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18)—诸子百家之道家(一)
2022-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木者周
道家是先秦时期的学术派别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 而老子和庄子从未自称是道家。直到汉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才第一次提出道家的概念。
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黄老、老庄、杨朱学派等。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
《老子》主要批评了孔子所执之"礼"及"仁义"观念,对杨朱则主要批评了其"予智自雄"及对"明王之治"的追求。老子之后,杨朱本人曾针对墨子的"兼爱"、"尚贤"、"右(明)鬼"、"非命"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了"非议"。杨朱后学子华子则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六欲不得其宜"的观点和行为做出了双向的扬弃,詹何则将杨朱"为我"、"贵己"之说中"损一毫利天下不为也"的思想作了近乎极致的发挥。
庄子本人和庄子后学都有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以魏牟为代表的庄子后学认为庄子之学大如东海,而名家公孙龙等人则似埳井之蛙。以《天下篇》为代表的庄子后学批评诸子百家之学"皆有所长,时有所用",皆为"不该不徧"之学。"稷下黄老道家"的学术批评以慎到、田骈和《管子》学派为代表,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了批评性总结。纪晓岚曾评价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言其悠远、海纳,赞其丰广、细腻。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