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散文

清联赏读一百六十五

2023-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春梦雨

二赋堂

朱珔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啸月,毋将赋咏概生平。

一、注释

1.二赋堂——在湖北黄冈市东坡赤壁公园内,为砖木殿堂,堂内有《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木刻和石刻。

2.朱珔——清安徽泾县人,字玉存,一字兰坡。嘉庆七年进士。官至右春坊右赞善。历主钟山等书院。辑《国朝古文汇钞》,有《说文假借义證》、《文选集释》、《小万卷斋集》等。

二、赏读

1.格律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啸月,毋将赋咏概生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各分句:单联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下联句脚:平平仄,下联句脚:仄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胜迹”和“豪情”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别’和‘传’动词相对;

“嘉鱼”和“梦鹤”偏正词组相对。

上下联二分句:

“何须”和“偶尔”状中结构词组相对;

“订异”和“吟风”动宾词组相对;

“箴讹”和“啸月”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上下联三分句:

“但借”和“毋将”状中结构词组相对;

“江山”和“赋咏”并列结构词组相对;

‘摅’和‘概’动词相对;

“感慨”和“生平”并列结构词组相对。

3.联意

二赋堂

朱珔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啸月,毋将赋咏概生平。

二赋堂所在的黄冈赤壁,是名胜古迹,不是嘉鱼县的真正赤壁之战发生地,但也没有必要订正异说、箴别讹误,因为这只是苏东坡借江山抒发感慨而已;

苏轼游赤壁,以梦鹤的幻境来表达自己的豪放感情,也只是大文豪借助于吟诵风月之词,以寄托豪壮情怀罢了,怎么能用二赋来概括苏轼的一生呢。

4.评赏

这幅联题的是《二赋堂》,二赋堂位于湖北黄冈市东坡赤壁公园内,堂内有《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上联,主要围绕“前赤壁赋”而生发。一分句,“胜迹”,有名的古迹;“嘉鱼”,指的是嘉鱼县的赤壁。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的黄冈赤壁不是嘉鱼县的真赤壁,只是一个名胜古迹。其实,嘉鱼县的赤壁也不是真正的赤壁,真正的赤壁之战发生地在湖北蒲圻县,即现在的赤壁市。二分句,“订异箴讹”,订正异说,箴别讹误。这句话是讲,没有必要对黄冈赤壁,是否真正的赤壁之战发生地而争论不休,非要纠偏止讹。为什么呢?三分句给出了答案:“但借江山摅感慨”,因为黄冈赤壁,只是苏轼借此地江山抒发感慨而已。

下联,主要围绕“后赤壁赋”而生发。一分句,“梦鹤”,苏轼《后赤壁赋》有“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意思是,苏轼是以梦鹤的幻境,来表达自己的豪放感情。二分句,“吟风啸月”,指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诗,这句话意思是,《后赤壁赋》只是苏轼的偶尔之吟。三分句,“赋咏”, 创作和吟诵诗文,这里指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生平”,一生,终身。意思是,不能用二赋来概括苏轼的一生。言外之意,苏东坡在黄州,人们似乎只记得苏东坡在赤壁写的诗赋,只记得苏东坡展示的“吟风啸月”,但其实苏东坡在政事上也很有抱负,很有才能。苏轼不但是文坛泰斗,还是一位水利方面的专家,每每主政一方,都兴修水利,造福于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整幅联,联语揽胜怀古,议论风生,蕴含哲理。告诫人们有些事没必要较真,看问题要看本质,同时赞颂了苏轼杰出的文学才能和高远的政治抱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