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PDCA工作术|通过”因式分解“找到钥匙
从愿景到目标,从目标到课题,再从课题到方案,是将愿望逐步落实到行动的过程,是从抽像到具像的过程。”因式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帮助。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因式分解“方法就是”金字塔原理“在计划落地的一种呈现。书中,作者提出可以用在计划制订的多个环节:目标到现状各种因素的梳理、提出需要解决的课题、制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还可以用在目标选择本身。
对事物做分解的目的是通过分解的过程,更深入的了解其本质,发现关键环节和解决的方法,最终提炼出更准确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复杂的、层次较高的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采用“因式分解”可以让课题、方案更加丰富,避免遗漏。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供更多的施力点和解决方式。在分解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瓶颈,之所以是瓶颈是目前掌握的知识、资源很难解决的点,在分解过程中自然会发现这些难点。在分解时还能发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从而明确其KPI。在分解过程中可以将模糊的目标变的具像化,让成功触手可及,提升成功的信心。通过分解可以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模糊的事情具体化,有利于PDCA循环的深入实施。
“因式分解”的开展要首先要提炼主题,主题可以是目标,可以是课题,也可以是方案。最好是将抽像化,比如:“营业利润十亿日元”可以抽像为“利润构成“,如果一开始就将主题描述的太具体,思考问题会受到限束。如果在分解过程中出现较大较复杂的课题,可将重大课题要素另行建立一个逻辑树,这样也便于将PDCA下沉到小循环中。
在分解过程中,要按贯彻”MECE“原则,不重复、不遗漏。对于分解程序可按”5WHY“原则进行深入,深入挖掘的深度标准至少应当是五个层次,使问题原因更具体,更容易找到解决途径,解决方式也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分解有两种常用的树形:查找原因是使用WHY树形,找到根本原因;寻找方案时使用HOW树形,找到具体方案。
111.jpg一般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复杂的、解决难度大的;另一种是有思路的,解决起来相对容易的。对于前一种,作者提出了两种分解思路:(1)是按照事物的流程对事物进行分解,比如 读书的流程”选书-获取书-读书-应用/输出“,然后可以再根据选书的过程再进行分解。如果遇到的课题与日常工作相关,就一定能够得到圆满的答复。但有些问题可能是新的领域,以前不太了解的,连思路都没有。那你的第一个事项是去把这件事情弄清楚是什么、怎么做。去找那种曾经做过类似任务的人,并且完成地很好的人去问。为了更有效的提问,要注意你必须问更好的问题,不要先张口就去问,要自己尝试着说明问题,找到哪个环节遇到什么问题,必须抓住关键。(2)对于更具体的事物,可以按“质×量”的思路分解,有助于迅速地找到问题的瓶颈。比如”选书“的具体事项中,可以分”选什么水平的“,”选多少本“。按流程分解后最终还是要落在”质“与”量“上。
最后,所有的过程和记录都要落在文字上,成为自己思考过程的宝贵财富,在遇到问题时,不用从头再去思考。记录不用太过于繁琐,适用就好。也可采用如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