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维

你不知道的“魔性抖音”背后的故事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15人  沁蓝说

文 沁蓝

 现象级产品的背后,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短视频的一片红海中,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如何突围?

抖音做到了让人眼前一亮。

相信看过它的人都会认同,但抖音的“出生”并非那么简单。

01

它的创意来自非常多的研究和分析,多到你无法想象。

在确定这款产品的方向之前,抖音创作团队把国内外的100多款短视频产品全部安装到手机上,所有人每天去体验和感受这些短视频产品。

抖音做到了“知彼”,方能“知己”。

当你阅尽繁华无数后,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高度。

抖音就是如此,创作团队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分析,知道了目前市场上有什么、流行什么、缺什么...

我们看似习以为常的东西,别人却是千万次尝试过后的选择,这份坚持与坚定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不要总是抱怨上天不公平,别人彻夜不眠磨细节时,你得想想你在干什么。

抖音的成功定位,来自于对产品的极致追求。

其实,在最初创作团队设计了两款产品,一款偏大众化(火山小视屏),一款偏另类,就是如今大火的——抖音。

关于名字的由来。

这款产品最开始并不叫“抖音”,而是叫A.me(英文是崇拜我的意思),而这些备选名字都是在成百上千选项中脱颖而出,甚至经过市场的洗礼而最终花落“抖音”。

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最开始的谋划中,没有唯一、没有最好,只是在不断挑战的同时,去抢抓那瞬间万变的机遇。

就像微信在创作期间,也面临腾讯本身诸多同类产品的挑战。

好的企业都是如此,从来不会只钻研一种产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尽可能针对不同群体有不同的选择项,虽然最后胜出的只有一个。

但,竞争就是残酷的,如果不自己挑战自己,就会被别人挑战。

与其被他人颠覆,不如自我革命创新。

创业者,都需要这种胆识和勇气。

02

他们对抖音细节的追求,极致到接近痴狂。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应该是每个创业团队的出发点。

但这个“最好”如何定义?如何实现?

这是很多创业团队失败的“拦路虎”和“种子因”。

抖音却怀着“死磕到底”的精神做到了。

一是人无我有。

别的视频产品没有的,而我们认为特别重要的,那不管技术多难、资金投入多大,我们都要做到。

比如全屏高清,虽然成本要多得多,但效果好,那就义无反顾的坚持。

比如滤镜,虽然技术更复杂,但目标客户群体是一群更爱美的青年,那就尽可能多一些可供选择的美颜工具。

比如音画同步,这个是很多产品没有攻克的难关,但抖音做到了,虽然为了这个点耗费了诸多精力,但最终的结果证明一切。

别人不做的,总有不做的理由,但如果想要超越,就必须选择那些别人不愿意坎坷之路,才有反超的可能。

二是不断颠覆。

年轻人对创新创意的追求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迭代的产品才能俘获他们的芳心。

那如何做到不断颠覆?

一方面是自我的学习,整个产品和运营团队通过各类渠道,不断更新换代,包括音乐、人脸识别、肢体识别、3D渲染、全景贴纸、AR贴纸、3D染发等。

另一方面是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

其实用户不一定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或者了解也不一定能够正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去挖掘和转化,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已经不能充分挖掘用户内心真正的需求,所以抖音的团队选择融入到用户中,去看他们平时怎么使用、怎么拍摄、怎么制作,通过仔细观察和随访发现颠覆和改进的方向。

比如随手拍摄按钮、搓澡舞等,都是通过用户发现并设计的,结果自然大受欢迎。

学会“自宫”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要把自己曾经亲手做出的成果颠覆和牺牲,在人性上本就是一种悖论,但创新需要革新。

03

他们对产品的热爱源自内心的本色追求。

就是父母爱子女,抖音就像是一个备受宠爱的宝贝,大家每天都在冥思苦想怎么样让这个孩子出类拔萃。

一是换位思考。

所以的设计都坚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他们怎么玩,怎么玩得更炫更酷更好?

抖音中有一个很好玩的功能叫“挑战”,让用户一看就知道该怎么玩出新花样、新高度,在功能推出的同时就是一本“玩转抖音指南书”。

还有话题、主题等都是如此,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他们在玩抖音时,需要什么样的指导和创意,怎么才能激发用户的灵感和想法。

角度的不同,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把“我”改成“我们”,不是对立和独立的,而是一体的、共同的。

产品与用户、公司与产品、团队与用户,本就是共同命运体,不可分割。

这也不难说明,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总是强调“反过来想、倒过来看、换位思考看看”,结果一样但想法也许截然相反。

二是强调归属感。

爱的最终归属是家。

抖音也是一个内容社区,让每一个社区成员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抖音的使命,也是公司的使命,更是产品和企业得以延续的生命所在。

让每一个用户都成为社区的主人,赋能给社区中的活跃用户,他们可以参与、讨论产品的设计,一同与抖音成长。

共同成长才有情感牵绊,付出努力才有不绝念想。

人都是情感生物。

抖音早期的种子用户和当时小米的一样,都是视频发烧友,甚至不睡觉和抖音创作团队不断死抠细节,才有现在比较满意的形态。

还有抖音idol夜,虽然需要花大价钱,但通过在线下聚集这些活跃用户,给抖音注入了第三方的新的独特的观点,才有了源源不绝的创意来源,也收获了大批粉丝对抖音的喜爱和认可。

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对产品有着源自内心的热爱,对事业有着无悔的追求。

情之所系,终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任何成功都绝非偶然,就像爆品绝不简单。

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成功看到方法,透过别人看到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