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每一个教师如果能站在魏智渊老师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如何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家校合作才可能是真正的上道,否则大多都是停留在表层的现象呈现上面和技术互动的层级上面。
上道?道在哪里?
魏老师在《高手教师》第三辑“与家长并肩作战”中提出了三个家校共育的问题,①家校微信群怎么管理,这是一门教育学②不要总觉得家长不懂教育③老师怎么和家长交往。魏老师对这三个问题的本质分析直击家校共育的根本。
“道”在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认识与把握。
魏老师认识到“对我来讲,再也没有比平庸更难以忍受的事了”,才有了对家校共育深刻的剖析。
①教育中最难的首先是价值观,其次难在走出自我中心。
②在家校沟通中决定性的因素绝不是技巧,而是你的诚恳,你的目标,你的价值观,你对知识的热爱,你对孩子真正的关心,你生命中整体散发出的向上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你就是这句话的主语”
③我们有问题吗?不在许多时候我们只是不成熟,我们只是惧怕被否定,且因此心怀恐惧,我们只是缺少了必要的教学勇气。一旦我们长期处于不成熟的境地,失去了热爱,我们就会越来越多的在自己与家长之间,与学生之间,乃至与世界之间建筑起一座高墙,我们把自己关进监狱里,我们仍然是善良的,然而我们已经非常的乏味和平庸。
④“我”重要不重要,“我”当然是重要的,并且是最重要的,但“我”是怎么重要起来的?“我”的重要难道不是因为“我”的贡献,“我”的创造?
⑤成熟的反应是什么?
倾听,而不是辩解,要去感受家长的全部情绪,理解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努力的搞清楚问题究竟在哪,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⑥家校共育搞不好的真相是什么?
一是我们或许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爱学生,我们真正爱的仍然是自己。人首先应该爱自己肯定是没错的,但是有没有把爱学生当成爱自己的一部分是另一个问题。
二是基于某种众所周知的心理学原因,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我们更倾向于掩盖问题,而不是不断的寻找问题,然后解决它,所以我们总是被问题困扰,然后被动的应付。
三是我们往往把家长视为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因此尝试忽略先发制人、贿赂、欺骗、虚假承诺,而不是视为帮助者,视为班级发展乃至于职业生涯中健康的力量。
把握了以上魏老师的从教价值观,家校共育的方法自然就会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