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随笔家長必看-孩子重要的關鍵成長期社会热点

“手机销毁大会”是枚照妖镜,照出的是爱的缺失

2017-11-07  本文已影响846人  清月ly
“手机销毁大会”是枚照妖镜,照出的是爱的缺失
01

最近,手机又双叒叕火了!

据报道:近日,河南南阳华龙高级中学在操场举行了一场“手机销毁大会”,数十部从学生处没收来的手机被用铁锤砸毁、投入水桶。

记者还得到了一份名为《华龙高中部学生手机等 9 项管理措施》的文件。

该文件称:“在教室、公寓发现学生有携带手机的,直接放入有水的水桶内或收交后统一集中销毁;在校园发现学生有携带手机的,一律没收,集中保管,放寒假时领取。但特别强调:性质严重的,当场砸碎或统一集中销毁。”

好家伙!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之下,尔之一隅竟像打倒反动派的批斗现场。

对学校的做法,痛斥者有之,赞同者亦有之。

且不论孰是孰非,我只想说:为什么又是手机?

02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手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名”了。

最近的新闻:

9月17日,杭州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因母亲反对其玩手机,一怒之下从19楼跳下,当场死亡。
9月14日,河北廊坊一名13岁女孩因母亲将其手机摔了,盛怒之下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再早一些:

2017年5月5日,北京某中学初二学生李某,因成绩不理想,父亲没收其手机,李某索要手机未果后跳楼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不堪丧子之痛,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例背后,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是一条条难以愈合的伤疤,也是投在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生活里的一道道阴影。

为什么我们深爱的孩子会以如此决绝的方式对待我们?

为什么他们健康的体魄下却隐藏着如此脆弱的心?

为什么我们苦心经营的幸福家庭会在瞬间坍塌?

罪魁祸首是手机吗?

当然不是。

手机是照妖镜,却不是那个妖怪。

那么那个妖怪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我能想到的是:爱的缺失!

03

讲讲我家最近的故事吧。

原本,我家两岁多的弟弟是个小书虫,每天得了空就要人读书给他听,当然他也很喜欢你陪他做游戏或者带他出去玩。但是晚上睡前必定要读书给他听。

这个学期姐姐刚上小学,每天接送加督促她写作业搞得我疲惫不堪。有时候我真的太累了,不想陪弟弟了,就找个视频把iPad丢给弟弟。弟弟果然很享受,安安静静,看得津津有味。而我也终于得以解放。世界如此清静,如此美妙啊!

你知道,人是有惰性的。有这样轻松带娃的方式,我越来越不想苦哈哈地伺候他,交给iPad吧!

然而很快我就品尝到恶果了。最近几天临睡前,弟弟直接抱着iPad上床。我不给,他就撕心裂肺跟我闹,根本就不提读书这事。

你看,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没办法,我只好尽量把iPad放在他看不到拿不到的地方。白天尽量抽出时间陪他玩,晚上洗漱好赶紧拿出书让他选。

其实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真的很享受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妈妈温柔的读书声。你的心跳,你的声音,你的气息,都是他生命之初最最熟悉的。

而且,我发现有时候他看久了iPad也会无聊,会不耐烦,会眼神空洞。会试图找些生动有趣的东西充实生活,会试图寻找妈妈的爱和陪伴。

如果我一再地漠视他的需求,一再地不给他积极的互动,我想他会越来越依赖iPad,越来越不依恋我。我们的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疏离,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很可能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04

每次iPhone出新品,我们都戏称“肾x”。原因是有一些年轻人为了得到iPhone不惜卖肾、卖初夜。

听起来不可思议。然而类似的事件却普遍存在。

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可以不惜伤害身体,可以不择手段。

他们为何如此执着、堪称变态地追求物质?因为他们在执着地追求曾经求而不得的爱。

对物质的追求实则是对爱的渴望。

如果孩子小时候的满足感来自于有形的物质,而不是无形的充足的爱,那么孩子长大后表现出来的也是对物质层面的爱,难以上升到精神层面的爱。

如果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爱和陪伴的时候,我们把他交给手机、交给电子产品,我们不停地用物质短暂地满足他们,以获取我们的“自由”和“欢愉”,那么孩子也将在求爱不得的不安和孤寂中寻求物质的安慰。

05

然而物质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终究不会持久,所以他们追完“肾7”追“肾8”。

只有用爱充分滋养的孩子,才能更好地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才能无限拓展生命的外延。

在孩子成长的最初岁月里,你给他倾注的爱就像一颗种子,会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开花结果。也像一眼井,给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

所以,这些悲剧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高质量陪伴的缺失,是亲子关系深度链接的缺失,是爱的缺失。

当你愿意放下手机全情陪伴孩子,未来,孩子才会愿意放下手机和你温柔以对。

亲爱的朋友,放下手机,抱抱你的孩子,陪陪你的孩子吧!

以爱的方式告诉孩子:你爱他!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