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道德经》之二

品味《道德经》 之二
【原文】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大意解读】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人们都知道美好为什么美好,是因为有丑恶存在。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都知道善良为什么善良,是因为有不善良存在。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与美恶、善不善是一回事,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此必有彼,有彼必有此;无此必无彼,无彼必无此,这是世间恒常不变的道理和规律。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因此,圣人不计度美恶随顺自然做事,不计度是非随顺自然说教。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就像天地一样),不在意万物生长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在意万物生长有什么样的过程;给予万物生长条件,却不以为是万物的依靠;万物完成了生长过程,也不以为是自己的功劳。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总之,因为不占有,所以,就不会有失去。
【读后略议】
这一章在“常有”的层面“观徼”,得出一些普遍性规律以及处世为人的态度与方法。
世界本来不存在美恶、善不善等,这些标准、概念无疑都是人为的界定,于是,人们便活在自己创造的二元世界里,追逐着美与善,嫌弃着恶与不善,与是非得失纠缠不休,烦恼、痛苦不期而至,如影随形。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圣人给出的对治方法。无为,并非无所事事不干事,不言,也并非不说话,而是效法天地,随顺自然运行规律,没有造作与妄想,全然依道而行。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是进入众妙之门的圣人,所示现的应世心态,智慧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