暗示导致的,很多家长非常希望自己孩子考更好的成绩,拿更高的分数,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绪,对孩子的成绩过度的关注,每次考试,甚至比孩子还紧张,生怕孩子考砸了,人生就输掉了;
因此,父母对孩子成绩过度的关注,必然导致孩子,从内心里也把成绩和分数,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一旦成绩不理想,孩子就感觉输掉了一切;所以,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就应该反过来引导孩子,告诉孩子:“成绩不代表一切,成绩说明不了什么,孩子你要记住,不管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但对于你的人生而言,你永远有机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挽回局面,来获得人生的成功,而不一定非得依赖学习成绩和分数!”,这样孩子就能够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挫折打击和困难;
当然,父母最好一开始就和孩子传递这种观念,这样的话,如果孩子成绩确实不错,也不容易养成骄傲自大的心态;万一成绩不理想,面对学习上的挫折打击,也不会轻易被打到,因为孩子已经在自我意识观念里,注入了抗挫折,抗打击的“精神疫苗”;
但是,如果当孩子已经遭受学习挫折打击,彻底丧失了信心之后,父母再这样引导,往往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但是,亡羊补牢,及时弥补也总比一输再输要好得多,不是吗?
排名
其次,父母帮助孩子纠正对学校排名制度的错误认知。很多父母,一听到老师说自己孩子,在学校年级或者在班里的排名情况,整个人立马就变得紧张兮兮的,好像是正在经历什么人生大事一样,如果听到的消息是,孩子这次考试有进步,排名靠前了,家长就眉开眼笑,对孩子的态度比亲妈还亲;
相反,如果听到的学习退步了,排名靠后了呢?立马眉头紧锁,拉下个脸,比后妈还可怕!其实,这一切,孩子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孩子就像父母情绪的镜子,父母对待孩子的学校排名,孩子自然而然也会深受影响,把排名看的比天还大,甚至比命还重要,一旦排名靠后了,就受不了了,也开始整天紧张兮兮,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挥之不去;
更严重的,就是选择逃避的态度,拒绝回学校上课,为什么呢?因为学校的排名,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让孩子每分每秒,都置身于痛苦与煎熬当中,其实,伤害孩子的,不是排名,而是父母错误引导以及暗示下,孩子对排名的态度和认知;
因此,当孩子缺乏信心的时候,父母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把孩子的成绩或者排名看得太重要,才导致孩子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当中,这个时候,父母就有必要重新向孩子表达清楚,对学校排名的正确态度,如何表达呢?
父母可以向孩子传递这样的观念:“孩子啊,你知道什么叫做高手吗?真正的高手,不是排名非常靠前,然后开心得意;而是就算排名排在了后面,心态也和排名靠前的孩子一样,乐观对待,这才是高手!考试考了第一名,很开心,这算不上本事?考试考砸了,哪怕是考了倒数,也能够以平常心对待,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以,孩子啊,你要做人生的赢家,要做心态的高手,考试排名,只是对你心态的磨炼,知道吗!”
当然,这绝对不是纵容孩子考差了也无所谓,而是要给孩子传递了一种观念——心态比结果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结果出来了,我们是无法左右的,但是心态,我们却可以随时调整,引导孩子放宽心态,孩子才能够卸下包袱,轻松上阵,在学习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名校
接下来就是帮助孩子调整对心仪院校的看法和观念。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梦寐以求想要考上的学校,但是,每当高考、月考或者模拟考成绩下来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孩子,一拿到成绩单,发现自己的分数没有达到心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感觉受到了天大的打击,瞬间天旋地转,就像迎来了世界末日,生活彻底失去了盼头;有的孩子甚至用自寻短见的方式,来洗刷这份生命无法承受的失败;孩子的心,就像一颗玻璃水晶球,容不得半点划痕,一旦与残酷的现实碰撞,瞬间支离破碎;为什么孩子的心这么脆弱呢?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个问题:孩子的心态主要是受谁的影响呢?归根到底,是受我们父母的影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父母经常给孩子传递这样一种观念:“加油,只要努力,只要全力以赴,只要用功读书,你就一定能考到自己理想的院校!”,孩子很天真,真的就信以为真,但实际上呢?不要说孩子,就拿我们大人来说,努力就真的一定能够换来成功?未必吧,成功还有赖于机遇、人脉、知识储备、以及运筹帷幄的能力,就算这些都具备了,你还得有成功的运气呀,同意吗?如果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作为前提条件,光是靠盲目的努力坚持,如果真的取得了成功,那恐怕也只是偶然吧?我们再回到孩子对待自己目标院校的态度上,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首先,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因为有了目标,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才有不畏困难的勇气;同时,也要提醒孩子,努力不一定都能成功,就算你拼尽全力了,也不一定就能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但是,你要记住,人生不是五十米赛跑,而是一辈子的马拉松,只要你不放弃,你就永远有机会赢!中考失利了,我们还有高中三年,可以挽回局面,高考不理想,我们可以在普通大学,继续努力追赶,同样可以力挽狂澜,别忘了,马云也是普通大学走出来的;哪怕高考落榜了,我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技能在这个社会上,占得属于我们的一席之地,因此,我们可以不改变目标,但是我们一定要灵活的调整抵达目标的途径,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像这些观念,我们父母真的非常有必要时常灌输给孩子,孩子就能在内心建立起一座抵御失败以及挫折打击的城墙,不管面临怎样的处境,依旧能够保持信心,耐心等待时机,最后反败为胜。
(二)锁定焦点
在帮助孩子调整对于成绩、排名、院校等容易摧毁孩子学习自信的观念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孩子选择并且锁定积极的焦点,什么意思呢?我们父母可以回想一下,以往我们和孩子沟通,都是把注意力聚焦在哪些地方呢?往往是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同意吗?——“怎么10道题,你居然错了8道题?”“怎么这次月考成绩又退步了?”“怎么这道题教了你那么多次,你还是不会?”“怎么你那么调皮,那么坏,老是惹祸!”……
你看,在父母的眼里,孩子被强调的,全部是缺点,全部是不好的,没用的,让人讨厌的地方,你说孩子又怎么可能会对自己有信心呢?如果孩子对自己都失去了自信,我们又怎么能奢望孩子在学习上,能够自信满满?又怎么能奢望孩子在未来的工作以及事业上能够当机立断,雷厉风行?不可能嘛,对不对?那我们父母到底应该怎样来培养培养孩子的自信呢?父母应该如何沟通,才能够让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依旧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呢?
最重要的技巧就是,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关注那些自己做的好的方面,锁定并且聚焦孩子哪些曾经有过的成功经历;切记,想要帮助孩子重新找回对学习的自信,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提供自信的依据,怎么提供呢?比如孩子做了10道题,错了8道,我们就不要训斥孩子:“你怎么错了8道题呢?”,而是应该鼓励他:“孩子,你这次做对了两道题,是一个好的开始,下次争取做对3道题,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加油!”孩子受到了鼓励,学习起来就更有劲头,自然而然,对学习就更有信心了;
同样的,如果孩子期中考成绩退步了,我们不要板着个脸对孩子说:“你怎么搞的,怎么退步了那么多!?”,而应该告诉孩子:“不错,你把你该做对的地方都做对了,这一点很好,下次要继续保持,同时,争取把更多会做的题做对,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肯定了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而且还对孩子下一次考试,提出了新的期待,真的是一箭三雕,一举多得;
相反,如果我们的父母,一上来就破口大骂,责备打击孩子,不仅改变不了孩子退步的事实,而且把孩子的原本做的好的地方,也全盘否定掉了,结果回过头来,我们还希望孩子能够自信一点,状态好一点,那不是开玩笑吗,对不对?你把孩子自信的依据全部都给否定掉了,试问孩子依靠什么来支撑自己的自信呢?同意吗?
因此,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引导孩子聚焦并且锁定自己身上的积极方面,孩子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越挫越勇!
(三)建立梦想
最后,我们要引导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梦想,我们常说,人因梦想而伟大,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的,一个人拥有了梦想,他才有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动力,那我们父母应该如何来引导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梦想呢?
尝试
首先是鼓励孩子多尝试。很多家长责备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孩子学东西,老是坚持不下去,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持之以恒的心态;其实,父母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孩子的“三分钟热度”,从哪个角度呢?对梦想发出邀请并且尝试的角度——孩子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对不对?
孩子说想要去学画画,结果没学多久就不去了,说明什么?说明画画这件事情,无法给到孩子带来持续坚持的动力以及快乐,同时,也说明这件事未必是最适合孩子的,只要孩子对梦想发出了邀请,尝试过了,这件事情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判断并且检验出,这件事情能否成为孩子的梦想,同意吗?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扣的第一颗纽扣就一定是对的,多鼓励孩子去尝试,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梦想的种子,就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观察
其次,父母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时刻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以及点滴的成长。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孩子的这种“天才”,往往被我们细心的父母给忽略了,比如,有的孩子善于观察,能够蹲在地上看一天的蚂蚁,但是我们父母却认为孩子这样不正常,是自闭心理,应该多和人交往,于是,硬是要把孩子推进人群中,逼着孩子去交际;
有的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天马行空,家长看到后,却气不打一处来:“你看你,学习一塌糊涂,整天就知道鬼画符!”,指着孩子的作品一顿乱骂,而且还要求孩子以后必须保持书本干净整洁,不准乱涂乱画,一旦发现,下个月的零花钱全部取消!吓得孩子再也不敢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了……其实,很多孩子的天赋,在一些父母的传统观念,以及固有思维的盲目要求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因此,在培养孩子的梦想上,父母必须要有包容接纳的态度,允许孩子天赋的多样性,切记,成功没有固定的公式,父母要善于观察,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培养,因材施教,孩子的生命,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强化
最后,当孩子找到了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事情,父母就要不断的帮孩子明确目标,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断鼓励强化孩子向目标迈进的心态;如何强化呢?
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交流探讨,问孩子:“未来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呀?”、“长大后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呀?”、“怎样才能通过自己擅长的技能来改变世界呀?”等等,总之,多向孩子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对未来的思考,鼓励孩子用梦想来鞭策以及约束自己的行为,从今往后,每天叫醒孩子的不再是闹钟,而是孩子的梦想!
另外,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帮助孩子树立榜样,并且和孩子一起探讨,实现梦想的各种途径……当孩子能够把目标放在未来,并对自己的梦想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他就更容易战胜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心中有梦的孩子,不管身处那种困境,他永远能够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心中有梦的孩子,不再是需要家长搀扶保护的小草,而是一颗拼命扎根、主动生长、不畏风雨的参天大树,而我们父母就是为这棵大树的树根,提供养分的沃土,因此,只有我们父母觉醒了,并且充分改善了自己思维的土壤,孩子的成长才能够长盛不衰!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以及正能量的人!
分享互动:关于“父母如何帮孩子找回学习的自信”这个话题,各位家长朋友有什么看法或者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的分享,可能正在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代表受益的家长,感谢你!
欢迎关注、转发、收藏【廖老思亲子沟通】原创文章。廖老思专注于亲子沟通,擅长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叛逆、厌学、自卑、偷钱、打架、乱花钱、坏脾气、性教育、生命安全等成长沟通问题,欢迎留言咨询,我会给您最实用靠谱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