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尔登和读书

2020-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房子_ea7a

      最近网络已经成了一片沼泽泥潭。疫情也是一个照妖镜,妖魔鬼怪借此机会跳出来,群魔乱舞到不堪入目的境地。我辈眼界狭窄,无从获取更多的正确的信息,但至少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应该不是难事,但是竟不然。某些鱼龙混杂的场合不由想起刀尔登。

       刀尔登,原名邱小刚,一个极其普通俗气的名字。俗话大隐隐于市,此人堪当。知道他,是从刘瑜的书里看到的,买来一看,确实很合胃口。读书极多的人不罕见,罕见的是将读过的书融到血液里,沉淀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厚重平和,会思考,有独立的见解,会用最简练最平实的文字和话语诠释书本里的东西。并且,这样的人大多厌倦名利的束缚,极少存在于体制内,有勇气有底气做到“一箪食,一瓢酒,回也不改其乐”的境地。刀尔登的读史随笔,人文历史随手掂来却丝毫没有堆砌炫耀之感,仿佛只是和好友就那么闲闲一谈,可是随时会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让你品味再三。语言精练,不解释,不求你认同,只是描述自己的见解,有时候一句话直击要害,点中穴位,让你不由地拍案。幽默起来,让你想了又想,笑了又笑。但是要读懂刀尔登,至少也得有点历史在肚子里并且多少有自己的思考。 

       刀尔登的文章另说,想说的是读书和思考对人是何等重要。 并且,这应该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读书多而不思考,就没有自己的东西,只会掉书袋子。读书少更不思考更是可怕,网络之乱象皆来自于此。读书,思考,判断,不跟风,不盲从,对于不理解不了解的事情言论先持怀疑的态度难道不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先有的态度吗?  

      少年青年喜欢看文学类的,再晦涩的小说都能看进去。不知什么时候起,喜欢看历史,看读史随笔,看历史研究,看哲学,甚至只是一些专业书。看得多了,反而越加沉默。碰到一些高谈阔论的场合,只是静听微笑。很难得碰到同类的人,就像碰到开关,一键打开,话题随时能接上,但是这样的人确实寥寥无几。所以,沉默微笑大概是最好的应对。

       越来越喜欢看历史,最大的原因还应该是年龄到了。到了一定的时候,会对虚幻的东西产生厌倦,因为经历过了就不再好奇。一个对生活有更多感悟的人更加如此。说实际也罢,说成熟也罢,总之,小说中所描写的要不你已经经历,要不看到别人经历,融汇贯通,人生不过如此。然而历史,会让人进入一个更加宏大的世界。我跟妈妈聊天,说,我们的先人是怎么样才把我们这一只延续下来的?看历史,多是乱世。乱世之惨,几如地狱。妈妈想想,说,也是。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这不是虚话。历史其实是一个重复的轮回,人、事、权术、计谋、你细看去,不免会生出无限苍凉。

        读书多而善思考,从做人到文字都会谦和平实,而且,越老越内敛。这并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对于浩瀚世界的一种敬畏。每每看《红楼梦魇》都能感受到张爱玲的虔诚敬意,不索隐,不争执,只是靠诚实的阅读烂熟于心的细节和对历史人物的了然,做出自己的判断。读书了人才会去思考,读书深了,会产生种种疑问,这正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在快餐式阅读的时代,在碎片式获取知识的时代,名人们曾经说的话被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独立思考的能力令人担忧,连度娘都懒得多问就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状态让人哭笑不得。如逢乱世,就是祸。 

       想想今生,其实最幸运的事情是贴近书本,并且还算有悟性,从中所获取的远非今日所能看到的。细想想,能一步一步走到尚算圆满的今天,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书籍浸润在内心所给的力量和支撑。玉之光辉,人之精神,不读书不思考,又从哪里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