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良知说开去
“人生本无事,只需致良知。”这句话听起来很熟悉。这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心学,他和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的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良知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应,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愈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都摆在你面前,如何去保持自己的良知,如何以至善至美的心去对待万事万物,这就看你对内心良知的追求有多么高深了。有些人一生坚守初心,但就在临近退休的时候没有守住自己的良知底线,从而走得太远,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无论是荣华富贵,无论是善恶美丑,都要欣然接受现状,不要因为环境的差距或物质的差距而不停地比较,不要因为现状不好而苦恼惆怅,而是为以后的未知的事情不知所措而烦恼迷茫。这其实是无所谓的担心,实际上解决事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凭着我们内心本来的良知大胆地去做,大胆地往前走,只要你是遵循内心的良知做事,那就不会错,没必要患得患失,只管尽人事,听天命。
做什么事情,只要静下来,静能生智,静能生慧,静下来,你的思想就会听从你内心的安排,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做重大决定之前,一定要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是静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一次去县城,过马路时,看到一个老奶奶在过马路时不慎摔倒了,路边的人都冷眼观看,生怕扶老奶奶起来被碰瓷,这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我也不敢去扶,只能违心地走了。但回到家里,头脑里还在想老人家会不会摔伤了?后来有没有人去扶啊?我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为什么自己不去扶?我内心的良知告诉自己,看到这种情况是要马上去扶的,但我却没有这样做,这就不是致良知的事情了。
我们再来说说“格物致知”这个概念吧!在《大学》里面格物致知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被称为“八条目”。宋学派朱熹认为:世界万物都存在一个“理”字,凡事只要把理找出来就是格物致知。而明学派的王阳明认为,世界上的物,格物是没有结果的,只能从心上去格,不能从物上去格,在事物面前,人的心可能是善的或恶的,只要把内心的恶去掉,让心回归良知就好了。
其实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很多这样具体的例子。如你走在路上,看到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这种行为就是把不正之心去掉了,你内心的良知指导了你的行动,如果不把垃圾捡起来,你内心的恶念就占了上风,没有遵从自己的良知。按宋学派的说法就是找理,他们可能会从为什么要扔垃圾?如何防止人们去扔垃圾?我们要在这里制定哪些保护措施或奖罚制度,他们会从教化、保护这方面去入手,把这件事做好。
而明学派的做法是,看到地上有垃圾,你遵从内心的良知,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就可以了。这说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解决的是当下的问题,而宋学派解决的是长远的问题,他们两派的做法各有千秋,相得益彰。
今天我们了解了“致良知”和“格物致知”这两个概念,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运用起来,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现在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在道德和良知层面却世风日是,所以当下更要呼唤善良,呼唤人性回归,这样我们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和谐,社会才会更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