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班这点事儿职场菜鸟成长记

别被所谓的“工作年限”坑了自己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120人  无名筱卒
图片来自网络

   招聘环节中,相信很多面试官都遇到过这样的陈述:

   “我都工作3年了,你们这个薪资是不是太低了?”

    简单来说,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年限看的很重,以为工作年限是有利于自己的砝码,以年限给自己加价,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一个薪资误区,想当然地把工作年限和个人薪资简单粗暴划等号,这种想法说白了就是一种倚老卖老的职场老油条心态。

    当然这种思维习惯也跟我们之前的社会经济结构有关,计划经济年代,捧着铁饭碗熬资历,年资成为很多岗位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通过那个年代的电视剧来看的话,年纪大一点,资历老一点,在提拔、分房等等的好事上占尽优势。当下一些公司的工资结构里也会设计一项工龄工资,导致大家有这样一种误区——越老越吃香。但在当前的诸多行业和企业中,这个观念其实已经非常不切实际了。

   客观来说,工作年限一定意义上可以佐证一个人的工作经验,但绝对不是简单的相等关系,举例来说:

   以前台工作为例,假定前台的工作内容,只是负责接待来访、引导、环境以及秩序维持等基本内容的话,可能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都可以做的比较熟练,此时,如果你没有考虑过这个岗位未来的成长空间,而只是每天简单、机械地重复这些事务,那么,这个工作你做1年和做3年的区分度并不大。

    而此时,如果你觉得自己3年经验了,该找老板聊聊工资的事儿了,那么,极有可能受伤的是自己。

   不同岗位受到年限天花板的制约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任何的组织架构中,岗位的薪资都不是一锤子定死的,而是一个区间,这个区间的上限也就是这个岗位对于整个组织架构的最大价值,说的再直白点,公司能盈利100块的话,你所在的岗位最大贡献有多少?

    话说到这里,聪明的人应该就明白了,找准自己在整个组织中的位置。一个前台岗位,3年之后加薪就很有难度,但如果是一个食品行业的技术人员,软件公司的编程人员,是事务所的会计师,咨询师呢?这个情况又另当别论。

简单概括来说,工作年限对职场人士的制约,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自己的固步自封——缺乏立足当下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只是满足于当下的岁月静好。

   身边有一些30岁左右的职场朋友,最近几年大家常常感慨遭遇职业瓶颈、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职场的焦虑比起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严重,刚毕业那会,可以先冲再说,也有时间和机会试错,但随着年龄增长,试错的成本变高,大家变得更加谨慎,谨慎的时候,接触到的机会就少,相应地,把握到的机会更有限,就有点恶性循环的意思。也经常会有朋友说,我都这个年纪了,我都工作了这么多年了,难道要我怎么样怎么样吗?说白了,还是没有破除对工作年限的迷信。

   那么,究竟该怎么破除呢?

   首先,放下自己的面子。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面子问题,难道我年纪一把了还要去跟职场小朋友竞争吗?是的,如果只有年限,而没有能力,就应该去跟职场小朋友们玩耍,就跟读书的时候要留级一个道理,职场的晋升凭借的是能力,不是年纪。90后管理80、70这是当下很多组织中常见的现象,已不足为奇,如果在能力上的确落后于年轻人,自己又有那么一颗不安分的心,放下自己的面子,不要想那么多,因为职场上的面子都是用能力堆砌起来的

   其次,放下自己的恐惧。很多人遇到年限阻碍时,想通过切换职业赛道来破除,但又担心进入相关或者陌生领域之后不能胜任,从而踌躇不前。这会牵扯到一个概念叫做技能迁移我们在界定一个人的能力时,一般涵盖三个方面,分别是知识、技能、才干,举例来说,一个化学老师,要有化学知识、有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有书面表达、演讲的技能,有能调动课堂氛围赢得学生喜欢的才干,这是对一个老师能力的全面评价。这其中的技能和才干两部分,即便他不做老师,换到其他工作中,他依然会具备这种能力,换言之,即便切换了职业赛道,并非意味着完全从零开始,最近今年,一专多能、跨界、斜杠等等的职场标签也在提醒着我们,未来的职业身份变迁可能会更加常态化,所以,不用那么紧张,只要你曾真心付出,便不是一无所有

   最后,用行动寻找出口。所有美好的想法最终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才有可能出现预期的结果,如果正在遭遇工作年限对自己的束缚,又想摆脱这样的局面,无论是自我分析还是借助专业的老师咨询,所有得出的方案最终都要落实在行动上,行动这一部分是最难的,因为我们都不愿意轻易走出当前的舒适圈。

   简单来说,准确的自我认知、明确的职业方向、可行的发展路径,这三步,每一步都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篇幅有限,不再赘述,他日再叙。

  有句火得不得了的话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出走半生都快到退休的花甲之年了,我们仍然期许能拥有一颗少年的心,何况我们乎?

-----------

一个认真生活,热爱工作,闲来无事喜欢码字的,看似文艺,实则屌丝的80后“女汉子”……

如果您对我的文章有同感,期待您的回应(点赞、关注、评论都可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