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女儿上复旦(家教系列六——自主招生篇)
本来家教系列打算按女儿成长时间赶着写的,但是今年自招报名已结束,很多高中家长、同学、朋友焦急询问,这个话题迫在眉睫,所以先写这篇。
题记
自主招生你了解多少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 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
自招好像是个新名词,家长知之甚少,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跟着女儿成长的节奏,了解了自招。其实早在2003年自招就已经开始实施了。2014年11月,根据国务院考试招生改革整体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或将仍允许安排笔试环节。
第一类: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如“四大联盟”等。
自主招生的院校有“四大联盟”之分,它们分别是“北约”、“华约”、“卓越”和“京都”名校联盟,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都是联盟成员。
“四大联盟”高校会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高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
第二类:单独试点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院校。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名校针对上海等地考生单独试点的自主招生。这些大学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高校专门组织的水平测试和面试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一般而言,只要高考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录取,考取几率大大增加。
第三类:本省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
考生参加这些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并且公示后,可直接被录取。
高职自主招生的考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自主决定考试具体方案,组织对考生进行文化课和综合素质测评,其中文化课笔试科目一般不得少于3门,综合素质测试原则上不采用单纯笔试的形式。
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报名时间安排在3-4月,考试时间安排在3-4月,5月底前就能完成录取并将名单报省考试院审核备案。已由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当年6月份举行的高考和高职单考单招;未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当年高考及高职单考单招。
招生程序
第一关是申请材料审核。
高校都会对自主招生材料进行审核,在众多的申请者中选取部分考生进行测试。对于考生来说,要按照高校要求,将申请材料准备齐全。除了申请表之外,申请材料还可以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个人陈述、其他申请资料等。获奖证书可以是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另外,考生还可以准备1至2封推荐信,内容包括推荐人的姓名、与学生的关系、推荐人联系方式以及对申请者的评价等。
第二关是高校自主招生测试。
各高校一般会单独或联合组织自主招生测试。自主招生测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不同于高考,试题灵活,涉及面广,主要看考生平时的积累。
第三关是统一高考。
考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后,高校会同考生签订协议,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符合相应条件即可被录取。特别优秀的考生经批准后,还可享受更优惠的政策。
招生政策
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对自主招生招收对象有具体规定:“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试点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超过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纳入本校年度招生计划中”。
具体来说,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和特长。例如,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以及学科竞赛获奖等。一般来说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可细划分为以下3类:
1.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综合实力强或取得优秀荣誉称号的高三毕业生;
2.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
3.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
报名程序
在自主招生中采用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原则进行报名。然而,不管是“中学推荐”还是“个人自荐”,一定要遵循“诚信”的原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申请和推荐工作,申请材料必须真实。
校荐:每年,各大高校都会给高中院校一些自招的考试名额,这些名额都会按照高中课程成绩和学科竞赛来给予学生校荐,其实就是你的平常成绩和考试成绩越好,而且获得的奖项越多,这样你获得的校推几率就越大。各高校给中学的校荐名额数量一般是根据中学历年取得自招加分资格的人数来定的。
自荐:自荐是由学生写申请材料(个人陈述),向大学申请自招考试资格。这里也是有要求的,不同大学对参加自招资格的规定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越好越出名的大学规定就越高。不过通常情况下都认同下面这些条件的。文体特长、市优干、市三好、参加过大学的自招夏令营并获优秀成绩、学科竞赛。
申请步骤
考生们可以通过高校官网的招生简章,了解报名。在上面填写注册信息进行注册,这些信息不用过多的准备,越真实越好。根据高校的要求逐一填写相应的资料就可以了。在网上申请时,部分院校还要求上传照片,以便用于资质初审以及使用成绩的高校检查。如果照片不符合要求,那么你在自招的初审就无法通过。所以建议大家可在当地附近的专业照相馆临时拍摄一张符合规定的照片,另保存为JPG电子版格式的。
资料投递首先要在相关该学校官网上注册后,才可进行网上投递。注册时要注意填写个人信息,姓名、手机号码、座机号码、身份证号、电子邮件地址等等一系列的相关信息。其中,电子邮件和个人手机号码是作为该院校与你沟通的联络渠道,所以请大家要准确无误的填写。前面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认真准确无误的填入网上申请表格里,然后打印出一份A4纸版本的,同时含有所在中学盖章和签字。完成之后,请即时投递,同时网上填写的一并提交。并经常在网上查询是否签收,以及第一时间知道你的初审是否已通过。
考核办法
高校对报名考生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考生名单将在高校招生网站上公布。接下来就是高校组织笔试和面试,各个高校笔试的科目不同,笔试和面试成绩的比重也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招生多侧重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是考生平时的积累,不是短时间内的针对性突击准备。
录取政策
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在高考录取时是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但考生的高考成绩须高于其所在省(区市)试点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即一本线。)一般来说,降分优惠在20—30分左右,最高不超过60分。部分优秀学生,可能获得降至一本线的优惠政策。
上述都是度娘告诉我的。
因为我女儿考的是复旦博雅杯,所以我就具体谈复旦的自主招生。越是名校越会有自招资格。复旦的自招除了有教育部推行的“四大联盟”招生外,还有针对农村学生的“腾飞计划”,偏综合的“望道计划”和人文的“博雅杯”。这些在网上都可以搜到。自招报名时间差不多都在2月底3月初,以各校招生简章为准。如果你希望孩子走这条路,一定记得及时查阅该校的招生简章。打算报考哪个学校的自招,心里也要及早有数,最多也就是三所名校。因为贪多嚼不烂,考虑太多精力跟不上。打算报考哪所学校,就针对性地查阅该校的招生简章。至于“望道”和“腾飞”计划,我不太了解,应该在初审时和“博雅”都是一样的,只有笔试和面试会有所不同。它们的笔试应该是题量庞杂,难度不小。我具体说说博雅杯。
以前博雅杯都是在10月或11月份报名,自招改革后,改为2月或3月报名。我女儿在2014年高考,当时博雅已经是第十届自招了。
首先博雅杯报名条件:高中阶段文科学习成绩特别优秀、人文学科特长显著并对文史哲学术研究具有浓厚兴趣与发展潜质,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应届高三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
首先有过硬的奖项,如果有什么出版作品是最好的。其次平时成绩,如一模、二模成绩一定要过得去。代表性习作当然很重要,要有一点思想的深度与个人独到见解。文后附我女儿的初审习作。
因为全国报名人数至少会有好几千人,初审就只留下150人,这样的话,奖项低的估计就被刷下了。当时我女儿就是有全国征文大赛(北京大学主办的)二等奖的证书。
网上报名系统中点击“博雅杯”条目,按照网页指示和说明填写个人信息等内容,含代表本人水平的3000字以内的习作1篇(习作必须是本人独立完成,并注明完成时间、主题来源、背景等),网上缴纳报名考务费100元,完成报名。
这是一个资料准备的时期,需要把高中阶段的成绩排名、你的优秀习作以及与你所报大类相关的一些校外奖项进行整理,另需学校方面盖章认证,有推荐信更佳。整合完毕后,将上述资料上传至报名系统即可完成初审准备。[PS:由于复旦大学的报名系统是自制的,因此可以让同学们在自招过程中多一个选择]
通过初审后,复旦大学会要求通过者将个人材料手写在规定的纸张上寄给学校。
第二封闭式写作考核:(即参加体验营)
(考试从上午延续到下午,其间有一小时集体用餐。)笔试是现场抽三本书,自己选定其中一本,写关于这本书的文章,给定六小时时间。三本书分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三个方面的书,都是名著,而且不会是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什么的,也就是说现场看也是可以的,但这样肯定吃一点亏。笔试是在阅览室里进行,阅览室中的书可以任意查阅。总得来说,要求应该和我之前说的初审文章差不多,当然更需要一点积累了。考前准备可以将某一大类的文学脉络理清一些,也许有帮助。
我女儿在初审通过后在当地最好的图书馆借阅了几百本书籍。我又专门找了当地最有文学素养的一位老师,辅导了怎样写书评。
名师讲座:第二天会有老师、上届大学生与参加体验营的学生交流。此时,体验营学生可以提出各类关于学校、专业的问题。第二天晚上,会通知通过写作考核,进入面试的考生次日的面试时间。(进入面试者大约30人)。
第三专家组面试:
距离胜利仅一步之遥啦!面试为一位考生面对八名考官,现场录像。题目天马行空,面试真题会围绕几大方面开展,比如你初审时递交的优秀习作、你笔试时写的那篇文章,以及你自我介绍中所涉猎的一些方面。比如你说你喜欢读书,教授就会围绕那本书提一些相关问题,考察你的思想和视角。也会随机地问你一些专业问题,都是相对入门级的[比如民族融合问题]。
最重要的是,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老师会问到你知道的为止,千万不要胡说八道。其次要把自己文章里的东西,引用的东西都弄透彻,不要自己给自己挖坑就行了。总之不要慌,沉住气,把该展现的都展现出来。
以中文专业为例,面试前10名者,获“一本线录取”政策;第10至20名,获“降二十分录取”政策。
结语
博雅杯需要孩子文学功底特别厚,最好是从小都没间断地读书,各类名著耳熟能详,阅读底蕴是成功的基础。还有高中阶段的具有文学素养的各种奖项,级别越高越好。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没上高中,那恭喜你,读书还有那么充足的时间。从平时做起,给孩子读书吧,让孩子读书吧。
附:
我女儿初审文章
生死同一
(此文完成于2013年10月23日。主题来源祖母暑假去世,内心一直哀痛,但苦于提笔落泪,一直难以言喻,难以释怀,所以直至今日完成此稿。)
每次读巴金的《怀念萧珊》,每次都次泪眼婆娑。
这次因为有了切肤之痛而一瞬间被什么攫紧了胸口,就像巴金先生说的“无数锋利的指甲在搔我的心”,那是经过大生大死般虚脱后才能将文字表达的如此字字平淡句句透心。雷抒雁说:“对于亲人,要忘记何其难,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面纱一点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血流。”“尘世上没有没失去过亲人的家庭”,于巴金是他的夫人,于雷抒雁是他的母亲,于我而言是我的祖母。
我终究无法到达心如止水的心境,一提笔,一回忆,眼泪早已在眼眶里打转,但谁又知道他们不是在阒静的能听见自己微弱心跳的深夜,含泪写下那些文章的呢?所以“你得准备,学习迎接痛苦,医治痛苦,化解痛苦”。
最深刻的是祖母的气味。
这是一个无比奇特的想念切入点。但这是我的祖母留给我的,已在我血液里翻涌的她的化身。它纠缠在空气里,或者会时不时以蒙太奇的手法切换成无数画面迎面而来,又或者是我闭上眼睛时一种熟悉的环绕感。我想为她写点什么,可我一句也写不出来。我想告诉她我很想她,我想告诉她,她最爱的小孙女已长大,我在努力成为她的骄傲啊!可我终究无语凝噎,我是如此怀念她的气味。
祖母最喜欢在冬天的老屋里点燃暖哄哄的炉火,然后为解我的馋,把红薯切成薄薄的小片贴在炉壁上,我便眼巴巴地望着它由水滋滋白嫩嫩变成浅黄,金黄,再急不可待地想把它撕下来放进嘴里。可我是不敢碰炉子的,祖母便一片片给我撕下放在小盘里。或者有时祖母会把土豆放进将熄未熄的炉火堆,等炉火完全熄灭,再等几分钟,焖一焖,最后将烤熟的土豆挖出来,剥好皮递给我,那真是在任何地方都无法吃到的美味。自祖母去世,我再也没有吃过那样绵绵的满齿留香的烤土豆。在每个寒冷的冬天,祖母一定会早早引燃老屋里的炉火,等我起床去找吃的。那个时候,祖母身上永远带着我爱吃的地瓜的味道,让刺骨的北风充满了温情,让她的音容笑貌都是香甜的。
祖母身上有我熟悉的干燥的气味,那是我在无数的黑夜溜进她被窝时的安全感。小时候冬天不愿进被窝睡觉,因为被子总是被寒气见缝插针地侵占的冰凉,在还未统一供暖的小时候,真如杜甫说的“布裘多年冷似铁”。祖母总在我未去睡觉前先睡,然后等被窝暖和了,我再爬进她的被窝。后来,我们搬离老屋,住进统一供暖的新房,尽管屋子里二十多度,我却依然喜欢爬进祖母的被窝入睡。那才是我的最适温度,是伴我从小到大成长的温床,是曾夜夜伴我入眠的古老民间传说。如今每每晚自习回家,记忆中的那种干燥温暖与清冷客厅成了鲜明比照。
今年夏,,在我高二会考后,母亲在医院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医院看看祖母。虽然祖母身体一直不适,但为了我的结业会考,母亲一直没有让我去医院,本打算考后第二天一早去看祖母的,母亲说:“你还是现在就过来吧。”我一瞬间有些不安,急匆匆赶去医院,看到枯瘦如柴的祖母,这哪还是我那往昔丰腴慈祥的祖母啊!祖母被笼罩在医院刺鼻的消毒水味道里,冰冷的机械器具让病房骤然降温,祖母的脸蜡黄,看到我去,仍然对我困难地笑,声音微弱地说:“我小孙女笑起来最好看了,我要活着看我小孙女笑。”
——祖母已是肝癌晚期!
此后,她的病情日益恶化,最后连扎针的血管都找不到了,以致针扎了拔,拔了扎,奇痛无比。祖母意识不清时不愿再接受治疗,护士打针时她想挣脱却无力动弹,只能用最大的力气嘶哑地说:“不要打针了,疼……”医院难闻的气味呛进肺里,我在一旁大口呼吸,望着祖母枯瘦的手指,膀肿的手背,终究没有忍住,泪珠大滴大滴地砸下来,心生生的疼。
后来看饶平如的《我俩的故事》,饶平如先生回忆夫人美棠在病床上对医生说:“莫綁我呀!莫綁我呀!”我终于体会到了饶平如先生说的“心如刀割”。忽然觉得生命这样脆弱,这样令人难过。
祖母最后留给我的是病房里铺天盖地要吞噬一切的来苏水气味,伴随着足以摧毁一切的绝望席卷而来。
那是一段不愿回首的日子。不能说,不敢想,却不能忘。
直至今日,放学回家,半推开门,我的第一句话仍然是“奶奶我回来了”。她的味道已经根植在我的神经里,如同她的人,不曾离开。
郑愁予在《生命》里感叹:“算了,生命如此之速,竟速的如此之宁静。”短短时间,逝者已逝,活的人也如生死轮回。这般煎熬的生命啊,并非沧海桑田,仅仅是在平淡无奇的年年岁岁中,一个人的安静离开。这对我而言,却如同庞贝城的坍塌,日耳曼帝国的覆灭,仿佛世界在轰鸣,在旋转,在离我远去。痛苦,总在顽强的滋生,可是,像雷抒雁先生说的,“让痛苦‘钙化’,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不过你得忍住泪水”。
是的,我要先坚强啊!我还活在祖母的守护里,我看得到她的气味,感受得到她的温度,我已经忍住了泪水。
死神守在幽暗的无人知晓的角落,带走一个个不得不离开的人。正如席慕容说,每条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他们从人世间穿过,一路渐行渐远,却舒然坦荡阔步而行,然后迈进那条虚空的天际线。而生者在人间同样一路风尘仆仆,不用左也漶漫,右也漶漫。因为逝者去经历秋之尾声,生者在世间感悟春的过程,我们终将在万古长空会聚,生与死在某种形式上重合。生死无惮,因为,世间所有灵魂不死。
史铁生如是说,“在思之前段,在光之极处,时间被忽视在存在之中,生死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