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悟千佛山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千佛山上的小树》,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千佛山了。这次去济南开蒲松龄文学奖散文奖颁奖会,听说要去千佛山,心里委实有点欢喜。可是后来由于会议‘议程太紧,没有安排。人老了,总是惦记着幼时的一些念想,近乎有点顽固。会散了以后,我决定还是自己去走一趟。
千佛山就在市内,坐公交车就到了西大门。60岁以上的游客凭身份证就能入内。园内静谧清幽,一片葱翠,远看就是一座山横卧在前面。向着山走去,竟找不到上山的路。倒回来又找不到一个人问路。正茫然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看到两位像是老夫妻模样的人,看样子也在找上山的路。当返回柏油路面的主路上来时,我有些犹豫。时间已经不早,要不就回去吧。礼佛路上的小小煎熬,还真有点折磨人呢!这时来了一位工作人员模样的年轻女子,说只要沿着柏油路面走就能上山。
行悟千佛山
终于找到上山的路,心情豁朗许多。眼见一尊巨大的卧佛身披红色的袈裟横在右前方。左侧还有一块大石,上书“千佛山”三个大字。
行悟千佛山
我有一种找到上山正途的感觉,由于是一人独游,心里有点自得,却无人诉说。孤独之旅也有它的乐处。好像寂寞更让人去思考。就如人生之路,当年陆游游山西村不就有过“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和感慨嘛。路过观音园,那是一座漂亮的寺院。由于时间紧迫,不得不放弃入内。人生应该有所取舍,哪怕再精彩再华丽再有吸引力,你也不能不有所舍,有所取。一条石道展现眼前,青石累累,这些石阶静卧在山上,怕有上千年了。任由虔诚的善男信女踩踏。小草顽固地从石头的夹缝中探出头来,奇怪来此攀爬的人们。仰头看天,看山;俯身看地,拾级而上,呼吸渐渐急迫。汗慢慢渗出,顺着眉毛往下滴,很想在道边的石凳上歇下喘喘气,可是想想时间不多,还是咬牙继续往上走。自忖也是近古稀的年龄了,何必自苦如此呢!难道要半途而废?闃寂引人思索,攀登磨人意志,歧路须人决断。卧佛左边是通往万佛洞,右边是观音园。如果时间充裕我一定进园拜,然后去万佛洞。可是时间不允许,必须有所舍弃。我决定直接向主峰攀登。
千佛山之游,注定了不完美。时间紧,不能一一尽兴。选择性地游览就是明智之举。其实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哪能面面俱到呢!我放弃了进观音园,来到兴国禅寺。寺建在千佛山山腰,是山东著名香火胜地。殿内塑释迦牟尼、大悲观音、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济南清未秀才杨兆庆书写的寺门楹联石刻:"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最为引人思索。
由于没有沿盘道西路登山,没有看到著名的唐槐亭,也没有看到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的古槐。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 坊。登上一览亭向北瞭望,近看大明湖波平如镜,远望黄河如同丝带,泉城美景一览无余。
登上顶峰,带着欣喜,沐着习习山风,快意油然而生。想想自己年近古稀,仍然豪气不减,体验了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爽。不就是在最后攀爬的努力才能得到的快乐吗?我惊喜地发现,千佛山顶居然有很强的信号,情不自禁打开微信视频和家人分享眼前的美景。尽管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尽善尽美,还是非常快意,人生留点遗憾算什么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