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和教材是两码事
经典和教材是两码事
最近的教材风波闹得很凶,确实,对于某版教材出现的大量不合规的插图问题,我还是赞成修改的,毕竟,教育是头等大事。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也是很便捷的,随便一搜,就会“牵一带百”,一石激起千层浪。纠正错误可以,但是,千万不要“矫枉过正”。
比如网民热议的,汪曾祺的某些文章被选入了教材里,有很多露骨的字眼,说明这大师也是怎样怎样的。对于这些观点,我持中肯的意见:经典和教材是两码事。教材是建立学生价值观的教具,经典则是选择性的,你带着你的价值观来判断的,你可以选择不认同书中观点,但,绝不影响这本书成为经典。对于同样的观点,比如凯鲁亚克得《在路上》。
这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但是,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你会推荐给你儿子吗?我肯定说不。你既然承认它经典,但是你却不推荐给孩子,是不是很矛盾?
不矛盾,原因就在于,推荐给孩子一本书,一定要有阶段性,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经典都硬塞给孩子。我们给孩子的书,一定要建立在他有一定的判断力的基础上才可行。为什么呢?因为文化作品有某种指导性,这种指导性因人而异,可正可负。而到底是正是负,还在于孩子自身的判断力。
《在路上》论情节,情节是比较简单的,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在追求上不谋而合,主人公萨尔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
论写作手法或者艺术手法,借鉴意义也不大,书中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思绪的自然流动,反情节,大量使用俚语、俗语、不合语法规范的长句等等。
但就是这么一本要情节没情节,要技巧又没什么技巧的文章成为了经典?
我特别同意梁永安教授说的一段话: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里面那些人多么荒诞,男男女女混居,性开放,不负责,但为什么这本书是名著,成为宣扬青年文化的楷模?因为它瓦解了中产阶级在二战之后形成的铁板一块的守旧思想。它用一种反叛、一种特别强烈的冲力来使人对价值进行反思。
看完书后,这本书对年轻人的教育价值在哪里?学习这些年轻人的离经叛道、放荡不羁、挑战权威……等一切反叛观念?这真的会让正在建立价值观的孩子们三观扭曲。
但是,这本书所宣扬的价值观却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在麦卡锡时代高压而沉闷的社会里,这些青年人感到了难以忍受的压抑和束缚,总在寻求援脱。
从“存在即合理”的观点来看,它在那个时代里,就是经典。之所以到现在我们还说它是经典,就在于,我们在评价这本书时,是带有一定的历史观的,我们是将它放在特定历史下来评价的——我们的现在的知识阅历足够让我们有清晰的判断力,但孩子们不一定有。
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确实不乏有很多优秀作品,我们可以抱着“容纳百川”的心态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对于教材,我们还是要慎重,毕竟,教材是建立孩子价值观的第一载体,是基石,基础打歪了,以后只能长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