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晴
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今年6月,从西藏返回广州,入住在美团上预订的一家酒店。酒店装修极有风格,房间的窗台边放着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放了几本书。
书架上不多的几本书,使得整个房间格调透出几分书香气,在纸质化阅读成为一种奢侈品的今天,酒店的独特之处着实让人意外和欢喜。
因为旅途疲惫,再加之半夜三更。洗漱完了,倒头就睡。
第二天,习惯早起的我,一如既往早早便醒来,辗转在床,甚感无聊。
一骨碌起身,奔向书架,随手取了一本书。
翻开读了起来,整个人在指尖翻动的文字间突然有一种清爽、出窍之感。疲惫的身躯和灵魂忽然之间感觉到一股清流不断涌入、轻松平和,嘴巴里感觉到的却是口齿生香。
这是,我读过最清爽的文字和书,这就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这一翻,就把那些文字沁入我的心脾“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比方。”
作为一个云南人又怎能不知道牛肝菌和青头菌的味道,而这些味道从小就已嵌入骨髓。
不论身处何方,哪怕只是几个文字或一句话、一张图片都能撩拨起乡愁和记忆深处的味道,勾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馋虫。
中秋前夕,母亲来电,准备寄些月饼过来。
母亲说:和往年一样,寄了些火腿饼,还有白糖饼和芝麻饼,捎带一些酸腌菜、辣椒面和木耳,满满当当装了一纸箱。
我说,别寄那么多,快递费不便宜的。
母亲:没事,我经常寄和老板熟了,他们会给我优惠,所以比你妹寄的还要便宜。
听得出电话那头的母亲,因为这样的优惠而带来的开心。
我说,妈,火腿饼少买点,买点白糖饼给我,我想那个味道
“每年我都是想着给你们寄火腿饼,想着你们应该最喜欢吃的就是火腿饼。哎呦,没想到,你想吃白糖饼。那比起火腿饼要便宜多了,我买些给你。”语气里,母亲有些意外。
儿时,家里穷,中秋节的时候没钱买月饼,火腿饼是云南月饼中的贵族,一般的人家往往是舍不得买的,为了应节气,会买些稍微便宜的,比如白糖、豆沙、玫瑰、花生、芝麻……等馅儿的饼。
物以稀为贵,记忆中能吃到的白糖饼味道是中秋节里最甜和最美味的。
那味道伴我出走半生,到头来仍旧还是儿时的记忆。
中秋节,不需要大鱼大肉,满汉全席,只要几个家乡的月饼,便过得口齿留香,只需要这一种“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平静和淡然。
2
帮儿子整理房间,看到他书架上余华的《活着》,顺手取下,又拿来看了一遍。
之前看过一遍,但是没有看仔细。只记忆了一个“福贵”,再次翻阅,突然有一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一口气,把全书读完。
余华说,《活着》是他这一生最好的作品,以后再也写不出来这样好的作品了。
确实,这是一部经典。
第二次读和第一次读完全读出两种不同的感觉,首先有一种“三月不知肉味”的萦绕;其次,脑海里总是有一个活灵活现的“福贵”;第三,不停的有个声音在耳边回响“活着是为什么?福贵为什么还能活下去?”
全书没有一句说教,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简单的故事情节,叙述着福贵的一生,悲惨而凄苦,读者的心不停地被揪着。
释然的是福贵的生活态度,让凡尘俗子的你我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开开心心地活好那剩下的一二吧。
清代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读书读出味儿来是清欢,喜欢这种感觉。
有朋友和我讲过一件事,她说去年的一个寒夜,独自一人窸窸窣窣钻在被窝里看书,看着看着口舌生津、饥肠辘辘,时至深夜,毫无睡意。
为何?原来都是文字惹的祸,汪曾祺老先生的一本《人间草木》,文章中一字一句,犹如土锅煮肉,香气四溢,勾出了朋友的馋虫,味蕾四处开花。
朋友说,必须要用食物才能喂饱馋虫,否则肯定一夜无眠。
翻箱倒柜,找出一包老坛酸菜牛肉方便面,加入鸡蛋青菜烹煮出来,吃得汗流浃背、酣畅淋漓,直呼“美哉”!
枕着美味余香安然入睡,一夜无梦,一觉天光。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能让你从文字中享受到不一样的“美味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