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摄影游记摄影旅行作品

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32)“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2023-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完璧

2023年4月28日③

在前往西文兴村柳氏民居的途中,看到一些特别清爽的民宅。

一路顺畅过来,居然在前面有堵车了,且动弹不得。估计是五一大假将至,人们提前出游了吧。无奈,只好从小路反向折回,又从另一条乡村小路绕行。也不知开了多久,总之我是已经昏昏入睡了,却来到了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

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皇城相府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皇城相府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经筵讲官、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总面积10万平方米,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建于明崇祯年间,外城建于清康熙年间,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是集官宦府邸、文人故居与地方民居为一体的古城堡建筑群,是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世族之宅。

明清两代,陈氏家族涌现出41位监贡生,19位举人,为官者38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康熙皇帝曾高度赞誉陈廷敬“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并为其家族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

御书楼金碧辉煌,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所建。御书楼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因楼上珍藏有康熙皇帝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而得名。康熙的题赠是对陈迁敬一生功绩和操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外城”中道庄“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城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在大牌楼建成之前,是陈氏家族的一个主要标志。

石牌楼左侧为相府和大学士第。

“大学士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迎影壁东折为一狭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倒座,北为二门,门两面侧施八字影壁。

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点翰堂是康熙皇帝对陈迁敬多次作为会试主考官为国家遴选栋梁之才的表彰与褒奖。

正厅往北本为内宅,入大门西折往北沿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往北就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楼。

从楼侧登上城墙,可以眺望整个相府城堡。

左侧往前紧靠大学士第的是陈廷敬纪念馆。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是今天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一生升迁28次,在朝为官53年,历任四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康熙朝大政方针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他居官清正廉洁,自身淳朴勤恳,踏实严谨的品质源自山西交融四方文化的肥沃之土,更是得益于陈氏家族诗书文化、耕读传家的传统家风。

右侧,从这个门往内走,就是陈氏宗祠、南书院、止园三大片区。

陈氏家族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庙。建于明嘉靖年间,结构为两进院落,前为祭祖堂,后为先贤祠。

南书院创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皇城陈氏子弟学文习儒科举仕进的地方。

内城“斗筑居”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为避战乱而建。内城“斗筑居”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

管家院是相府管家办事和居住的地方,其房舍均为单层结构。门楣上镌刻“笃诚”二字,是相府选拔管家的用人标尺。

屯兵洞战乱时期驻藏家丁或垛夫的隧道,共计五层125间。洞间或通、或不通,或三五间相连,层间有暗道相通,可直达城头。最高一层筑于城墙之内,并设炮眼对着城外,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

环绕城墙,可俯视和仰望整个皇城城堡。

雄伟的河山楼。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

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河山楼内还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似乎沙尘暴又来了。

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为陈廷敬出生地。院落大体形制均与树德院类同。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间枋木组合主要为: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木栏板,梁架结构极少装饰,室内次间多设落地罩,纹饰一般为几何图形。

院落与院落,院落与层楼,相互连通,通达方便。

麒麟院为相府内城明代早期建筑之一,原为陈廷敬祖父陈经济居所。门边石兽、门前照壁均有麒麟图案,故取名“麒麟院”。

止园建成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占地近1.1万平方米。这里是相府主人经常召集文人墨客饮酒作诗的场所。

穿过一条传统商业古街,从这个门洞出来,就离开了皇城相府。

本来要住在皇城相府附近,但因可见的沙尘暴,只好赶快撤离。

网见今年五一将是史上最为火爆的大假,各处酒店客房涨价接近翻番,近在咫尺的洛阳也不能去了,还决定放弃一两个计划中的文化景点,准备启动一日700余公里的返程模式,临时选择候马为宿营点。

返程途中,一路黄沙漫漫,在接近候马时,沙尘渐淡,直至消失,重回有月色的晴天。

晚上将就吃了一歺(中午也没吃正歺),这便是旅行中的常态了。

(文字资料来自景点介绍及百度百科)

(下篇:《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33)鄂豫川散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