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茹-中原焦点团队讲师6期坚持分享第811天20201123

2020-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妍羽2018

无用教导十则

做了很多的努力,最后发现所有的用功都没有在孩子身上得到正面的反馈。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变本加厉了。这是很多父母在和我沟通时提出来的共性的问题,这让他们很苦恼。

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有了更多的自我判断能力,不再把父母视为完全的权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有限。这就是很多父母所表达的:“明显感觉带动不了了”。

虽然感觉上是带不动了,但这个阶段孩子对于和父母的互动变得比以往更加敏感。你可能质疑:怎么可能呢,明明是对我爱理不理,少言寡语,怎么是互动敏感了呢?

正是因为他们对互动时父母传递出来的情绪、姿态、语气异常敏感,才会激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反抗的初期通过愤怒、争吵表达自己,这时候沟通的大门还敞开着。当发现父母根本“看不见”他们,就连争吵都不愿意表达了,转而关上门,闭上嘴,塞上耳朵。

最沉默的,最敏感,也最渴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心为孩子好,说着正确的道理,却换来孩子对我们抗拒和隔绝的重要原因:是的,你说的都对,但你和我说话的感觉让我非常不爽。所以,我不愿意接受。

教育是慢的事业,但是教导是需要效率的。我们既需要在孩子有限的青春时光里漫步徜徉,也同样需要争分夺秒。当我们充满智慧,我们就会少一些无助,少走一些弯路。孩子可以适当走一些弯路,但作为父母,要尽量避免我们自己迷失在弯路里。

我根据父母们和我沟通时的表达,以及我自己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的实际经历,整理了10条我们有意无意会踩到的“无用教导”的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即时”教导\“第一时间”教导往往是无用的

“即时”是指发现问题的当下,这个时候的教导,一般情况下都是无用的。

比如有个爸爸非常关注孩子做数学时不打草稿,这极大地提高了错误率。每当看到孩子又没有把草稿本拿出来,会立刻前去指出,从提醒到责备,结果是不欢而散。

也有时候孩子听了,但会发现他下次又陷入“老习惯”的循环。这是因为他只在执行爸爸当下的指令,并没有获得对问题本身进行自主思考和消化的时间。

“看在眼里,放在心里”,等孩子完成这项作业后,再找机会给他建议,这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主,也给了他大脑空间去反思和消化。下一次,也许他会记起爸爸的话,自主去完成。这里的“也许”是指,孩子从尝试记起到完全自主需要一个反复的周期去练习,父母需要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2.在“任性时间”和“任性空间”的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