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今生无缘,来生相知,可好?
哄睡小宝的间隙刷简书,看见了一篇作者描写婆婆的文章,突然的感慨万千。时间过的那么慢又那么快,让我痛又爱的与“婆婆”相处的日子,倏忽间已过去了一年有余。
把婆婆两字打引号是因为,自从我们有了正面冲突之后,我从内心里把她从婆婆的位置上移除了,空下来的位置只留给L的妈妈——我从未谋面,也无缘谋面的已经去世十年之久的婆婆。
“后婆婆”
注定,虽然我再不想与她有任何交集,可是她就在,也许一直会在“婆婆”的位置待着,因为她是公公的后妻。或许,太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是害怕孤独的吧。特别是一年老似一年的公公。但愿,她能伴着公公长命百岁,岁月静好。
我与她或许不必撕破脸皮,维持表面的祥和会是更好的状态吧。可是我,跟她开撕了。对我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事实,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像泼妇骂街一样,与她大声争执。只是因为她在我卧房门口剁肉吓坏了醒着的宝宝,让她小点声或者换个地方,她不。我爆发了。有点突如其来,歇斯底里。
现在想来,那场爆发或早或晚都会来的吧?我是一个如此执拗与执着的人。我不屑也不善违心的与人周旋。
从早产住院到整个月子里,我的心里累积了太多失望与沮丧,我不想再做那个掏心掏肺,却被人无视甚至奚落的“软柿子”。我从没见过L的妈妈——我的亲婆婆,所以一直把她当做亲婆婆,甚至是妈妈一样对待。我太依恋家的温暖,从上小学五年级我都很少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在妈妈跟前撒娇,毕业了又嫁去千里之外,和妈妈相处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了。妈妈的温度,是我所缺失又想要弥补的。
异想天开的我,结了婚把所有对妈妈的依恋和愧疚,放在了她的身上,一门心思的对她好。不常回老家的我们,每次一回去我便像孝敬妈妈一样带了东西,家里寻不见她,我便追了田间,想要马上看见她;怕她干农活累,一到农忙,很多年不下地的我磨破手的拼命干活,希望她可以少累一点;只要一回去刷碗的总是我;每次回去,我会买各种维生素、保养品,衣服;知道她有高血压,觉得她常吃降压药不好,我一度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看了一本一本的中医书,想要为她调理身体... ...我想要把所有不能在妈妈跟前尽孝的心,全部给她,不求她像对女儿一样对我,至少我希望她能把我当媳妇一样对待也是很好的。
可是,短短的一个月,甚至我住院的短短一两天,我才发现,是我有点自作多情了,她或许从没把我当媳妇看待,虽然从她口中得知她见多了刁钻懒惰的媳妇,她也没觉出我的丝毫好处。她甚至不想看在公公的面子上,在L不在我身边的时候偶尔帮忙做做饭,洗洗尿布。她让我们回自己的家。而亲耳听见让我们回QD的酒醉的公公,一语不发……
公公
乌云压头,雷声振耳,瞬间瓢泼大雨,我们一家三口离开老家的时候,公公甚至不肯说句让我们雨停了再走。这一度成为了我和L的心病,他对唯一的亲人,自己的爸爸万分失望。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甚至很少给公公打电话(现在想来,有些自责,可是那段时间,生活的压力,家事的繁杂,真的心累十分)。
直到我们节假日不再回去,五十多岁已花白了头发的公公一个人坐公汽老远的来看了宝宝三次。爸爸总是说,不善表达情感的公公一人夹在中间实在为难,我们做小辈应该多体谅。
十一之后,公公第三次来QD。看着他瘦了的脸庞和花白的头发,高兴的抱着宝宝在前面走,我和L跟在身后。我竟恍惚觉得幸福温暖,还有深深的自责,为自己的小气记仇。我想L心里也是翻江倒海的心疼和自责吧。我们都是如此渴望家的温暖,可是至亲的人竟因为外力,互相刻意漠视、疏远,这是多么愚蠢。
对于公公,虽然我心里还是会有解不开的小疙瘩,但是不再会有怨恨,更多的是体谅和歉疚。而立之年的我们,不能在公公膝前尽孝,竟还给他徒添烦恼,真是太不应该!太不应该!我想,L心里的结,早在公公第一次来看我们的时候就解开了吧。他不说,只是顾忌我的感受。
想想公公实在不易,很小时便去当兵,转业成家,家徒四壁,父母不帮反倒欺侮,中年丧妻,好不容易盼着儿子结婚抱上孙子,又来了让他终日烦心、左右为难的家庭矛盾。所以放下所有心结吧,就算是为了公公能够在以后的日子过得舒心些也必须如此。
敲着这些文字,我第一次正视过去的那段阴雨天。我知道,我从来都不是因为无人帮忙照护宝宝心生怨恨。从一开始结婚,我已经明确表示,不会要求公婆帮忙照顾宝宝,孩子是我们的,我们理应自己照顾,只希望他们生活的自在轻松就好。我知道,我是在气恼自己。我纠结自己错付的真心被别人随意践踏,气恼自己天真理想,奢望“后婆婆”会因为我对她的好,对我们哪怕是面子上的关心也好,我气恼自己错看了人。
说到底,我一直不愿意承认,是因为自己考虑不周,在老家坐月子,打碎了自己一直以为的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是自己沉不住气,跟人互撕,还是跟“长辈”,做了自己讨厌的人;最重要的,我让家里年老的双亲牵挂担心,急急的不等我回QD,直奔L老家来,跟着受了闲气。我不肯放过自己,不肯正视自己的无力:我此生再不会有机会做个好媳妇了!我再没有婆婆!我再无法心无芥蒂的像以前一样把公公当做父亲一样畅所欲言,掏心掏肺,嘘寒问暖了。
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这样兴师动众的提起“后婆婆”和那乌云漫天的日子,把她当个陌生人吧,客气有余,真情不在。
或许我修为不够,或许时光还浅,我还不能做到波澜不惊,云淡风轻。
婆婆
注定,我们此生无缘,永不会见。虽然,我们都同时深沉的爱着同一个男人——她的儿子,我的老公!
说起婆婆,我会没来由的觉得亲切,尽管我们不曾见过,可是她是除了父母亲人,我这辈子最该感激的人!她养育了这世上我最爱的人,我孩子的父亲。甚至,我们能有幸走在一起,她冥冥之中似乎在全力撮合。
我是个慢热的人。或许因为成长经历,我对男性有着天然的抗拒,很少有男性能让我不心生防备刻意疏远,而L是其中一个。可是心生爱慕对我来说太不容易。让我甘心把心托出给L,婆婆是催化剂。因为L说起婆婆过世时深沉真挚的神情,我的心瞬间被点燃,毫无防备。我毫无保留,全心付出,跟他远离家乡,同甘共苦。当然,L对我也是如此,全心全意,无限容忍体谅我的任性和坏脾气。
对婆婆的印象,早从L的嘴里深刻无比。
婆婆是个通情达理,与人为善,热心肠的人。她总是竭尽所能的帮助邻里乡亲。她突然离世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来吊唁,甚至失声哽咽。
婆婆是个孝顺顾家的好女儿好姊妹。对自己父母好是毋庸置疑的,甚至还倾尽财力帮助弟弟娶妻生子。
婆婆是个勤劳体贴的妻子。一生辛劳顾家,无怨无悔的为家为老公为孩子付出,却独独忘了自己。L作为儿子,眼里都是妈妈的付出。这仿佛是所有孩子眼里妈妈的样子。
婆婆明事理通人情,很少跟人红脸,妯娌亲戚相处和谐,甚少嫌隙。
婆婆是个有爱心的人。养了一只小土狗,一养就是好几年。我第一次去L家时,婆婆已不在,可是她养了六年的大黄狗还在。L去看婆婆,我找不到他,大黄狗带我去了婆婆的坟上。很可惜,大黄狗在我从“后婆婆”手中救下之后,还是没能逃脱被她卖给狗贩子的噩运。为此,直到过去七年之久的现在我依然自责不已。
……
……
L的口中,我和婆婆是如此相似的人。我们都喜欢动物,从不觉得动物只是不会说话的畜生。甚至我们连脾气秉性都有几分相似。一样的心地良善,一样的风风火火,一样的暴脾气。唯一的不同,婆婆比我沉得住气,比我更会为人处世。而我总是容易走极端,非黑即白。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非此即彼呢?中间地带有无数可能,无数风景。这需要我去用心学习。
婆婆的为人,或许不像L说的那般无可挑剔(但我完全理解一个突然缺失母爱的人内心里的怀念和美好记忆),但是几年下来通过邻里乡亲,亲戚朋友的转述,我知道婆婆是个通情达理,为人良善的人。所以,在第一次见到婆婆的照片时,我竟然觉得我们似曾相识,亲切无比。我从内心里,对婆婆是亲近的。
所以,当L拿出了婆婆很早备下的给未来媳妇绣的各种尺码的鞋垫时,我义无反顾,非君不嫁。我是如此感动与认同婆婆和我选的未来伴侣!
我是需要像婆婆检讨自己。作为媳妇,在对待家庭矛盾上我没有让公公省心;作为妻子,我因为产后抑郁,没有体谅包容丈夫的偶尔情绪化;作为妈妈,我时常情绪反复,对宝宝不够耐心细致。我是如此自我,总是在情绪低谷忘记了别人的感受,只是想着自己。未来路还长,我需要不断修炼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像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最重要的,一个更好的自己!
婆婆没有机会做的,我会尽力做好。婆婆的遗憾,我会慢慢让它圆满。
从此后,我会挣脱心魔,孝顺公公;我会学会体谅,对L温柔;我会坚强向阳,耐心的陪伴宝宝;我会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亲爱的婆婆,今生无缘相见,来生相知,可好?愿你,泉下有知,一切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