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关系书法之我见
学习书法以来,随着逐步的深入学习,就会接触到书法上的几个对比关系,比如说:欹正关系,仰俯关系,开合关系,疏密关系,展促关系,收放关系等等。处理好这些关系,首先是要对这些关系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就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了解,并能够理解,而且熟练掌握!至于能不能应用到自己的作品里,还需要一段距离,我认为这个距离就是自我的认识,和加入生活的自然的规律,比如说我们手的动作的运动规律,就会造成在书写的时候的一些“欹侧”的产生,然后把我们手的自然动作规律,再与平衡合理稳定等关系结合起来。使得所写的内容能够“稳定”,能够“平衡”而不乏单调,有意趣而不乏枯燥,合乎“手法”而舍弃“野狐”,回归到“书法人”普遍认同的道路上来。
手、腕、肘、臂,在用要手书写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固定点,甚至写字时看地的“双脚”也可以是一个”固定点“,我们在受”固定点“的限制,在书写的时候就会因势而正、或者因势而侧,不管是正还是侧,都要调整到书法的合理的合“古法”的认知上来,由于受到我们写字时“固定点”的约束而产生“正欹”的形态,相互交错使用,我认为这才是自然的书写,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很怪”的“险”与“绝”,这样的“险绝”依托在书写者书写时“固定点”的约束,而后产生的合乎古法的欹正形态,应该是高级的“处理”,这种高级“关键”原因是“她”来自于生活!这种形态的产生来自于我们的以人为本的受约束,而且是因我们书写时手受限制,有些地方手无法勾得着!当然改变或者移动“固定点”也可以勾得着,但是这种处理我认为就是有“书写性”。
上面说的是“欹正”的关系的理解。再拿”俯仰“关系来说一下,就更可以体会这个道理了,同样我们在书写时受”固定点“的约束,我们写两个笔划,可以一划侧重上、一划侧重下,说的更清楚一些,就是比如说《诸上座》中的“著”字,在字帖里的形是“箸(如图)”字,那么这个字的草字头的第一笔和第二笔就形成了“俯仰”关系,一划侧重点的“上部”成“俯”势,一划侧重点的“下部”成“仰势”。
而且这么写起来的手感会比较“稳当”,动作的”稳当“自然产生了“俯仰”的关系,我认为是比较正常的调整,时间一长,我们对书写也有了习惯,这种“俯仰”关系自然的会带到我们所追求的“字法”中!这种自然书写而“流露”出来的“俯仰”才是真正应该追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