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产生美
阮文静三十五岁,老公张泽来自农村,两人在大学相识相恋,一起在A市打拼。
他们有一个儿子,正在读小学五年级。
一家三口过得祥和美好,日出日落,每天迎着朝霞而出,晚霞而归。每晚那四房一厅里充满着欢乐而又温馨的气氛。
当初买这房子,好在阮文静父母出了十多万,才把房子供起来。
尽管还要还房贷,但比租屋住舒坦多了,自信多了,没什么压力,自然轻松不少。
张泽心里对岳父母非常感激,要不是他们现在自己也住不上房子,岳父母当他是半个儿子,他也对岳父母尊敬有加,时常买些好东西孝敬他们。
他想自己以后攒够钱了,一定连本带利还给他们,他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再说还有大舅子一家。
可是,生活的路不是你设计这样,就会沿着你的思路走,人生的长河沿途会有险滩,是需要你作出睿智的选择。
还没有报恩,老婆就给了一个难题:你是要家还是要离婚,自己选择。
这天星期六,一家三口去岳父母家聚会,张泽买了两瓶红酒,一瓶补品,补品是给岳母的。而阮文静却是买了母亲、嫂子、侄女的衣服,都是牌子的。
一家人正吃得欢时,弟弟张超来电了,“阿超,有事吗?”
张泽知道弟弟没事是不会来电的,所以直截了当。
“哥,快回来,爸出事了,去了医院。”张超有点慌张,说话带了点哭音。
“什么事?你慢慢说。”
“爸,心脏病发作,进了ICU。”
“我马上回去。”
张泽匆匆挂了手机,饭也吃得差不多了。他对阮文静说:“文静,儿子在这,我们回去,爸进医院了。”
张文静听了也很紧张,连忙吩咐儿子张宇在外婆家住一晚,说了明天再来接他回去。
夫妇告别了父母一家,两人匆忙回到了老家县城医院。还是晚了,张父走了。
张父心脏是搭过桥的,这次来不及匆匆离去了,兄弟俩都很沉重。
老爸农村人,一生辛苦,含辛茹苦养大他们,还想尽办法供他们读书,张泽读出去了,张超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但也尽力了。
还好是星期六、日,第二天办完后事后,张泽安慰了妈妈,并给了妈妈三千元,夫妇赶回市里已经晚了,阮文静的哥哥把张宇送了回来。
这一晚,张泽心情不好,老是想起昔日老爸的音容笑貌,老爸为了赚钱承担着家的负但,平时有事也不出声,只是抽口烟自己担着,爸刚过七十就走了,爸一贯是妈的主心骨,一直跟着爸,现在爸走了,妈一定心里很苦。
他想着过些时日,还是接妈妈过来住。
阮文静也不打搅他,她想就让老公一个人静静吧!毕竟公公刚刚去世。
张泽躺在床上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一个月过去了,两夫妇一如既往的上班,张泽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气氛和阮文静说说妈的事情。必须征求老婆的意思。
这天,吃过晚饭后,两人坐在沙发上,正当张泽想开口时,母亲来电话了,张泽按下接听键,“妈,什么事?”
“我最近心里总是不舒服,头老是痛,又想你们,好久没有看孙子了。”
“你不舒服有去看吗?张超有没有带你去看看?”
“带我去过了,但他们也很忙。你爸走后,我老是睡不着,心慌,做什么都没有心思。”
张泽听得心里也不是滋味,老妈一生都照着爸爸引路,爸去做田土工,妈跟着;爸出去做零工,妈也是尾随者。总是形影不离,如今爸走了,难怪她不习惯。
憋着一定会难受。
“妈,你如果无聊就出去走走,和村里的老人家说说话,解解闷。”
“好多老人家都跟着他们的孩子出去城里住了,那些青年的都出去打工,老人去帮他们带孩子 。你明天回来吧!我想看看你。”
“那好,明天是星期天,我回去吃午饭。”
放下手机,他对阮文静说下楼买些东西,明天回家。张泽匆匆忙忙下楼。
他买了一条烟,买了补品,买了冬菇竹笋,还买了一罐贵的饼干。
烟是给弟弟,补品是给妈妈的,饼干是给五岁的小侄女的,冬菇竹笋也是买回家的。
没有一点东西回去,怕弟媳不高兴。他还打算明天买些肉回去。
张泽大包小包买回来,阮文静见状不禁脱口,“我们家要开商店吗?”
“妈不舒服,我明天要回去看看。”
“公公走后,婆婆老是打电话来,我都接过两回了,还不是那样?再说见妈用得着这样大阵势吗?买这么多。”阮文静有点不悦。
“总不能空手回去吧,再说还有小侄女,爸生前说过,能照顾阿超就看着掂量。爸妈很辛苦供我上大学的。”
阮文静无语,回头上床和朋友聊微信了。
第二天,张泽开着车来到市场,买了鱼肉,回到了乡下。
弟弟一家人都在家,张泽把妈妈叫来,“是不是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张母有点尴尬,不好意思的说:“没有,就是想你了,怕你不回来,所以这样说。”
“觉得寂寞了就到处转转吧!”
“现在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也跟着去带孩子。”
“妈,那你想去我那儿吗?那里没有乡村空气好,你愿意吗?”
其实张泽也是想妈妈和自己一起住的,但也怕妈不习惯。
“那你带我一起去吧。”张母大喜。
张母没有去过城市住,没有见过大世面,现在能去,自是一番欢喜。
“妈,这样,你先别急,我回去先把房弄好,还没有床,还要弄张桌子、弄个柜子放房间,这样你比较方便,可以放些东西,放衣服。”
张泽不止想到这些问题,他得回去跟阮文静商量,毕竟要尊重她,房子还是她娘家出的钱,而自己家一分也没有出。昨天想和阮文静说的,却因为妈打电话来,没有说。
“妈,你再等一些时间,很快弄好的。弄好了我就来接你。”
既然儿子这样说,张母只好耐着性子听儿子的。
午饭十分丰富,弟弟宰了一只鸡,配着张泽买来的鱼肉,炒了个青菜,很是丰盛。
大家吃得其乐融融,好久没有这样和弟弟吃过饭了,两人的感情一贯不错,儿时张超老是追着哥哥屁股走,这回,张泽想起过去的情景不禁多起话来,要不是要开车,张泽都想来个二锅头。
吃罢午饭,时间到了,张泽要回去了,他扔下一千块放在桌子上。
回到家里,正好是吃晚饭。饭后,他把事情告诉了阮文静。
阮文静面色有点不悦,“以前叫你妈来带张宇,她不来,现在却说要来。”
张泽连忙说:“以前爸在,妈一向跟着爸的,再说爸那时身体不好。”
“他们可是什么也没有帮我,攒的钱都给小叔子在家建房子。我们买房的时候你们家一分也没有出。”
阮文静不是不喜欢婆婆来,只是想到自己买房子和生孩子的时候,他们一点力也没有出,没出钱也没有出力,自己心里还是有气在,那道坎还没有过。
她想要不是娘家出钱又出力,自己不知怎么办才好。说不定现在还没有房子住。
坐月子的时候婆婆怎么也不来,好在嫂嫂开明,同意妈妈来照顾。
那些日子里,妈妈细心备至,处处到位,一直到儿子上幼儿园才回去。
她想想心里就不舒服。
“可是,不管怎样,也是我妈,爸爸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我不想妈妈也这样。爸妈他们在农村那些年里没有什么钱的,能送我上大学就不错了。”
张泽想到大学时候,继续说:“文静,你就大人大量一点吧,如果不是爸妈送我上大学,我们也不认识呀!我们感情一直很好,你一直也是那位有爱心又漂亮的女孩。”
“还女孩呢?儿子都这么大了。”阮文静锁着的眉头舒展开了,笑了。
“在我眼中,你一直没变过,就是当年的女孩。”
“你真肉麻,回到当年的油嘴滑舌了。”这回阮文静笑得更加灿烂。
当年大学时,阮文静看上张泽,不仅是因为张泽爱说笑,爱哄自己,还因为张泽一副英俊帅气的模样,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为人老实,又勤奋学习,两人常在一起谈论知识,以致两人志趣相投。
因此她明明知道张泽来自农村,家庭经济不好,还常常囊中羞涩,她对他还是此情不渝。即使自己生在城市条件优渥,不少异性追求,也不动摇。
“怎样?老婆大人?你最好了。”他软磨硬泡,干脆抱紧阮文静。
“好好好,为人子女,的确要赡养父母,我又不是茅坑里的石头。”阮文静给他抱得紧紧的,推开了他。
“小宇,谁敢说你妈是茅坑里的石头,得问过你爸的拳头。”张泽笑着咬牙切齿,抓着拳头举在胸前。
“是,爸爸的拳头是铁拳,谁惹谁遭殃。妈,你最伟大了。我可以和奶奶住了,老师说要尊老爱幼。等我长大了,娶媳妇了,我也要媳妇尊重妈妈。”小宇也学着爸爸抓着拳头,转头抱着妈妈。
“那你就抽时间去买床买柜吧!”
“是,老婆大人!”张泽做了个敬礼的手势。
厅里从有火药味气息恢复了平时的温馨和谐,气氛变得赏心悦目,屋子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没几天,张泽便接来母亲。
张母的到来,不但没有增加家人的负担,还帮了阮文静不少忙,真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她每天把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台上台下擦得一尘不染。早上去市场买菜,做好饭菜,等着家人回来吃饭。这给家庭带来了另一份新气象。
两个月下来,张母也和邻居熟悉了不少,一有空,就会到楼下和邻居攀谈,这让她心情开朗了不少,看着邻居们会买些花回去,她也买些盆景放在阳台上摆,还在客厅里摆放两盆,整个家干净利落,非常精致,还有了不少情调,这可让儿媳妇、孙子耳目一新。
孙子大叫,“奶奶,你可真成,也学人家会浪漫了,有情调了,这么美的家,都不想出门了。”
“我孙子得先努力学习,长大了,自然也会浪漫的,会情调的,追女孩子也就更有情商。但现在学习为主,我怎么记得古人有句话来着:书中自有什么来着?两个书中自有,儿媳妇,你读书多,你来说。”张母一脸的求知欲。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总体来说就是要努力读书。”阮文静只能这样解释,她害怕儿子想偏,儿子年纪小,得树立正确的读书观点。
“就是这个意思,听妈的,孙子。”张母说。
“你看妈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还学会很多,也会说话。儿子,奶奶厉害不?”张泽此时心情大悦。
阮文静想对张泽说婆婆会说话,你颇得了她的真传,还把婆婆的精髓发展壮大,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年你不就是这样将我追到手的吗?
看来儿子小宇也会传得这“衣钵”,毕竟现在小宇小小年纪也会一点张口就吐莲花。
阮文静没有和婆婆住过,还真是没想到婆婆也有这般风趣。
“真的,奶奶来了,不但家焕然一新,气氛更加美好,我们的心情更加愉快,爸爸也不用老是担心奶奶。这真是一举两得,人家说的一箭双雕。”小宇侃侃地说。
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中。
然而没多久这种热闹又温馨的气氛打破了,家里风波来了。或者人生的长河本就设“坎”,没有“坎”就不叫人生,那就看你怎样解决了。
半个月后,一天,张超带着老婆孩子来了。
还拖着两个旅行箱,像搬家似的。当他们出现在阮文静面前,阮文静吃了一惊。
“小叔子,你们这是一家去旅行了?”阮文静道。
“奶奶,我好久没见到你了。”孙女飞快地扑向张母。
张母见到孙女甚是欢喜,一把抱住孙女颖颖。根本没有看到他们的旅行箱。
“哥哥,嫂子,我们想来这里打工,乡下很多人都出外了,乡下真是很难赚钱。只能来麻烦你们。”张超说。
张泽想起父亲的话,能帮的尽量帮,再加上手足情深。
想到祭祖和过年还是要回家的,于是说:“什么麻烦?我们是兄弟,我能力范围的我一定会尽力,工作你们自己可以自己去找,我也会给你们打听一下。还有一间房,你们夫妇就住那,侄女就和妈妈住在一起。”
听着儿子这样说,张母是一个聪明人, 她也想和小儿子一家在一起,于是推着五岁孙女,“颖颖,快,叫伯父伯母。”
颖颖是个精灵的小女孩,忙学着电视里的,给伯父伯母扣了一下头,“伯父伯母好!”
阮文静只觉得心里软软的。
张超老婆刘群也说:“嫂子,麻烦你了,暂时的,暂时的。”
张母识趣地把小儿子,儿媳妇带回了房间。
而天真烂漫的颖颖则坐在阮文静身边,端详着阮文静。
阮文静被看得不好意思,忙说:“颖颖,你看我干什么,我脸上又没花。”
“伯母,你脸上比花儿还好看,村里那些大姐姐也没有你好看,你就像电视里的那些漂亮姐姐。”
童年无忌,不会说假话,当年有不少俊男生是看中阮文静的,只是被张泽的人品“夺冠”了,这下真是给孩子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颖颖拍马屁也拍到位了。
阮文静心花怒放,张泽和张宇也觉得颖颖十分可爱。
“小颖颖这么会说话,说吧,想伯母给你什么?不可太贪心哦。”阮文静说。
小颖颖托着腮想了想,“伯母,我不贪心的,上次伯父买了饼干给我,很好吃。我现在不想吃饼干了,有一次村里的小英给了我一颗糖,她说是她姑姑在城里买的,确实好吃,我就要糖。”
张宇抢着说:“这个容易,哥哥现在就满足你。”
张宇转身就去了房间拿出一盒糖果给了颖颖。
颖颖小心翼翼地拆开糖果,放进嘴里,咀嚼着,“要是小英在这里,我也给她一颗糖果。”
“但是,颖颖,在这里住不能打搅哥哥学习哟。”阮文静不能不这样提醒颖颖。
“好的,伯母。”
张泽觉得眼前的侄女实在太可爱,上次没发现,可能时间短,也可能见面次数少,没有留意到小侄女。
他忍不住抱起了小侄女。
“爸爸,你这样,我会吃醋唷。”张宇笑着说。
“你是男子汉大丈夫,都十岁了。”
“说笑的。”
张母望着这情景,心里暖暖的,喜笑颜开,忙着去厨房弄好吃的,刘群也跟着进了厨房。
这一晚真的是如过年般欢天喜地,张母想:这下可好了,既可照顾大儿子一家,又可照顾小儿子一家,对她老人家来说没有什么事比这更完美了。
很快,在张泽的帮助下,张超夫妇俩有了工作。最美的可是张母她老人家,她可不嫌弃多做家务,不嫌弃带小孙女,小孙女乖巧可爱,不但没有连累她,还是她的开心果。
一个月过去了,张超他们两夫妇没有要搬走的意思,看着平静的家却暗流涌动。
相见好同住难就是这个道理。
这天,正好是假日,张超一家没有去过海边玩,一家人去了海边看风景了。
家里,“暴风雨”要来了,阮文静再也忍不了。
她觉得这样两家合一家带来诸多生活的不便,想在沙发上躺一下都不好意思,想和老公腻歪一下也没有空间。即使厅里宽敞,人多住久了也觉得别扭。
她把张泽和婆婆叫来,她郑重地说:“张泽,张超他们什么时候走?”
阮文静不会拐弯抹角,也不想拐弯抹角。
“那就让他们再住一段时间吧!他们不说,我怎么好意思说。我们兄弟本来就一家人,小时候他老是跟着我屁股转,我去哪他就跟到哪。也许过段时间他就会提出的。”
“你们现在都各自有家室了,不是小时候,过段时间那是什么时候?我现在都受不了,做什事都不方便,还怪怪的。你不说我去跟他说。孰可忍孰不可忍。”阮文静说。
“没有那么严重吧,你可别去说。”张泽连忙阻止。
张母沉不住气了,“这里又不是没有房住,空着也是空着,他们出去租房也不便宜,本来他们工资也不高,出去住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还有出去住,谁带颖颖?”
“妈,如果你想带颖颖,我不阻难你,我不怪意,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去。这房子我说了算。”阮文静语气硬邦邦的。
张母不出声了,她明白自己确实没有出钱,没有说话的底气。
阮文静转头又对着张泽,“你选择,你去跟他说还是跟我离婚,你妈在这里住,养你妈,我认。这回你对我说什么,怎样哄我,我也不买账。”
“你不要动不动就说离婚,好不好,就算他们要走,也要找到房子才可以走。我这两天会跟张超说的。也会打听房子的事。”张泽说。
“十天内搞定,这是我能容忍的范围,也是最后的通牒。要么离婚,你们都出去。”阮文静放出了狠话。
张母识时务地进了房间。
张泽经过刚才听文静这么说,也开始觉得这样住下去不是办法。
两天后,张泽利用午休时间和张超商量。
张超同意了,其实他心里也想着什么时候搬走,只是女儿没有人带。
通过几天的寻找,张泽利用熟人,找到了房子,房子每月八百。还找到了房子附近的幼儿园。这孩子第一学期的学费伯父帮出了。
终于解决了问题,张泽一家又恢复往日的快乐时光。他开始想得努力工作,希望三年内,把岳父母的钱还上。
真的在他的努力下,三个月后当上了公司经理,两年后他们不但把房贷还清了,还还回了岳父母的款。
而且两年来,张泽和张超两家人有时间就聚会,还一起约去郊外烧烤。距离产生美不假。
遇到问题,通过思考,透过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生活中,家庭中难免产生矛盾,把问题摊开来,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终会迎刃而解。
这样才能让亲情持续而更加美好。双方撕破脸皮只会互相伤害,亲情割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