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门技术
最近听到一个冷笑话——赚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门技术。我能力有限,技术却很高。
句子很短,却耐人寻味。
前一句是说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技术却可以通过练习进行提升。后一句则指出了很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不会花钱”。
01 “将就”vs“讲究”
上周末帮朋友小A搬家,看到她庞大的衣服规模时,我震惊了。这是那个每到换季就跟我念叨没衣服穿、没鞋子配的小A吗?明明她有这么多的衣服啊,光牛仔裤就有二十几条。
我印象中,小A总是自诩节俭,逛街的时候从不舍得买贵衣服,两件衣服中让她选择的话,一定会选择那件便宜的,即使她心中更中意另一件略贵的。
小A学会网购之后,更是常常购入便宜的爆款服装,家里公司快递不断。年末,问她,小A却苦恼的说,每月的花销太大了,根本没攒下什么钱。
小A其实身材长相都属于中上,但朋友聚会的时候,不少人私下评论,小A怎么看起来萎靡不振的,一点不“讲究”。
是啊,总是穿着“将就”的衣服,哪来“讲究”的气质呢?
02 “多而滥”vs“少而精”
开春的时候,我和小A去逛街,在小A常去的小店,看上一身衣服,黑色阔腿裤加雪纺上衣一共才200多块。架不住小A的规劝,“真的很超值”,“好不容易赶上折扣”,买了下来。没过一个月,裤子起球非常严重,上衣几处开线,我实在没有再穿的欲望。
老老实实穿上前年买的那身品牌服装,同样的雪纺料子,同样的阔腿裤款式,两年过去了,今年再穿,品质如一。买的时候,我是略为肉痛的。但连续穿上三年,合算下来,一年也就是200多块,可是衣服的品质却高出一个档次。
这时候我明白小A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她不是没有衣服,而是买东西喜欢“多而滥”,买的不少,但品质不行,钱没少花,却没获得好的购物体验。
相比较“多而滥”,一件“少而精”的衣服,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气质,让你在重要的场合与众不同,你也会因为价格而倍加珍惜,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买东西的时候,试试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选那件更贵的物品,往往是更正确的选择。
03 你以为的便宜其实更费钱
同事的亲戚在一家商业银行上班,为了帮她完成信用卡的办理任务,办公室几个同事都办理了信用卡。活动倒是不少,比如周六到本市一家较远的超市买东西,可以满减。
周一刚上班 ,同事小B就忍不住跟我们汇报周六的成果。“满30减20,我省了二十块钱哪”
“那么远,你怎么去的啊?”
“打车呗。”
“买了点什么啊?”
“唉,本来就想买点蔬菜水果,结果促销商品特别多,最后花了200多块。”
你看,一上午的时间,为了省下20元的优惠,搭进去车费不说,还买了不少也许本不需要的物品,得不偿失。
去年我和闺蜜同长草kindle,两个人一人一台,她买了入门款,我买了背光款,价格相差了一倍。没多久,就听她抱怨,“没有背光真是太不方便了,当初真不该贪便宜。”没多久,她在二手市场进行了转让,价格自然缩水不少,又入手一台背光款,这么算下来,贪便宜反而花钱更多。
人总是很贪心,想着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可这世界上,从来都是公平的,比如,一分价钱一分货。
04 别忘了,你的时间更值钱
读大学的时候,同学之间有段时间特别风靡兼职,有做家教的,有做校对的,还有贴小广告的,这些工作大都耗时且薪资很低,很多人却乐此不疲。这其中绝大部分,也不是因为家境真的不好,更多的是为了多赚点零花钱,买东买西。
室友小H,从来不做这些兼职,而且,她还花大价钱,报名英语的培训班。当时我们都觉得她疯了,那笔钱花出去,家境并不充裕的她,只能省吃俭用的过生活。小H则不以为意,每天叽里呱啦的念着她的英文。
不出所料,毕业的时候,小H是最早签订工作协议的,薪资比一般人都要高,那家企业就是看中了她在专业之外的英语特长。后来,这姑娘没事儿的时候,还会做做口译之类,每小时的薪资,让我们觉得出钱的人疯了。
小H后来说,上学的时候我也知道赚钱好,可是我们的时间也很值钱啊。
后记
赚钱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获得美好的体验和幸福的生活。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是:越会花钱的人越有钱,越不舍得花钱的人越贫穷。
买东西的时候,如果只考虑价格,很容易让我们忽视两种价值,一是物品本身的价值,二是时间的价值。
我们买贵一点的东西,表示我们对生活有更高的期待;我们对待物品“讲究”,因为我们不想过“将就”的生活;我们拒绝“多而滥”,因为我们想让“少而精”相伴自己左右。
其实我们花钱的“姿势”,很多时候反映的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