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

黔驴技穷的丹布朗,西班牙,宗教与信仰

2018-07-10  本文已影响5人  岛浔

某天看到kindle上在做丹布朗新书《本源》的广告,便立即下载来看了。

其实他的书我也只看过《达芬奇密码》,似乎还是大学时代,极具电影画面感的叙述,惊心动魄的追逐,不为人知的阴谋,在神秘的宗教符号背景下真是异常好看。

后来陆续看了由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以及另一部电影《天使与魔鬼》,感觉也不错,所以总体来说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本源》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从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出发,途径马德里,最终在巴塞罗那落下帷幕。巧的是,这三个城市以及里面提到的众多美术馆与景点我都去过,再加上大背景是人工智能和新媒体艺术,所以对于一个相对内行的我来说,看丹布朗先生如何描绘这些我所熟知领域的内容,居然显得有些稚嫩。

而他笔下的主角,符号学专家兰登教授,似乎也没什么用武之地,全书似乎就是他和未来的西班牙王后在西班牙在无比高级的AI指示下不停跑步的过程。

虽然一开始就埋下了巨大的悬念,但我相信大部分读者在阅读到2/3甚至更早的时候均已猜出一二。许多段落的重复和雷同让我抓狂,恨不得早点看完它。

话虽如此,真正看到尾声的时候,依然被许多段落感动到潸然泪下。

因此,本书给三颗星,一颗给剧情(花了四年写成也挺不容易的)一颗给那些令人动容的文字,最后一颗给我爱的西班牙。

看到后来,也让我愈发觉得,人生而孤独,因此就算是宗教无法被科学证明,可人类还是需要神。

撇开各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神,科技界也有许多造神运动,比如乔布斯教主,硅谷海盗盖茨,钢铁侠Elon Musk等等。

而那些段落之所以让我泪下的原因,正在于他揭示了人类目前悲惨的现状:每个教派都为了争夺教徒而分裂,不同教派之间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记得最迷茫的时候,也想着给自己找一个精神寄托,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教派又不知该从何选择。

后来看奥修爷爷的书,里面提到:若是一个教派让你感到爱和喜悦,让你感到自然和舒服,而不是恐惧和分裂,那你可以考虑去相信它。

自认为我是一个比较有灵气的人,总是与各种宗教相遇。确实很多宗教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特别打鸡血,然而真正了解下去发现其实质还是在于分裂。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真理而去打压其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盛开并存在的宗教,对此实在不敢苟同。

最近在看《逃避自由》,对人类为什么需要神和信仰有了从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上更深层次的解读。在中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生意,而这样的自由选择却给人们带来了孤独的痛苦。

想到曾经看的电影《美国情人》里Greta Gerwig(啊啊表白她)饰演的布鲁克所说,中世纪的人们生来就有自己的位置,是农夫还是地主,都是不需要去考虑的。而现在人拥有了那么多自由,却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即将要去做什么了。

又想到曾经观看的视频讲座,谈到为什么如今的美国年轻人很难成功,正是因为社会给小孩的教育永远是: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而并没有告之若要达成这些目标是需要付出一定(甚至许多)代价的。所以当小孩发现自己并没有成为想要成为的人之后,就会陷入抑郁。

书中提到,人要么在物质上与他人有联系,要么在精神上与自然有联系,这样才能缓解对孤独的焦虑。因此有信仰的人,就算离群索居,依然不会因孤独而抑郁,因为他内心和更大的存在连在了一起。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自由职业的。目前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因为非常明确自己要什么,以及未来想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想到几年前的一次失败的自由职业的尝试,当时也是彻底地陷入了迷茫而迫不及待地想去找一个工作。

因为在工作中,起码你不需要去思考太多你是谁,你要去做什么的问题,同时又有稳定的收入,这其实是适合大多数人的。

上周末去看了《我不是药神》,想到这些救命的科技和药品,再一次想到了《本源》里的段落。

『我们正出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巅峰时期,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觉得世界完全颠倒了,所有东西都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了。但是不确定性始终是彻底改变的前兆;动荡和恐惧始终走在巨变的前面。所以我强烈要求大家,相信人类具有创造力和爱的能力,因为这两种力量合二为一,就有能力照亮任何黑暗。

『但愿我们的哲学能与我们的技术俱进。但愿我们的悲悯之心能与我们的力量俱进。但愿爱,而不是恐惧,能成为变革的引擎。

ps:

这篇文章写得七零八落的,想表达的内容实在太多。关于《逃避自由》这本书,等我阅读完毕后再写一篇具体的书评吧~

丹布朗的《本源》就不推荐大家去观看了,若未来有机会拍成电影的话,去看电影版的就可以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