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激荡三十年》
本月阅读的书是《激荡三十年》的上下两部书。去看这两本书的缘由是因为他的作者和之前看过的《大败局》作者都是同一个人—吴晓波。两年看的大败局,对我而言在了解过去中国企业的兴衰中,知道了更多影响企业发展的更多因素,对于经济及历史感兴趣的我来说,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而《激荡三十年》,在大败局的基础上,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要更加令人有收获。知道这本书,是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提问,是对于这本书是否是经济学书的一个讨论,而大多数读者是把它定位一本“历史书”。带着这样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完了这两部书,收获满满。
收获一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30年历史的很多常识的普及。比如说,我比较喜欢看稍微带点经济讨论的热点问题,比如房价。但是每次看这种所谓的专家的文章,很难看懂,因为造就如今房价的现状,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它是从80.90年房产改革开始就注定了的结果。中间牵扯到的利益方诸多,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就要明白厉害关系是什么。虽然我现在也说不太清楚,但是我至少是知道,房价之所以降不下,和我们国家的制度是很有关系的,这涉及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个博弈,通过房产来提升经济发展是每个地方政府很主要的渠道,而中央要强制改革就必然会大乱。
收获二是明白了中国经济从78年开始发展到今天,中间经历的坎坷,也就是明白了如今的经济结构以及企业的形态形成的原因。其中两书中,最大的主角是国有企业,各种扶不上墙,显然对于如今的国有企业就会有很多的包容心。而其中还有一部分坚强的人群那就是民营企业,他们是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甚至在现在已经是经济贡献的主体部分了。印象中最深的是提到了义乌那块的经济,和最近江苏卫视放的电视《鸡毛上天》都是讲的那块的人是如何有自己的商品,如何成为现在国际都赫赫有名的义乌。
收获三是对于现在知名品牌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联想、海尔、蒙牛等公司,他们的成长史堪称是一部血泪史,中间经历过的主权变革,和政府的博弈,以及这几十年间经历过的波折。尤其是一些没有好结果的企业家,如李经纬,不是他的管理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有冲突了,最后的牺牲品就是企业品牌消亡,这种涉及到政治的东西令人唏嘘。
收获四是更能理解一个企业发展起来的不容易。这两部书里,提到了很多企业家,甚至都只能说是商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发光的地方,但是当不断放大后往往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多数人都是以不堪作为结束,这是一个时代改就的,有其必然性。反过来看,比如像任正非、柳传志等,从他们中间看到了真正的智慧,能屈能伸。
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它本身的产权问题是最重要的,至于为什么也是从这书中领会的。还有就是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
总结:虽然这两部书和我作为产品运营没有直接行业相关性,但是对于在对行业及市场的理解格局上上了一个层次,自己也在看完之后兴奋了几天,对于一些问题的认知上,总算是入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