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重点是共同体感觉
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种人际关系。关系,可以说是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心理学家阿德勒甚至说:“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例如,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妒忌,是因为与他人有对比;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对他人有期待;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因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和社会疏远。
所以,要想消除烦恼,要从人际关系入手。实际上,虽然人际关系是烦恼之源,但如果处理好,它也可以变成幸福之源。
那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呢?听上去似乎是一个十分广泛又复杂的问题,相关的书和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有时候,那些所谓的技巧只能解决一些片面的问题,并不通用。
那有没有一个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人际关系的根本准则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便通过阿德勒的理论解答了这个问题。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合著的。里面通过智者和青年人之间的对话形式,生动地介绍了阿德勒的主要思想。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称为“心理学三巨头”。他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肯定每个人的内在潜力,很适合当代人,可以说是十分“接地气”了。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阅读此书,可以得到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简单又根本的准则: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下面就详细为大家分享一下。
起点: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说要把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分开,弄清楚哪些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这听上去似乎很容易,但其实关系中很多的苦恼都是因为混淆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而导致的。
1. 教育:父母不应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
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教育:父母很容易把孩子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过分为孩子考虑,干涉孩子。
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作为父母的一般会让他上辅导班,或是加强对他的监督,强迫孩子学习,这似乎很正常。但很多时候,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引发孩子的反感和叛逆,结果恰得其反。
对此书中就说到,孩子学习与否、交不交朋友,其实只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因此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孩子课题的干涉。
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这似乎就是说父母无需管教孩子,任其所为?!
但其实,课题分离≠放任。放任是完全全不管孩子在做什么,而阿德勒主张的是“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当然,我也会担心甚至会想要去干涉。但是,刚才我也说过:“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总的来说,根据“课题分离”原则改进后的教育观是:尽全力地给予帮助和辅导,但不妄加干涉。毕竟最终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为自己做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也只能是自己承担。这条准则同样也可应用到心理咨询辅导等场景中。
这种新的思维可谓刷新我的看法。
2. 催婚催生?越亲密的人越要注意课题分离
界限模糊是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父母在工作、择偶、婚育等问题上过分干涉孩子的人生选择。如果子女没有顺着父母之意,父母便产生生气、伤心、责骂等情绪。
应用课题分离,书中就提出或许一时让人难以接受的观点:人生的选择是自己的课题,只需要选择自己感觉最好的道路即可,父母不应干涉;而对于子女的选择作何反应,则是父母的课题,子女无需在意。总的一句,“无论让父母多么伤心都没有关系”。
这一开始无疑会十分困难,但只有注意课题分离,保持合理的边界,让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空间,才能让家庭氛围更加温馨融洽,让彼此既保持连接,又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3.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过分在乎别人的感受和看法,害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但事实上,书上就说到过分寻求别人的认可,是受到赏罚式教育的影响,这种赏罚式教育受到阿德勒的批评。
而自由就是从对认可的寻求中解放出来,因为“别人是否认可我”实际上是别人的课题!
书中说: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如果用刚才介绍过的那个谚语说的话,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实际上,我们只需要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善待他人,因为这是我们的课题,但最终别人的感觉如何,自己并没有能力去决定。更何况别人的反应和看法,除了受表面事情的影响,还会受到其成长环境、道德偏见和个人喜好等影响,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我们需要有不被别人认可的勇气。不被认可≠自己不行。这就相当于把人际关系的主动权重新取回到自己手上。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是把这张卡托付于他人,还是由自己掌握?
把自己与别人纠缠在一起的课题分离开,把注意力只放在自己的课题上,那些自己真正能控制和改变的地方。既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自己也不应去关注和背负别人的课题,是改善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步。
终点:共同体感觉
上述的课题分离,可能会给人一种彼此互相划清界限的感觉。而实际上,人际关系终点是再次的合一:共同体感觉。
何为共同体感觉呢?
狭义上是指把每一个人都看成伙伴关系,由此集合成一个共同体,每个人都在其中有着自己的位置。
广义上,则拓展到更大的存在。
书中就说到:
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
也就是主张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而是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看到这里,“共同体”这个概念虽然新鲜,但其含义却有点熟悉:这不就是很多灵性教导所说的“万物皆一”,不就是《道德经》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吗?所谓共同体,就是这个“一”。我们源于“一”,因此也无法脱离这个“一”。我们本是一体,伤害别人即伤害自己,造福别人即造福自己。
这个概念可能一下子有点让人难以理解,阿德勒本人也承认这个共同体是难以实现的理想。
但其实体现到日常实践中,也并不算抽象。要找到共同体感觉,可以从最小单位“我和你”入手:“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少考虑“别人能给我做什么”,多考虑“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更具体地,书中给出了可行的三步,帮助我们找到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1. 自我接纳
接纳和承认自己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
然后利用课题分离,不去关注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拿出勇气去改变和突破。例如上文说到的不必过分关注别人的想法,只需要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便可。
找到共同体的前提,就是先学会与自己相处。
2. 他者信赖
当通过自我接纳学会与自己相处后,就要推己及人。这其中的一点是信赖别人。
这里特别提到,“信赖”不等于“信用”。“信用”是有附加条件的,如贷款抵押;但“信赖”则是无条件的信任。
唯有发自内心信赖别人,才有可能与他人产生深厚的关系。
讲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要是对方背叛了自己呢?此时自己的无条件信赖就显得像个缺心眼的老好人。
这其实也是课题分离的问题,书中就说:
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另外,克服对背叛的恐惧和勇气,其实也是来源于自我接纳,即看清楚什么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哪怕真的被背叛时会很悲伤,我们也不应该仅仅因为想逃离这种痛苦而拒绝与人建立深厚关系。
就如哪怕曾经在爱情中伤痕累累,也不应该放弃对爱情的希望。不怕一切地去冒险、去开拓、去感受、去爱、去信赖,生命才会丰富多彩。
把他人当成伙伴,信赖他人,连接感才会建立。
3. 他者贡献
仅靠上述两点还不完全足以获得共同体感觉,还需要“他者贡献”,即对他人做出贡献和影响。
但这个贡献不是指自我牺牲,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作,或做家务。这种劳动可以让我们实现他者贡献,体会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
而这种奉献自己带来的价值感,反过来能更好地让我们接纳自己。价值感是勇气的来源。
我们皆是一体,影响别人即影响自己。我们为别人所做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到我们的生命中。
总的来看,这三步其实是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书中就总结到: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
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
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最后
“课题分离”与“共同体感觉”,对应地让我想起《高效能人士七习惯》中说到的“独立”与“互赖”:
独立期的核心是“我”,指从对他人的依赖中慢慢成长和独立。
但这并非个人成长的极致,在独立期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互赖期,这阶段的核心是“我们”。但互赖≠依赖,它是基于独立个体的。
宇宙万物唇齿相依,个人无法离群索居。大凡人类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都与人际关系有关,就是明证。
——《高效能人士七习惯》
比独立更高的层次是互赖,比独善其身更高的层次是影响别人。
人际关系始于独立,终于互赖。
当然,仅靠字面理解是不够的,这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去更新旧有的思维模式。相信当将这些真谛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时,很多的关系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内心也会产生真正的平和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