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从不写评论?
我总是怀有一种天真的想法,文本最终的完成,是需要读者的努力的。一个创作者写出了文章,公开了出来,然后石沉大海,这样的文章是死的。或许它的文学成就或是思想性很高,但没有引起任何激荡,那么它就是失败的。
否则,为什么查拉图斯塔拉要下山呢?为什么宁可千年,爱伦坡都要等待一位读者呢?
我说文本失败,并不是意味着它毫无可取之处,而是它在某方面失败了,它没有办法与读者建立起生动的连接,读者“失语”了。你甚至可以说,尼采、叔本华的一些著作在写作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它们没有考虑到时代的受众接受度,它们太超前了。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思想性。(但反过来说,不超前,尼采也就不是尼采了,先锋也就不是先锋了)
当然,读者“失语”也不能全都怪到作者头上。这与每个时代的读者素质有关,而在当下这与我们时代的审美困境息息相关。福柯在八四年的一次访谈中这样感慨:现在真正的读者已经很少了。
问题出在哪儿呢?
卡尔维诺在一篇短篇小说《一个诗人的奇遇》里给出了一种可能。诗人和女友乘船游玩,然而面对女友、面对炽烈的感情,他胸中无话可说,他甚至从不写关于爱情的诗歌;后来遇到了一些渔民,一些当地人,在这样的一次接触中,他的灵感就涌现了,丰富到什么程度?丰富到几近爆炸、昏厥的地步。
如果要描述爱情,描述美,诗人却“失语”了。是爱情没有打动他吗?是他的水平不够吗?这其实挺耐人寻味的。回过头来想想,读者的“失语”与诗人的“失语”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一种可能是完美主义理想与生硬现实的冲突让他闭嘴了。读者总是想着完美地描述自己的观感、分析这篇文本的优劣,但ta发现自己做不到。言语与生命之间总是有裂痕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总有一个剩余,读者会发现自己的言语总是在自己的想法周围滑动、游走,却无论如何也抵达不了那个终极目的——这种读者,已经有了一定水平了,至少他们能意识到这种裂痕,而不是视而不见。但他们止步于此了,秉着宁缺毋滥的精神,宁可不留评论,也决不能留下一段不能精确反映自身想法的糟糕文本。说实话,有些时候我就是因此而放弃留评的。
另一种可能则不太相同。有可能这篇作品的确非常精彩,非常有冲击力,思想足够深刻,这下读者被带入了一种眩晕的非意识状态,恍惚了,被震撼了,以至于无话可说。
还有其它可能吗?有的。让我们暂时推开卡尔维诺笔下的诗人。诗人至少真切地在心中体会到了爱的激荡,可有些读者脑中真的是一片空白。他们会说:不对啊,在读婚姻、职场、育儿相关的文章时,我的思维就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可是在读其它一些文本时我就没有任何头绪,甚至只觉得很枯燥。
我很能理解这些读者的想法。作为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我读计算机相关专业文章的时候也是这个心态。但真要说起来,他们还不是最糟糕的,他们只是对什么是美、什么是有价值的思想没有概念;更糟糕的是一批跑偏的读者。可以想想短视频网站里各种饱受吐槽的“辣眼睛”网红审美、奇葩建筑,当审美变成了粗鄙的审丑、猎奇时,我们还能指望这些读者对“正常”的审美对象给出“正常”的评论吗?
最后一种,大概也是最普遍的可能:懒。读者说:我工作/学习了一整天了,晚上好不容易读个故事/散文消遣消遣,或是读一篇知识型文章给自己充充电,难道还要做笔记、动脑子吗?
这无可厚非,但我不提倡。我认为,这种阅读是没有灵魂的。正如王尔德感慨的那样:有些人只是存在,而不是活着。现代生活中的人被焦虑、竞争、紧张扭曲了,人们只是求快、求有利可图,而不是追求美、追求价值、追求真理。这是时代的弊病,但你我皆有责任从时代的陷阱中抽身而出,成为自我的主人。
我相信,自从有了点赞按钮,评论的人是大大减少的:这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按一下按钮,就能标明自己的态度,还能获取收益,再没有比这更两全其美的事了!作者心里也对点赞生不起怨气,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文章左下角那个红色的数字又要往上跳了!
但要我说,无差别的点赞是对文字产品的矮化。有些人,一分钟之内点赞五六篇七八篇文章,这样的阅读,真的还是阅读吗?他们说,我要互赞,给别人点赞的多了,别人给我点赞的也会多。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从此,他们的文章就成了摆在商品货架里可以互相替换的商品,收益越高,就说明商品的质量越好!
难道马尔库塞与阿多诺的呼号还不够响亮吗?先驱者们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发现,艺术融入大众媒体之中,已经失去了其激荡灵魂的能力。即便是关于异化的经典,也已经变成了商品用于出售、慰藉或是刺激,文化已经成了工业!
多么可悲!
现在,你明白了我为何一直提倡大家写评论了吧?你明白了我为何看着自己0评论的文章黯然神伤了吧?
不仅要给朋友的文章写评论,更要给陌生人的文章写评论。我知道,有些评论区的盛况与作者的人缘有关,而并不能说明真的有一大批富有主动性的读者。
不过反过来说,也不至于每一篇读过的文章都要用心评论——有些文章的水平,的确令人不敢恭维。如果文本真的没有触及心灵,那么留评也就成了需要应付的差事。这种评论,不要也罢。
那么,既然存在这么多问题,我们又怎么改变现状呢?
第一种情况是表达的问题,这时候就不能抱有太高的完美主义了,是的,我们的确需要使自己的想法尽善尽美,但如果已经做到改无可改仍感不妥的地步,那就没必要纠结了。第二种情况出现时,你的大脑一片空白——这个时候你的手指不要下意识地滑到下一篇文章去,稍微停一下,回味一下,让思想在你的脑中沉淀一下,然后捕捉脑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那就是你要的。这个过程也可以拉长,可以是几个小时,也可以是几天,甚至是几年(足够优秀的作品甚至足够人一辈子去回味)。第三种情况,就需要从根上改变了。首先要不断地审视自我,因为不加反思的话,你就不会知道自己的审美还“正常”吗。如果已经掉进了审丑的陷阱了,也别灰心。我的建议是:读经典,一开始可能需要借助其他读者的推荐书目,越往后就越需要你自己去挑选、去发现。在读的过程中,你需要慢慢地去思考,到底怎样的文本是美的,怎样的观点是深刻的,怎样的文章是超越时代的。
有的读者可能还是会感到困惑,有些书读起来,真的完全无法下手啊!有没有一些更普适性的方法,让我能更顺畅地在阅读中生产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给出一段精彩的评论呢?
方法当然是有的。读者可以试着提问题。伽达默尔从解释学出发,大力提倡对话式的阅读。读一本书不能抛弃自己的历史性前见——因为那根本做不到嘛——而要以自己的前见与文本展开对话,文本的意义是在与读者的对话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性、局部性的特点。
什么是对话式的阅读?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脑袋里绝不是空的,也不是被动的等待着文本的输入,而是极为活跃的,他们会想: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地方作者没有往下写了,而是戛然而止?难道像他/她以往在xx里面的风格那样吗?还是说他/她在忌惮什么?或者他/她对此也不甚明白?这种写法有可取之处吗?
如果做不到与作者对话,那么读者最起码也要与文本对话,你在阅读的时候会问:xx角色,他/她为何会如此行动呢?他/她有什么动机呢?或者,如果是非虚构性社科类作品,你可以问:这个观点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否存在问题?逻辑顺畅吗?如果不,那应该怎样论证更好呢?
然后试着自己给出答案。如果自己答不出来或者说不准,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向作者提问,或者向其他读者提问。最好的情况是争论,在观点的分歧与弥合中,你就已经完成了作者那篇文章创作的最后一步:读者互动。
当然,除了对话式阅读,还有更多的阅读方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读者必须在阅读中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要记住,评论本身不是目的,思考、体验与提升才是目的,但如果没有评论,这些目标很容易便成为虚幻的空中花园。
如果你从来没有写过评论,那么就从这篇文章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