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养孩子与养狗
和妈妈们在一起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孩子。有妈妈感叹道:教育孩子真不容易,不像工作,基本能按照人们希望的样子发展,即使遇到难题,总有解决办法,实在解决不了,还有老板撑着。而教育孩子却不一样,总不能按照希望的样子成长,总有很多烦恼。无论孩子长多大,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让人烦恼的地方。
有妈妈说养育一个人确实不容易!不如养一只狗轻松,狗很听话,每一项事情都很有规律,按部就班,几点遛狗、何时进食、什么时候理发,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有可控性,可操作性。
为什么养育一个人不容易?因为人具有复杂性。养育一个人要养生理的一面,还需要育社会的一面,更要维护心理的一面。即人有三个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养孩子,要让孩子身体健康胃口好,相貌堂堂,皮肤好好,身材不能玉树临风、婀娜多姿,也不能肥脸大耳;对于一些不爱吃饭、经常生病、体态肥硕等的孩子,家长确实需要伤神了。谁都想要一个好皮囊。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形体、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狗对自己的身材相貌有没有意识不得而知,那是狗的意识。但是人们养狗,是看重狗的生理层面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染发的狗、穿着漂亮的狗、化妆的狗。
人的生理自我,一般是婴儿从出生以后第8个月开始,到3岁左右基本成熟。 幼儿上幼儿园,就进入了社会自我的状态,社会自我的年龄阶段为3岁到青春期。这正是养孩子和养狗不一样的地方,孩子具有社会性的一面。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和认同。父母要教育幼儿园的孩子听老师的话,老师才会表扬,也就是树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仍然打同学、不能自律、不参加集体活动、不懂得分享、没有好朋友……社会自我没有建立,父母操碎了心,当然不如养狗容易了。

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情感和评价。包括个体对自己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性格、气质、动机、需要、价值观和行为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认知和评价。年龄阶段为青春期到成年。
从青春期开始,人的心理问题开始出现,从一般心理问题到严重心理问题,从严重心理问题到神经症再到出现幻觉的精神病问题。心理不健康更是让父母们束手无策,没有好皮囊、好身材,人照样可以生活,无伤大雅,没有健康的心理,可能就不能学习、不能工作、不能正常地生活,这还是人吗?而养狗哪有这么多问题,假若狗大病不愈,不会悲伤,人则不同,动辄牵肠挂肚,这是人的哪一面,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