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视的程度
今天全家聚会,三姐感慨到,感谢那个时候父母让我们上学。
上了学,有了知识,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让我过上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
七八十年代家里兄弟姊妹比较多,安心能让孩子上学的家庭比较少,女孩子到十几岁要么回家给家里帮忙做家务,要么就帮父母回家带弟弟妹妹。而我们的父母排除了一切困难,让所有的人上了学。
正是因为家里所有的人都有了知识,才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全家人共同发展,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所以最近一直在思考,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重视到什么程度,怎么重视?如何做,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人。
孩子班上有一位学霸级同学,据说所有科目,所以项目都非常厉害,感觉好像就没有他不会的东西。通过与她母亲接触几次,发现他们家对孩子教育十分重视。
特别是每次孩子上补习班的时候,别人家都是母亲或者爸爸一个人到场。他们家每次都是爸爸妈妈同时到场学习,足以看出他们家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难怪会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这和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
近些年,大家都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厉害,对孩子的教育,很多人还是不够重视。
有些生活条件有限,顾得了赚钱养家,就顾不了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耽误了,这种情况在留守家庭里比较常见。
特别是那些父母常年打工在外,把孩子放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很多孩子学习跟不进去就失去了上学的兴趣,慢慢的自己就不上了。
前几天与一个义工团体的工作人员聊天,聊到城市里免费的少儿之家项目,谈到那里的孩子还是相当多的。
原因就是,父母花了心思让孩子进城,共享城市里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个想法本身没错,可是父母只有能力让他们进城上学,没有时间陪他们做作业。
每天下午当别的孩子都在父母陪伴下学习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却是在少儿之家中度过。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有的甚至要加班加点工作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就没有时间去管理和照顾孩子。
这种对教育的重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你不是说把孩子送到了好的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最重要的与孩子的交流与陪伴往往受到很多人的忽视。很多孩子早早的出现了心理问题,家长没有及时发现,过早地把孩子毁掉了。
李嘉诚早早地把两个孩子送到英国去上学。但是他的二儿子对他意见特别大,传言一直与爸爸不和。他自己都说儿子李泽楷七岁到英国上学,十四岁就可以为自己做决定,从来就不听他的话。这也从侧面儿暴露出了孩子们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到现在都非常感激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不离不弃的陪伴与教育,虽然物质条件特别差,但全家人在一起每天都有欢声笑语,那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
我经常劝我身边比较熟悉的人,当有了孩子之后,无论如何不要出去打工。你打工的这几年看似是赚到了钱,实际上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将是你最大的损失。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关键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教育和管理好孩子,这样在他成长当中,你就不回花太大的心血,反之,如果孩子长大之后不成器,你的后半生将会在痛苦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