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江湖最难熬的那段时光智者的钱包

不论你是几几后,都别这么说话

2018-08-21  本文已影响17397人  小川叔

昨天在刷网页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位网友转帖的一个实习生辞职之前怒怼领导的对话截屏。

下面有近250多位网友回复,真的是大快人心。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受到了延禧攻略的蛊惑,觉得真性情就是爱我所爱,怼我所怼。

坦白说,看完这个对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甚至都不知道应该从什么角度说点什么。

大家可以先看看下面这段话:

宫斗剧看多了,总觉得撕逼是一件特别爽的事。

川叔见识过两次职场撕逼,其中一次我是当事人,另外一次我是旁观者。

先说说我旁观的那次。

当时川叔才从广告部调到公关部,经历了从打杂小弟到渐渐接手的过程,期间也差不多用了大半年,各中受的委屈和玻璃心的岁月我好像以前写过,大致上就是觉得公关行业不适合内向的自己,觉得自己三十多岁一事无成,在这样一个团队只能做点打杂的活儿,毫无价值。

人,都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

这个世界不欠你什么,你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没价值感,就去伤害别人,用这个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感。

总之,我熬过了那段日子,因为细心和耐心也逐渐换得了团队成员的认可。

很多人都觉得职场有真情,也有人觉得职场很残酷。

其实我更认同后者。

每个团队都有一定的排他性,我当时做为一个外人,又那么大年纪,几乎是除了大领导之外,整个团队我岁数最大,然后我什么都不会,和个傻子一样,一场活动我不能单独负责任何一个环节,因为我怕,不敢沟通,还不知道验收的标准。

请问,这样一个人来到团队里,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对你温柔呵护,善待有加?

出来工作,大家就要是要创造价值,你不会干不能干的,那其实你就是在拖别人的后腿,所以,你用想的也能知道,当时的我从最开始的被人呵斥,到后来的被人奚落和白眼,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经历过程。

【对不起啊!我不会】这话只适合才毕业的大学生,而且很可能只适合最开始的前两次。

你不会,你干的不好,这不是理由和借口。

你如果不会,那就别出来工作,因为你的不会,承担不了这些工作内容,然后它就会转嫁到别人的身上。

你要明白,你现在是拿着工资来的,哪怕是日薪一百,那也是工资。

不会,不是什么理由!

很多地方不乐意要实习生,觉得他们矫情、玻璃心、只会添乱,一大部分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而是他们总是拿【不会】当做所有结果的借口。

从不会到会,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不想付出代价,又想有收获的,除非你长相亲人,让人看了就想教你,除非你情商过硬,和每个人的私交都不错。

如果你开篇就是一脸丧气,走路宛如幽灵,接到任务不敢提问,搞砸了来上一句,人家不会……

每个成员身上的怒气,一定都会撒向你!

要哭回家哭,这不是你拿钱哭丧的地方。

以上的这些话,我是过了很久之后才找到自己面对自己的勇气,而在那个时间段的我,只能选择忍耐,陪笑,还有就是自我改变。

因为,别人不欠你什么,不会,就赶紧去补充。

觉得内向,就只能积极调整。

团队里不需要拖后腿的庸才,这点我从什么时候都知道。

但是我是这么想的,未必别人一定也这么想。

媒介部的负责人手下来了一个实习生,帮忙负责的工作其实就是百度查找新闻发布情况,制作媒体简报。

我因为不属于这个部门的,所以也不太知道这个部门的要求,平时看俩人的关系也不错呀!

然后,莫名其妙的,矛盾就爆发了。

那时候正好接近年底,对公关行业来说,年底是最忙的。

我们分了九牛二虎之力接到了一个百强企业的北京分公司年会,年会负责人压力很大,因为集团的副总裁今年会参加,怕我们在执行环节出现纰漏,所以就一遍一遍去模拟彩排,包括灯光、音响、演员上下场。

这个彩排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一样,所有的人都在现场,更多的其实是我们拿着自己的工作单,在会议室里去做流程对接。

因为每个环节我们作为执行方都配了自己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的使命是演员的催场候场。

年会负责人就是希望大家从环节上过一次,明确什么时候谁上场,这时候灯光怎么配合,音响怎么配合,工作人员要怎么配合。

当天熬到了凌晨一点多,小姑娘就不高兴了,满脸的情绪都挂在脸上,她负责的是灯光,当然,也不是真的让她操作灯光,有专门的灯光师傅,她就是要提醒灯光师傅,这时候亮灯,这个歌舞要给个彩灯啥的。

开始的时候她还只是抱怨,说这个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又不是我操作,师傅很明显比我专业啊!那用我干嘛?

其实说这句话是很不专业的,因为师傅虽然专业,但是这些执行的人员只有当天才能到现场,我们这些工作人员比这些师傅更懂环节和细节安排,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啊!

但是这个小姑娘是明显情绪很差,渐渐地从抱怨变成了出声怒怼,一直说,反正还不是现场要随机应变嘛!这东西真的没那么难,我在社团做活动的时候遇到过很多次,这种纸面彩排没什么意义啊!

这话说完甲方老大就十分不开心了。

我们组的组长看到这种情况就连忙说了几句话圆了过去,后来大家散会,老大就在门口批评她,你觉得累,觉得熬夜了,心里不情愿,你赚的就是这个钱啊!你甩脸子给谁看?人家做甲方的都陪着我们在加班,你抱怨个什么劲儿,有意思么?

妹子也是性格比较刚烈,当场就直接回怼,你们加班你们赚的多,我一个实习的赚多少钱?干嘛要我陪着加班,就这么一个破活儿,来来回回弄多少次了?说的好像我的位置有多重要,我如果明天生病来不了,你们的晚会就不办了么?要是这样,我明天就请假,我看看没我能不能做。

其实,这个妹子搞错了一个基本概念。不是你拿的工资少,所以你就不加班,你就少承担责任,你就应该轻松。

工作的标准,对所有人都一样,工资是你现在的价值。你不能觉得反正自己便宜,所以就降低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妹子这话一出,组长当时就黑了脸,我们几个打车回家的路上,组长发短信给我说,如果这个妹子明天不来,她的活儿估计要麻烦我去盯一下了,我回复了一个,好。

在职场里没有什么人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小职位的人,不要总觉得,反正我是可有可无的,所以我就可以随意放鸽子,我委屈了,全世界都应该让着我。

你只是让其他团队成员承担了你的工作而已,那你的意义是什么?

那天开场,妹子果然没来,据说发了短信直接和总经理请假,说自己洗澡的时候在浴室滑倒不能来了。总经理没说什么,只是和我们大家说,大家可能要辛苦一些了。

年会活动结束后,妹子来上班了,不,是来辞职了。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胜利者的微笑,这点我至今无法理解。

辞职交接的时候忽然和带了她快三个月的媒介总监大撕逼起来,在办公区直接指责这个总监一直都在给自己挑毛病,从来没有肯定自己,没鼓励过自己,让自己觉得自己啥都干不好,如今交接个工作还挑三拣四,我告诉你,我爱交接就交接,不交接你能把我怎么样?你拿出这么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显摆给谁看?

我只记得那个总监哭的很伤心,在办公区不顾形象的边哭边说:你自己工作不符合标准,我帮你挑出来,让你改,你改的不对的地方我帮你弄好,你知道你有多少次给客户的简报PPT错字连篇,我都在帮你做校对么?你来了,是为了配合我的工作,不是给我来当公主的,你扪心自问从工作的角度上我什么没教过你?

我当时还感叹女人之间的斗争真的好麻烦,却没想到只是过了两年,我自己也会面对这样的情况。

两年后我成了一家公司的部门负责人,那时候公众号才刚刚开始兴起,帮助公司运营和搭建自己的公众号,是我们部门的任务之一。我对新媒体研究不多,尤其是公司这种号更没太多经验,于是提议招聘一个新媒体编辑。

入职的妹子也是一个地产圈,面试的时候还觉得挺亲切的,提起为什么离职的时候,她说,她在上一家公司做的非常辛苦,干的最多,同事们都嫉妒她,边缘化她,所以才想跳槽的。

我当时面试人的经验太少,完全不知道这会是一个炸弹。

入职后妹子帮我写了一个公众号的搭建方案,我看完觉得略微有些不对劲,但又想,公众号毕竟是新的东西,我的这种判断也未必作数,而且新人才来,还是先让她做,不要打击到她的热情为好。

妹子对公众号的做法是,先圈粉,再做好内容。但圈粉的方式就是依靠一些三俗的、搞笑的、甚至是二次元和萌宠类来吸引大家。每次推送她也非常上心,甚至找了很多好友去转发,所以阅读量都不错,但老板开会的时候提到了几次说,这个公众号还是要和企业有关系,你们现在做的内容我都有点看不懂。

于是我和妹子去沟通,妹子就突然炸锅了,觉得论数据这很好啊,为什么要调整呢?你整天发企业的东西谁看呢?

我们做公众号就是要火啊!火了之后你乐意说啥就说啥啊!你这么总发公司的东西,怎么可能火呢?老板也太不懂行了。

我那时候才做领导不久,沟通技巧和决策力都很小白。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应付这样一个【坚持自己】的下属,更不知道要如何平衡老板的要求,后来只能去折中,我自己也开始参与公众号的内容,我去做老板要求的那部分企业宣传的东西,她做她擅长的。

后来又因为排什么东西在头条上争执不休,她甚至觉得我是因为职位比她高,所以就借机排挤她,让她写的内容发在二条,就这样她受了打击,热情不高,也不找朋友转发了,浏览量也下来了。

而她把这个归结为,都是我搅乱了她的作品。

试用期到期了,我没有给这个妹子同意。人力通知她的当天,她气得怒不可遏,最后在大群里发了一篇七八百字的抱怨,怒数了我的七宗罪,说我一直都不支持她的工作,从未给过她工作指导,而且居然在试用期结束的最后一天才通知她没有通过,让她措手不及,中间还夹杂类似很多类似告状和个人猜测等话语。

坦白说,作为她曾经的领导,她发这个的时候我觉得挺羞愧的,觉得自己没带好人,还带出了仇。

老板的秘书悄悄发了一条微信问我说,没事吧?你别往心里去,大家都知道你的品行,所以不会在意一个新人的想法。

我说,我没往心里去,我只是觉得对这个姑娘挺抱歉的。

我那时候还挺贱的,总觉得我们之间可能有误会,所以又单独加了她,去解释之前的一些做法,反而获得了她一番阴阳怪气和冷嘲热讽,后来我看到她把我和她的对话截图发在朋友圈里,之后发了一通类似,过去你对我爱搭不理,之后我让你高攀不起的话语,我摇头笑了笑,把她删掉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看到开头那些截图,觉得心里五味杂陈的原因。

我终于明白,有些话,是说不清楚的。没人必须要理解你。

几个年龄相仿的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聊起管理大家以前都说90后的特别个性,如今又说00后的特别难带。

其实我倒是觉得,不要总用什么几几后去区分这些人。

70后里也有言语不懂的人,80后里也依旧有脾气暴戾无法沟通的人。

我们每个人可能当年自己也都从玻璃心、心气高的时代过来过,我们也都做过骂领导是傻逼,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怀才不遇的时候。

我们任性会付出代价,我们做过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时间会让我们学会选择性遗忘。

我们可能日后只会记得我们自己的辛苦,我们的努力奋斗,然后把自己幼稚、矫情、不理智的那些,都忘得一干二净。

真性情和做自己,没什么错。

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社会。

但,没人告诉我们真性情的标准是什么。

而不同年纪,我们对这话的理解还会慢慢的不同。

少年时代我们觉得我怎么想的我就怎么说,这是真性情啊!这就是做自己啊!

这个衣服你穿的丑,我认为丑,你又问我,我就是告诉你啊!

后来我们长大一些才明白,有时候别人问你,其实是希望从你这里获得肯定和赞美,如果你觉得我不能违背心意,就无可奈何说上一句:你穿上自己开心就好。

如果你也希望对方开心,就会说上一句,哎呀!我哪懂什么衣服,不过我觉得这个项链很好看,特别适合你……

当你觉得全世界在与你为敌的时候,也许是你在与全世界为敌。

在你觉得我不才不要长成你们那种油腻的大人的时候,也许你只是在拒绝长大。

真性情的做自己,不是毫无情商不管他人感受如何的发表意见。动不动就甩出一句老子不干了,也不是真的潇洒帅气。

当你只有一种和这个世界应对方式的时候,可能只是你还没学会而已。

单一,并不等于做自己。

希望渐渐成长的你,在找到更多和世界连接的方式之前,能少受一些苦,也少伤害一些他人。

祝安

小川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