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时代,还有人听广播电台吗?
自媒体的时代,还有人听广播电台吗?我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电台应该承载了许多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回忆,而现在的电台呢?广告多,没耐心听,顶多开车的时候偶尔点那么一两下。电台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离我们远去。
01
童年·叶子·启蒙
我出生于90年,卡在80后和90后的中间,老家在四川渠县的一个小山村。我有两个姐姐,分别和我相差9岁和4岁。老一辈的人都特别重男轻女,所以妈妈一定要生一个儿子。那时候条件艰苦,大姐和二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那时候能接触到外界的信息除了新闻联播真的少的可怜,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大姐已在广东打了几年工。那一年,她回家给我和二姐带的礼物中就有一部能用收音机的随声听。二姐喜欢听那时候的磁带,我则莫名其妙地喜欢听各地的电台,因为我那时候就觉得磁带里的再怎么听都是循环重复,而电台里却不一样,每个时段都有独特的内容。从此,我喜欢上了听电台节目。
第二年,我小学毕业,二姐初中毕业。二姐因为成绩不好,家里也是在拿不出钱,妈妈就托人带她出去打工。我记得我那时候上学一学期还是要有几百块的学费,对靠农业为生的乡下家庭还是比较困难,何况二姐想读高中或者职业中学。二姐走好,家里就变得冷清许多,电台成了我唯一的心灵港湾。
可能是因为达州的广播电台办得不好得原因,我家的位置搜索不到,但却可以清晰地听到广安人民广播电台——也是所有节目中唯一清晰地一个。那时候,他们晚上10点左右有一档节目叫《轻风夜雨》(也可能是“清风夜雨”),里面的主播就是“叶子”,她的声音特别好听,节目内容是关于心灵故事,生活感悟还有读者来信的。我现在还模糊记得他们节目的片头:“夜了,风柔柔地吹拂答题,窗外是一片被……的世界,屋子里传来雨的沙沙声,还有电波里才传来的《轻风夜雨》”(大概是这样)。声音特别温柔而又有吸引力,一听就被迷住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讲述的一个还请故事:他和她是同学,后来她因为单位宿舍需要修缮而寄居在他家,答应宿舍能用了就搬走。他平时一个人住,多了一人进来之后生活开始变得规律,并且有期待,俩人在生活上夜有许多的共同点,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大半年。后来,他有一天给她送什么东西去单位,意外听到原来他们单位的宿舍早就修好了。故事后面怎样我就忘记了,可能是听睡着了,也可能是到这里就没有了,后来再听也没有后文。这个故事算是对我爱情观念的一个启蒙——美好的爱情都是可以融入平淡的生活中。你觉得是这样吗?
广安电台白天的节目跟其他的电台差不多,有一个音乐节目,听过一些,印象不大。但跟她的缘分却不止于此。
后来听《轻风夜雨》,叶子读到很多他们的粉丝都悄悄去过广安,去到他们楼下悄悄看她的照片。我当然也想去,可是未能成行,到现在也只能怀念了。再后来,收音机坏了,去达州上高中也就再没听过那个节目。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02
大学·紫轩·成长
上大学后,有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网络电台——“邻居的耳朵”。一次在浏览网页时,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看到了“紫轩有约”。点进去,“我是紫轩,紫色的紫,器宇轩昂的轩……”,你独有的女中音(算是么,我不太懂),清爽,润朗,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那时候似乎也有留言的冲动,但是总缺乏了点勇气,或者少了留笔的动力。
不到你是否还记得你播的一个故事——《未完待续的故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不知道自己听了多少遍,晚上躺在床上慢慢听,一边感动一边悲叹自己的爱情。这个故事讲得很像自己,可是结局不同,我没有勇气对她说出那么坚决果敢的话,也没等到她那时候的回心转意。就在刚才,我还想去找一下这个故事的音频,一搜索才发现“邻居的耳朵”网站早在2018年关闭。不过还好,因为那时候太喜欢,就反复地听,把你的声音打成了文字,记录在QQ空间。文字如下:
或许青春本身就意味着不完美,他会走到一个合适的路口,然后消失不见。只是我们这些念旧的芸芸众生,不肯放手罢了。看了一下记录的日期2012年5月,那是即将毕业的日子。那时候同宿舍的兄弟们大多找到了靠谱的工作,我则一个人孤单地徘徊。很快就要离开学校,独自生活,未来会是怎样我一无所知。那时候特别喜欢楼顶的天台,晚上十一二点睡不着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上去吹吹风,看看漆黑的有空,眺望不知何方的远方。甚至在那时候就患上了“深夜不想睡觉症”。
如同上文故事中说的那句:熬过这一段残忍的岁月,岁月会给你最好的礼物。我也不知自己怎么过来的,所以它给的礼物有多么美好我也感受不是很深。有幸,在成都扎下了根。工作后,听你的节目就少了很多,后来你有转战微信,办了“听她说”。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甚至有时候会好奇你的样子,就像小时候想看看叶子姐姐一样。
城市的灯火明亮,有多少未眠的灵魂
03
工作·娟子·成熟
娟子姐姐就是前文提到过广安人民广播电台主持白天音乐节目的那位了。
工作两年后,我去了一家私立学校。在新教师大会上,有一位新老师发言,她讲的什么内容我没有细听,只听到了一句,她曾经做过电台。我眼睛顿时一亮,下来可以和这位老师多聊聊。
后来才知道,她原来和我教同一个年级的语文,并且我俩在同一办公室,并且作为仅隔一条走道。她因为多年没有教书,经常向我这个“有经验”的弟弟请教,慢慢我俩就熟悉起来。因为我的大家和她同年,她也有一个跟我同年的弟弟。后来有一次闲聊,我问,娟姐,你说你做过电台,是做什么节目的。
毕业年轻那会儿喜欢音乐,就在广安电台跟一群年轻人瞎弄哦。娟姐淡淡地说道。
啊,广安,那你知道叶子不?我惊喜地问。
知道啊,我们电视台红人啊,厉害着呢!你怎么知道她?
我特别喜欢听她的《轻风夜雨》。
天啦,还有人听这个节目,我的节目你听过没?那时候我叫娟子。
听过吧!有点印象,不过听得不多。
……
就这样,我和娟子成了更好的朋友。相互讨论教学的问题,空闲时就聊聊音乐,聊读书,聊生活。可以说她在对待生活和对待家人上,给了我引领。后来又一次学校举办期末茶话会,其间,要求每个年级组出一个节目上台展示。轮到我们年级时,大家都推脱不敢上台。娟姐拉着我,走嘛,随便说点。我就稀里糊涂地被她拉上了台。说什么呢?对了,平时不是喜欢模仿易中天吗?来一段。于是我学着易老师的声音,给他们讲解什么“新年”,和新年的吃喝玩乐。娟姐立马接过话题,把丰子恺描写吃瓜子的文字用它美丽的声线演绎了一番。表演完毕,台下掌声雷动。后来他们说从来没见过这种形式,还以为我们俩提前准备的相声节目。我们都有点得意,没有啊,临时想的。这就是我们的默契,真像亲姐弟一般。
即使我俩都从那个学校离职多年了,我们现在也经常来往,她会给我分享许多生活的感悟,还有理想的追求。我们都喜欢古文、中医、教学、音乐……反正相同点很多。现在她在家当全职妈妈,平时研究中医,已经可以自己开药解决自己和家人的小毛病,又积极地推动社区的幼儿国学教育。她身上有着女性少有的豪情。
鸟倦飞而知还苏南先生2021年9月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