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春节将近,万家灯火
这一年春节将近,万家灯火
这一年,我十八岁。
这一年,我在东北念大学。
这一年,我也二十岁。
家乡,从来都只有远离之后,才知道这两个字代表的含义: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地方。
父母都是常年与泥土打交道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正是切实写照。文化水平不高,由此,他们的一些想法,观点在我这个接受新时代教育的“文化人”看来,太low。然而,当我离家家乡,到三千公里外的东北念书的时候,我才明白:无论是平时耳提面命的闲谈教诲,还是临行前的苦口婆心,他们都只是希望自己子女脚下的路会因为他们的经验之谈而少走一些弯路而已,仅此而已。而思维活泛的我,总以为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脚底板大。由此,两代人因为爱产生了“火花”。现在,离开那个小窝三千多公里,只能通过电话来听听父母很low的爱了。
毕业前,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同学都叫嚣着青春不散场,我们不老。然而,毕业后的我们,天各一方。各自为前途而奔波劳碌,踯躅前行。那首歌唱得很好:“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不得不说,肖央和王太力刚好唱出了我们毕业季少男少女的心声,活该他们两能红。渐行渐远,不知不觉间我们之间的联系少了,然而手机里通讯号码有好几百个,微信也有一溜长长的列表。但是最讽刺的时候我都记不得上一次拨打这个或那个的电话是那个时候了。更加讽刺的是,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换了联系方式,以至于拨打电话的时候,传来令人沮丧的提示音说您拨打的电话为空号,请查询后再拨。原来,我们还是在不知不觉间走散了,这段同学情谊恐怕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为了在红尘中惊鸿一瞥,便消失了所有踪迹。连同一起走散的还有那些年我们年少,故作的风花雪月。在此时此刻的记忆中,她(他)是那么的不真实,仿佛整个人都笼罩在挥之不去的朦胧感中,那么的令人怀念与感伤!那么不得不说,这真让人绝望与遗憾。
曾几何时,同班同学,同桌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字眼。
曾几何时,教室里的打闹,寝室的无厘头搞笑。
曾几何时,两张羞红的脸都在汽笛声中驶出了青春的柴郡猫小站,再回头却不是从前。
那一年,我还在高三的课堂上打瞌睡。
那一年,黑板上的倒计时越来越少。
那一年,阳光依旧,年华却已经走远。
然而,一次紧张的考试割裂了彼此交汇的空间与时间。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