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曾听过一个故事:
苏轼为官之年,曾被贬黄州。一日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招待他野菜,苏轼尝后不禁感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无疑,苏轼便拥有这样的灵魂。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勇于在苦难中寻找精神的慰藉,坦然、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不顺。
在《苏东坡传》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林语堂先生从多角度,对苏东坡的一生,做出了客观且真切的解读。
01
关于苏轼,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多纬度的。论写诗,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词,他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与辛弃疾齐名;同时他的书画作品,也堪称大气;虽豪放但具备内敛的特质;同时也不像婉约派那样悲春伤秋、哀怨缠绵。
相对于苏东坡的作品,我个人更偏爱的便是他对待一切那种“与人为善,与物为春”的性格。他总是从善的视角,用良知和阳光的角度来看待人生,这也是他最难得的品格。
02
关于这本书的作家林语堂先生,最让大众熟知的便是他笔下的那本《京华烟云》。但相信大部分人并不知晓,这本书一开始是用英文撰写的。与之相同的还有这本《苏东坡传》。同时,酷爱英文的林语堂还曾将很多中国古人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其中《浮生六记》、《板桥家书》都是其译文作品。
关于林语堂先生,其实与苏轼有着相同的人格魅力。那种通透达观的人生观,那种淡泊名利的价值观,那种乐天派的世界观,都有深深感染着我;同时,他幽默诙谐的性格也让人不禁不把他和苏轼联想起来,毕竟都是幽默大师。
而关于文化思想和信仰方面,林语堂先生家,始终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因此他不仅饱读中国古典文学,更是精通海外文学,也造就了他博古通今、贯通中外的文学思想。
有人说,相似的人总会相遇。对于林语堂先生和苏轼来讲,虽然生于不同的时代,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但是林语堂先生却是最懂东坡先生的。
03
关于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荆棘满布、坎坷一生,官海沉浮,而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读者诠释出的苏轼,却是一个悲剧下的勇士;但这个勇士,并非依靠武力和智力,而是依靠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逐,从而拥有一种虽贫困但乐观;虽潦倒但写意的人生。
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记录了苏轼从出生到与世长辞的全过程,展现了他悲凉、坎坷的一生。童年时的年少无忧、青年时的年少有为、壮年时的辗转流离、晚年后的漂泊无依,尽显眼前。而书中最令读者敬佩的,也是他永远不改的赤子之心,也通过他,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去伪存真的历史时代。
有人说,最好的武器不是拳头,而是笑容。深以为然。通过这本《苏东坡传》,让我们知道谁的人生都不容易,而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你人生的底色。希望我们都能通过对这本书的解读,不仅看到苏轼他起起落落的人生轨迹,更多的是看到他笑面人生的淡然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