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世界即将改换方式,我们自己怎么办?

2021-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感知主义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130)

生存者:

对于我们,存在方式最大的改变莫过于生存方式的改换,我们换掉生存方式而弃之不用吗?也就是在问:我们能不以生存方式来存在吗?不求生存而求感知,可行吗?求感知与求生存的重大区别在哪里?以感知愉悦为目的的生活会是一种存在方式吗?我们有可能放弃现有的存在方式而进入感知存在方式吗?这么让人坚信感知存在方式是人类存在的必然方式?

感知者:

存在方式变革的实质就是改变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与人相处的方式,改变产生一切方式的总方式。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我们的生存方式,这个方式怎么改,才是关系到我们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在我们现在看来,不以生存为方式,这几乎不可能,我们以求生存来作为自己的行为目的,求生存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行为过程。但是,不以求生存为目的的存在,又为什么不可行呢?抛开求生存这个伪命题,我们仍然存在着,而且我们会更本质更纯粹地存在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存在目的会重新决定我们的存在过程。

排除我们的主观意识以后,活跃、有序、稳定、持续的存在就是我们定义的愉悦状态,在感知愉悦作为目的的前提下,我们的存在行为、存在过程以及存在形态显然大不相同。向死而生的观念被彻底放弃以后,我们得以为纯粹的愉悦存在而活着。这种存在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因为存在的标准是愉悦和不愉悦,一切事物与所有他人的存在都服务于愉悦的目的,他人是人最主要的感知对象,与他人相处是获取愉悦的主要途径,这一来,他人的属性就有了本质的改变,他人构成我愉悦生活的可能性,我与他人的关系由竞争生存改为了互相愉悦,这种关系当然会带来相应的生活体制、生活内容和生活形态。

人与人在目的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再也没有因竞争生存而产生对抗性矛盾的理由,没有生存利益的考量,人还会各自为生和自私自利吗?生活体制还会是一家一户、各自为营吗?没有个人的生存利益,一切的利益联盟和利益组织还有意义吗?利益生产以及利益分配与管理还需要进行吗?家庭、家族、团体、组织、国家、民族……这些生存下的体制结构还需要继续保存吗?当这些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都因丧失意义而不复存在以后,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方式的生活呢?想象这种情形下的生活并不困难,我们都在为愉悦的存在而活着,我们的行为内容就是营造愉悦的存在并享受愉悦的存在,在这个共同目标之下,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的行为在为创造愉悦的存在服务,而存在则在为我们的愉悦生活服务。每个人都只面对一个存在对象,就是社会。社会就是我们的共同存在,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融入其中的共体存在,社会如同人体,个人如同人体里的细胞,这种简单的关系才是人与社会存在的目的与意义。人体与细胞的密切关系会带来什么生活形态还难以想象吗?

放弃了生存方式而开始的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会带来什么生活形态还难以猜想吗?社会功能的改变使人类社会焕然一新,进入完全不同的新形态。社会不再是一台生产利益、分配利益和管理利益的机器,社会成为感知生活的互动平台,是服务于个人的万能机构。社会机能的变革决定着个人的生活形态,即个人服务于社会,社会服务于个人,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来源于每个人能力的无限制释放,更得益于生产关系壁垒的全面解除,生产直接服务于人,取消了所有的商品属性,取消了一切的流通环节。

社会运行方式的改变不但彻底解放了生产力,更彻底杜绝了生产关系引起的一切弊端,从生产到使用,生产力的损耗为零,生产服务的效率提高到近乎百分之百。没有商品、没有分配、没有经济流通与循环、没有能量的损耗与浪费,资源的使用率达到最高的极值,自然世界的平衡达到理想状态……这些,都是社会作用、功能、目的的改变得出的良好结果,这个结果无疑是存在方式变革的必然产物,新方式下的新内容,这就是顺理成章的逻辑关系。(接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