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21天导图 | 第四章 检视阅读

2017-02-02  本文已影响16人  尹丽芳思维图法

打卡:一起平台2个房间,正请技术人员处理把两个房间合并,我们就能看到能多伙伴的分享和成长。各位伙伴的作业要有质量的保证,建议按照阅读,理解关键词,形成思维导图笔记。

工具的运用:思维导图画完,只是对知识进行了整理,还需要根据思维导图笔记回顾内容。


进入共读的第四天,可能我们的各种症状就来了。忙不过来,睡不够…当你要找理由的话,我相信还有太多了。

三分钟热度很容易做到,一咬牙、一跺脚就行了。但是坚持需要信念和毅力,就像第一天讲阅读的方法,开始之前,请想一想你为什么参加21天共读活动,为了娱乐?为了资讯?还是为了获得成长?就像我带21天共读活动一样,其实是在我原有的工作量上,又增加了一项工作。但我相信,我通过21天读完一本很难读懂的书,我还有什么书读不了呢?除了读完一本书,我获得的还有自信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如果你在坚持每天收听直播,完成作业,我要恭喜你开始迈向成长了。

今天要给大家带读的是第四章《检视阅读》,我们先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通过目录来看,包括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系统略读、粗浅略读、阅读的速度、逗留与倒退、理解的问题和摘要。

摘要是作者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和总结,希望把文章的内容清晰的呈现给读者。作者是一个好的投手,不会投出接球手,接不到的球。所以作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你需要更为主动的去接住作者投过来的球,这样你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

以上内容你加以分析就会看到,就内容而言其实可以三块:第一讲到了检视阅读的两种方式:有系统的略读和粗浅的阅读;第二阅读的速度包括了速读,逗留与倒退;第三理解的问题其实是为下一章节进行了铺垫。

作品的中心人物,通过检视阅读的方式,快速处理了文件和工作任务,非常的开心。

第四章的第一部分讲到的是有系统略读,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的时候很难判断这本书该不该读,有没有价值;想深度发掘内容,但时间却有限。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略读的方式来做预判。

可以通过六个步骤来完成检视阅读:第一先看书名和序言,进行一个初浅的了解。第二研究目录,因为作者是很花心思来整理目录的,希望将书的结构进行清晰的呈现,所以千万别辜负作者的一片好意哦。第三是检阅索引。第四是看出版者的介绍。第五是挑一篇和主题相关的文章,来看看。第六可以东翻西翻,随手看一两段文章或者连续的几页文章。最重要的是最后三页,一般是作者对于全文的总结和概括。这是一种非常主动地阅读方式,灵活,但是需要集中精力。

第二部分粗浅略读,当我们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需要从头到尾读完,第一遍先把眼睛看到的加以理解,省略掉不懂的东西。再读第二遍的时候,在了解更多。这让我想起我大学时的书法课,我们的老师让我们每天早上摇头晃脑的读: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当时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不懂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了解其中含义,还有时顿悟以后对整本书有了新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部分阅读的速度,加快阅读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拿到一本书通过与系统的略读或者粗浅的阅读,判断的它复杂程度,根据不同的复杂程度采用不同的速度。通常复杂程度和速度成正比,越复杂,阅读的速度会越慢。当然我讲的不是可以一直慢下去,我们要安排阅读计划,按时完成阅读,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就像我们通过21天,要完成《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的阅读计划,每天要完成一个篇章的阅读和50字的心得体会一样。

第四部分逗留与倒退,我们的眼睛会习惯逗留和倒退,需要进行训练,习惯用大脑去做阅读,而不光是眼睛。方法呢,我们可以进行指读训练,用我们的手指进行指引牵引我们的目光。进行平行的移动,保持眼睛跟得上的速度,慢慢的你的阅读速度会有提高。

第五部分理解的问题,速度可以节约时间,但是不能帮你增进理解力。伙伴们聚焦在关键词的,希望我带读和讲解。每个人在读到文章都会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像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一样。只要你通过基础的阅读,认真的分析和理解。就像我们阅读的时候要先做关键词笔记,就是一个思考和内化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关键词笔记,进行逻辑的梳理,归纳总结形成思维导图笔记。关键词笔记分析、理解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整理思路就成了空谈。包括我自己在听课的时候,也是先记关键词,然后再形成思维导图笔记。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但是不能省掉步骤。

优秀导图欣赏

@夏沐

丽芳老师:作品整体水品很棒,内容清晰,关键词准确。

@虫虫花

进入第四天,作者详细陈述了检视阅读,在以前我虽然能做到“有系统略读”,但是,粗浅阅读没有做,最容易范的毛病,就是会不断“逗留和倒退”,这样严重影响着我的阅读速度。真的要学会用脑阅读,而不是用眼睛阅读。丽芳老师的课,让我觉得读再难的书,只要方法正确,都不是难题。感谢老师一步步的指导,让我成长在路上。

丽芳老师:我们的感受一样哦,也是通过精读这本书让我觉得只要坚持对的方法,就能战胜困难。期待你的成长。

@猪猪

每天我都是先自己整理一遍,再听课,可是每次听完老师讲课后,都要推翻之前的整理,看来我必须在整理关键词和理清逻辑关系上再多下些功夫了。今天学了检视阅读,里面有一条,逗留与倒退,我在读书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误区,看来我们还是需要继续熟练阅读,相信我们的大脑有这样过目不忘的能力。

丽芳老师:整体很棒哦,黄色部分用金黄色写的话更清晰哦。阅读的速度需要训练,相信你可以的。

@株儿

@liebe

丽芳老师:不同的分支用不同的颜色吧,结构会更清晰哦。

@冰凌

丽芳老师:作品整体很棒,赞!中心图案略大了一点,内容排班有点挤。

@颂文

丽芳老师:结构清晰,内容完整。试着让内容呈发射状分布吧,版面效果会更好。

@南子

丽芳老师:二级内容的线条有一些凌乱,试着参考我的步骤图,所有的学习都是从临摹开始的。

在读此书之前,从未认真思考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问题。感觉花些时间去看书就是阅读了。三天的学习,让我对阅读有了更清晰和深层的认识。这次阅读体验虽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此次一定是最有效和最有价值的阅读。不仅对自己以后的阅读作出指导,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的能力,让孩子在阅读方面先于我觉醒。

丽芳老师:你的感受和我的一样,觉得应该把正确的读书方法教给孩子,麻麻你很棒哦。

@苹子

丽芳老师:内容清晰,结构完整,很棒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