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居家养老怎么就这么难
(4集连载:3)
赡养会不欢而散。老二立下毒誓:与老大绝交。删除电话、微信。老三不愧是科级干部、公务员出身,曲伸自如,保留了联系方式,没有放弃斗争的阵地。但直至老母亲去逝前,长达四年时间,曾经好如一家人的老大、老三,竟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路人。
春节将至,日子难熬。老五在老三隔壁小区照顾着老母亲,没有得到老二、老三的半点问候、帮衬,反而还经常上门擞落、执问。老五给老大打电话,总是哭诉着受累、受气的点点滴滴,老三、老二除不给赡养费外,老三还在大年三十,闹上门,骂老五:谁让你接手,将老大放跑,活该受罪。老五哭而无语。
没办法,春节期间,老大不敢回,怕老二、老三扣住不放,只好派老公(大女婿)回家,安抚老五,补齐老二、老三拖歉的赡养费。又给老四发红包、买东西,疯狂巴结。因为开春了,老母亲还要送回农村,住老四家,需要她照顾。谁让你是老大呢!
为了加大收买人心的力度,让老四、老五舍身照顾老母亲。年近七旬的老大两口,不远千里,开车回家,让老四、老五和弟媳轮流出去散心、旅游,榆林波浪谷、甘泉雨岔沟、延安宝塔山,壶口瀑布,云台山、小浪底、地坑院,江城两江四岸游、东湖、黄鹤楼,城墙灯会、大唐芙蓉园……都留下了姊妹们的休闲足迹、欢声笑语。她们家里的事,孩子当兵、上学、找媳妇,比自己的事还重视,只为一点,收买人心,让她们少“尥蹶子”,安心照顾老母亲,为姐分忧解难。
常言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一点不假。平心而论,老大远离家乡,经济付出虽多点,但烦心事终归要少些。老二、老三也利用周末时间,经常回家看看。最辛苦、付出最多的,最受煎熬的还数老四、老五,老母亲需要人照顾七年多,老五照顾一年左右,其余六年时间,都是由老四照顾,凭心而论,老四才是赡养老人的最大功臣。
虽度日如年,但日月如梭。转眼间就到了2022年。老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下不了床,戴着尿不湿,每天只喝点稀饭,已到油尽灯枯的弥留之地。
老五照顾,也是精疲力尽。此时,老五和老母亲在老大房里,五女婿住农村,给工地送电器。他给老大发信息,大发唠噪:他家分居三地,都快散摊了。老五整天给老大打电话,诉苦说,一天都支持不下去了。最多白天照顾、晚上实在管不了。
老二、老三女婿晚上也陪了些日子,老五想甩摊子的征兆己非常明显。
看样子,现状是难维持了。老大与老二、老三不来往,这个问题非让老三出面解决不可。大女婿只好出面,从微信给老三转了2000,并说:白天老五照顾。晚上顾人,我给钱,你找人,老母亲最后时刻,咱们一定要撑住。老三是个明白人,没收这个钱,并说:你们出的够多了,既使出,也是我和老二想办法。老三心里明白,老五甩摊子,就是想加钱。老三认为:4000不少了。加钱,就是惯毛病。老三就试探性给老五说:老大给2000,让我晚上顾人,解放你。听了这话,老五女婿急了,说:他们硬把钱给别人挣,都不愿给自己的妹子挣。想让加钱又不直说,想顾人替换又不干,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凭心而论,老人已处于弥留之地,照顾的工作量大增,站在路人角度想,老三、老二应主动每月各加500,就是每月5000,老五心里可能会平衡一些,现状也许会维持更长时间。但老三就是不说,这个窗户纸始终没人捅破。误解会使矛盾加深,事情搞砸。
此时,将照顾老母亲的希望又想寄托在老四身上。老二劝老四接手,没想到老四一口答应了,老母亲又送回农村。但己很微弱,几天后,老四给老大打电话说:老娘不能死到我家,要将老娘拉回十年没住人的老屋,这才是老孙家的根。
天那!家里老房子十年没住人了,下雨漏水,墙上发晦,前后门变形关不住,停水停电,蒿草一人多深,像个杂货摊。
老大劝老四道:十年没住人,晦味熏天,门又闭不严实。猫狗乱窜,很不安全。老母亲没儿,女儿家就是她的家,就算在你家走也没人说啥。话虽如此,农村老讲究多了,也不可强求。
没等老大苦劝几句,人已经没等落叶就归根了。老母亲被躺到自己家里,几天未进米食,已是气息奄奄。老四扬言:老娘就住老屋,你们轮流回家照顾。如果最后时刻接走,就是打我的脸。
但现实情况是,老三、老二要照看孙子,难以脱身,关键是老四不管吃喝,不给好脸色,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怎么住。
顾别人,村里也有人愿意接手,那不是打老四的脸吗?而城里老大房子生活条件又是良好以上,眼看着老人在这受罪,又不能离开,上帝啊,苍天哪,你说怎么办?
围绕老母亲在老屋轮流照顾还是接到城里照顾,一场大仗又在酝酿之中。
老二、老三、老五站在老母亲身边,环视周围,看到这番凄惨情景,忍不住潸然泪下。老五决心将老母亲接走,自己照顾,再不提任何要求。
形势严峻,两大阵营快速形成。一边是老大、老二、老三、老五形成的接到城里照顾的让老人享福集团。情况紧急,老大、老三抛弃前嫌,及时沟通,形成了统一战线。另一边是老四、儿媳,侄子,家族长者形成的居家照顾的面子集团。儿媳、侄子虽然从末照顾老人,老庄地、房子无疑是儿媳、侄子的,理论上就是孙家正宗的根。此时,侄子以主人自居,说:将我婆接来接去,怎么都不跟我商量。人,我说接不成看谁敢接。乡党也闲言四起,有的说:没儿就是可怜,把她妈一人扔到十年没住人、没有一点烟火气的家里等死,造孽!有的说:几个姑娘都在外面,赶快把你妈接走,享几天清福吧!
老母亲应尽快接走,事态才能平息。老三明知,自己去接,老四这一关都过不了,还别说弟媳、侄子这一关了,甚至长辈也可能拦阻。老三只好给老大打电话,说:你得尽快回来,将咱妈接到城里,不能眼看着老娘受罪。老大明白,事到如今,回去了,这帮人也不会将自己放在眼里,人是接不走的。看来还得老将出马,才可能产生强大的震慑力。四十年来,大女婿参与了老丈人家的一切事务,以身作则,从不耍滑,在姊妹们中威信很高,乡党也将这个女婿当儿看。大女婿也认为,只有他横刀立马,才能破局。大女婿说:我只需一组数据,七年来,姊妹为老母亲赡养的花费有多少。老大拿出个本本,算了算,说:共23万,咱家出近12万,老二、老三共出11万多。大女婿说:赡养老人,本着有钱出钱,没钱出力的原则,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在老人赡养和后事处理上,都有发言权。既不出钱又不出力,在赡养、葬埋老人问题上,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