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与出轨

2018-03-26  本文已影响17人  早鸟有饭吃

婚姻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在结婚之前没想清楚这个问题,稀里糊涂的结了婚,在结婚之后也没有仔细想,日子照旧稀里糊涂的过着。Everthing is fine till the middle-aged crisis occurs。

这篇思考接着前面的《危机》来讲。生活时常会出现危机的状况,中年危机是其中的一个。当出现这个危机的时候,婚姻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会冒出来。补充下,我认为不婚族出现中年危机的可能性相比结婚的人群更低,中年危机本身是个伪命题,是当事人思想陷于困境造成的,而不婚族相对更加具有独立精神,愿意独立思考,中年危机的那些困惑事早想明白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更加不容易出现所谓的中年危机。

婚姻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对于结婚的人群来说,越早思考明白越好,越透彻越好,一生时间很长,从长期来看婚姻是束缚还是安慰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也是不一样的,不能够从更高高度想明白这件事,婚姻难免会出现坎坷波折。

婚姻从早先的两情相悦或者媒妁之言或者父母之命,任何一种开始的方式都不能意味着婚姻的圆满,因为那只是一个开头。从一开始,每对夫妻对婚姻的期许也是不一样的。两情相悦型的可能更多在意的是陪伴,人生路漫长且难,有个人喜欢的聊得来人陪着,生活也不至于孤单;父母之命型的可能更多在意的是生子传代,一个家庭没了子嗣延续怎么可以,赶紧结婚生子,父母还可以帮忙带娃;中间型的也有,相亲看对眼,茫茫人海好不容易相着个中意的,赶紧结了吧。是的,婚姻的开头都很美好,但婚姻的结尾却各不相同。时间久了两人处不来,性格不合的,价值观不匹配的,生活习惯差异大的,家庭暴力,还有就是客观上见异思迁的,生理缺陷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有的中途不欢而散离婚再续,有的郁郁寡欢强忍欢笑苟延残喘,当然也有随着时间的磨合,两人更加情投意合,美满幸福的家庭。

看相关的统计报道,目前中国整体的离婚率大概25%~40%左右,具体多少不清楚,就算是20%也不低了,5对夫妻中就有1对离婚的。而英国/俄罗斯/美国据说是更高。抛开因为两人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不合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离婚不谈,因为他们的婚姻开始基础本来就不稳固,如果其后又不加主动经营改善改变的话,最终婚姻的结局要么选择忍受凑合过日子要么就是离婚重觅新欢,没有更加美好的可能。

对于其他主观原因造成的离婚,我是这么理解这种状况的婚姻,两人相处很融洽,都也很主动积极促进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生活本来是有的过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选择了离婚,比如说出轨。

这里要说的离婚可能定义比较狭隘,但是我想表达的是如果客观婚姻生活都已经很痛苦了,而且不愿意经营,离婚是一种解脱,彼此的一种解脱,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婚姻生活已经很幸福,而且也愿意努力经营,但是最终主观选择离婚,这种离婚的意义在哪里是一个问题,涉及到婚姻意味着什么。中年危机的夫妻就是这种状态,结婚已经很多年了,生活已经过得不错,也比较幸福,但是因为思想的困境造成最终要离婚的局面。

双方不合本身不具备婚姻的基础。婚姻意味着两人共同生活,共度患难,相互陪伴,精神上的相互慰藉;至于具体的婚姻是因为那一种原因都可以。但是不合意味着共同生活的基础就没了,更不用谈婚姻幸福。

前几天看《冷战》的相关资料,在《凯南日记》一书中看到对冷战之父乔治.凯南的婚姻简述。乔治.凯南是杜鲁门时期的重要人物,是苏美冷战直接参与者,可谓近代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当然我不是八卦,是无意间看到的。像乔治.凯南这样的人物,不聪明不机智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妻子则是一个不是特别有思想的女人,甚至有点乏味,无法为丈夫分担各种焦虑和担忧,这让乔治.凯南内心很矛盾。

但是事实上乔治.凯南终生并未与妻子离婚,相濡以沫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们的婚姻不能说很幸福,但算得上圆满;而且肯定是世界上万千家庭中的一个,肯定还有有不少类似的家庭状况,生活融洽,但是总觉得缺少点儿什么,要是能够更好就好了,处在一种略微尴尬的境地。

生活就是这样,婚姻也是这样。总想要更好要更多,但是拥有更多更好的婚姻的家庭又有多少呢,不能说那是一种妄念,但抱着这种心态离婚去寻找更多的婚姻的可能肯定是容易碰壁的。说到这里,不由想起了一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每段婚姻每个组合,都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旁观者难以看到罢了,身在其中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羡慕别人的生活美好,有房有车,但或许人家两口子离多聚少,没有共同语言;羡慕人家夫妻都是医生都是律师,或者都有高科技公司的好工作,一起上下班,共同语言还多,但是可能人家都没空带孩子,亲子时间很少,房贷压力大,生活中除了工作挣钱啥也没有;羡慕人家经常出去旅游,而且国外旅游,但是比较孤独,没有多少亲朋密友可以交心,对生活也感到迷茫困惑,所以才到处旅游玩耍追寻自我。

婚姻在能够满足基本共同生活(满足双方生理需求)的情况,愿意相互陪伴,愿意共度生活中一些坎坷,愿意相互护持,同时主观上接受这样的婚姻生活,也就是选择了对方,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这应该是婚姻的底色。至于能不能在对方的工作事业上贡献力量,或者相得益彰,又或者精神上能够产生极大的共鸣,相互慰藉,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万一遇到能同时满足这些的对象,请务必抓住了,千万不要错过了。那真是天赐良缘。

在知乎网上看到了,一些大神说找对象,最重要的是要聊得来,有趣而且能够找到很多共同语言。我觉得这个要求挺好,但是还是有些天真。这个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对朋友很重要,只要有了共同语言,朋友就可以建立起纽带和友谊,经常保持联系沟通,但是只有这些支撑不起婚姻。婚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选择胜于一切,如果仅仅因为聊得来,其实是不够的,人生路上一定遇到很多更加有趣的人,而且双方日久天长的生活,很多话题都聊过之后,寻觅新的对象成为了一种需求。我们很难一下想象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该怎么过,会经历什么,自己会怎么变化,生活会怎么变化,对于这么长的婚姻也是一样,在合适的基础上选择了长久才能长久。

法国女作家西蒙.波伏娃的爱情观很是不拘一格,看到她的经历我只能说那是她的选择以及他们的选择,那种层次的爱情常人是难以理解企及的。她的故事-西蒙娜·德·波伏娃完全超脱了生活,完全摆脱了婚姻的束缚,当然他们也没有像普通人一样走进婚姻。我认为他们是一种比婚姻更加高层次的生活状态,令人羡慕。

最后说到出轨。出轨是以有婚姻为前提的,婚内一方与第三者发生性行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都可以算是出轨。出轨在现在社会上是非常负面的,而且应该是婚姻中所有问题当中最令人大众关注的一个问题,比家庭暴力更有关注度。但是出轨不是离婚原因中占比最高的一个。这个情况一开始很令人惊讶,但是想象其实又是合理的。看报道说中国离婚原因占比最高两项是,家庭琐事还有分居,可能看到的统计数据不准,但是大多数据当中出轨都不是排在前列的离婚原因。家庭琐事闹矛盾以及分居,以及家庭暴力都打破了婚姻赖以存续最基本的动力或者需求平衡,而出轨没有。他只是打破了婚姻开始时各自的认知,最初的不成熟的认知。出轨后离不离婚,成了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必然;这应该是出轨不是top1离婚的一方面原因。

为什么出轨是更加受关注的呢?我的解释是,出轨是很多婚内人士已经做了或者正在做或者想做还不敢做又或者正在准备做的事情,出轨这件事有足够多的参与人群和关注人群。出轨从生理上是有潜在动力的,刻意控制耗费意志力。如果时机得当/环境合适,人不管是性冲动也好还是主观意愿也罢,出轨比不出轨相对而言概率更高。至于最后有没有出轨,完全看当事人的意志力自控以及价值选择,从根本上就无关对错,或者无法分辨对错。

至于为什么说很多婚内人士有出轨倾向,其实我没看到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是我知道性冲动是不完全受控的,而且每个人的差异造成每个人的性冲动程度不同,不排除有性需求极其强烈的一群人。在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社会,这一群人自然也不在少数,自然出轨问题会更受关注。同性恋群体尽管存在,但是相对而言还不是被广泛认知,我认为是它本身的群体相对比比较小造成的,当群体数量足够大,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群体自然会暴露出来,受到更多的关注,出轨就是。

前面另一篇文章中说到的那个日本食人魔的事件,开始令我惊讶的是,这个食人魔不仅仅是个罪犯,而且还是一个日本著名的作家/av演员。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个一个可怕的人会受到如此多人的关注追捧,除了猎奇之外,我想不出一个更好的解释,但为什么足以让他以作家身份成名,这需要多么大的关注人群啊,我想不明白。直到看到文章下面评论区的对话,猛然惊醒。当然,这个是缺乏数据支撑的,并非完全理性的分析判断,但是一定程度上我认为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后续再看到新的解释,逐渐修正自己的看法)

食人魔文章的评论截图

回到出轨这个话题,出轨是一个普遍的需求,一个普遍的现象,至少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普遍;只是因为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秩序性需要,出轨被赋予负面色彩,只能讳莫如深的谈论,而且官方舆论也引导大众要警惕避免出轨,就像色情片一样,但是并没有讲述它的根源。

从宏观深层次的理解了婚姻和出轨,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意义呢?当婚姻美满的时候,让我们保持警惕,婚姻才能更加长久;当婚姻破败的时候,让我们可以正视自己,继续走好人生的下一步路。完美的爱情婚姻,固然值得追求,但是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部分,正视它,才不至于在它不令人满意的时候让自己羁绊陷于深渊,耽误人生更广阔的征程。

hylan 2018-3-2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