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感于谦之死
七律·感于谦之死
@剑安(笑独行)[诗]
清道光年间由顾沅辑录、孔莲卿绘像的《古圣贤像传略》中的于谦像石灰明志谶相生,
清白迂偏带杀行。
部属同僚皆苦惧,
妻儿帝后亦危惊。
常私变恶同怀视,
高节孤忠异己乘。
自以正心凌浊世,
徐珵不过烈其名。
注释:
1.清白迂偏带杀行,谓石灰天生带有肃杀气性,而以石灰式的清白立身行事也不免有迂直偏执、刻薄决绝之嫌。继成化二年(1466年)明宪宗(朱见深)为于谦平反昭雪后,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朱祐樘)为于谦追谥“肃愍”之号,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神宗(朱翊钧)为于谦改谥“忠肃”之号,都有一个“肃”字。这也可以说是大明王朝官方对于谦秉性人格的认定吧。何谓“肃”,除了恭敬外,还有严正之意。
2.帝后,指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皇帝)、明景帝(景泰皇帝)朱祁钰和明英宗之母孙太后。因为于谦行事谋国皆出于公心,且不愿为权宜而变通,但其公心说到底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并非为皇帝或太后个人尽忠,甚至也不只是为大明社稷着想。
3.常私变恶同怀视,意为将常态的私欲与变态的恶欲(如佛家所言贪婪、嗔怒、痴愚之类)当作同胞兄弟同等对待,以公灭私,不近人情。
4.异己,指视于谦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小人奸臣以及与于谦志趣见解不同的朝中同僚。因为于谦秉持石灰式的清白理念立身,为人“顶天立地”,树敌甚多,不但招致心怀鬼胎的小人奸臣忌恨,同时使得各有私欲的朝中同僚害怕,甚至也让志同道合者和鼎力扶持者无所得却有所失。
5.徐珵(珵音呈),“夺门之变”功臣徐有贞原名。史载1457年明景帝突然病重后,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一干小人奸臣发动了一场兵不血刃的宫廷政变,拥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被尊为太上皇的明英宗复位,是为“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英宗本无意杀曾经拥戴和辅佐明景帝的于谦,以于谦“实有功”于大明社稷也,只因徐有贞进言称“不杀于谦,此举(指“夺门”)为无名”,乃不得已为固皇位而对于谦痛下杀手(因为“夺门”一旦师出无名,他的“天顺”朝也就变得“不明不白”了)。后来徐有贞也因害死于谦、王直两位忠良而遭到报应、受尽活罪。
(戊戌年七月廿六成咏于榕城)
电视剧集《大明王朝惊变录》(2004,40)中由王庆祥扮演的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