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培养恰如其分的自尊的
《恰如其分的自尊》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和精神病医生弗朗索瓦•勒洛尔。你是否和我一样,想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自尊到底是什么?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自尊水平起伏不定,想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应该怎么样维持平衡的高自尊水平。读完这本书,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始明晰了。
一、认识你自己的自尊水平
构成自尊的三大支柱是自爱、自信和自我观。
自爱是指无论你表现的好还是表现得糟,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值得爱和尊重。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时期从家庭中获得的爱和情感的滋养。
自信是认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场合采取恰当的行动。
自我观是我们看待自己的眼光,对自己优缺点的评估。
如何判断自己的自尊水平是高还是低呢?
首先回答三个问题:
① 我是否能全面、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不管是好是坏?(自爱)
② 我是否认为自己有能力采取恰当行动?(自信)
③ 我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自我观)
相信根据你的回答,可以判断出自己的自尊的情况。我们把自身的分为四大类型:
1、稳定的高自尊:受外界影响小平静而坚定。
2、不稳定的高自尊:易受刺激,反应强烈。
3、稳定的低自尊:逆来顺受,不愿主动表达观点,消极。
4、不稳定的低自尊:取得成功后自尊阶段性提升,谨慎、小心努力塑造更好的形象。
书中还有一些问题可以辅助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这些问题都比较有代表性,根据自己的答案才可以对自己的整体自尊水平是高还是低,应该有一个大致的结论。
二、全面了解自尊是怎么回事
作者说到自尊的起源与自我意识的起源有关,一般儿童在8岁左右就开始具备一种整体的自我意识了。影响孩子自尊水平的因素和父母的自尊类型,别人的眼光,出生的顺序,学校的教育环境以及父母是否给了孩子安全感和规则相关。
因为家中有两个孩子,所以特别关注儿童与青少年自尊形成中的影响要素。外貌、运动能力、在团队中受欢迎的程度、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礼貌、自律),学习成绩等都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尊形成。即便是成年以后,也有一些人会影响自尊的因素,比如伴侣关系、孩子是否出色、朋友之间的影响以及所从事的工作等等。
三、学习如何修补及维护自尊
这一章节中是我在整本书中收获最大的一段。
认清自己
知道了自己的自尊水平的情况,实际上是认清自己的一个过程。在这里提到了一个工具叫乔哈里窗。
一般会认为当一个人的开放区扩大了,那么他的自尊就会增强。当我们认清楚自己的时候,你同时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和缺点,那我们也要学着全面的接受这样的自己。对自己诚实,接受眼前真正的自己才有利于提升自尊。
采取行动
无论做怎样的改变,这一切都是为了真正的采取行动做铺垫。行动获得正向反馈,然后自尊提升;或者是行动,然后失败,正视失败,再次行动直到成功,然后获得正向反馈,实现自尊的提升。
这里面显然透露出对一个人自律性的考验。
改善关系
为了提升自尊,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是为了做到建立健康和妥善的社会人际关系,这样,当我们遇到挫折,遇到烦心事,遇到麻烦的时候,才会自主的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寻找情感依靠。
在这方面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家庭关系中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当对这两种关系进行改良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改变策略或者是求助心理治疗的办法来提高自尊。
人生虽短,却也精彩。打理自尊,是看见与自己的关系。正如张德芬老师所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所以我们要和自己打好交道才能够成就自我,爱自己也值得人爱。
我是艳丽,两个男宝的妈妈,长期蛰居凯叔讲故事、樊登读书社群,践行:精简、自律、和善、坚定。正在参加樊登读书21天读书笔记打卡计划,感谢相遇的每一本书籍,今天温暖遇见《恰如其分的自尊》(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