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青春大学生活

拒绝庸碌的度过大学时光,你需要明白这些道理

2016-10-15  本文已影响691人  沧海可耕田
不要庸庸碌碌的度过大学时光

自从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意外上了热门之后,后台及微信上纷纷有新朋友向我倾诉大学生活中遇到的苦恼,希望我这个前辈、学长,可以博施济众,给予些许建议,让他们能少走弯路。(传送门见文末)

对于前辈、学长这类称呼,我打心底里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一直是个平凡普通的存在,四年时光,都在庸庸碌碌中度过,恰似沙滩上的一粒沙,朴实无华,默默无闻。

回首匆匆而逝的光阴,我发现这些年积攒下的所谓的经验和体悟,更多的是由自己亲见乃至亲为的悔不当初和失败后的教训得来的。虽然,这样的经验体悟更能深入人心,但是,关于此的记忆却并不美好。

故而,当朋友们询问时,我都会把自己想到的告诉他们,不求感谢,只是期盼能真正的帮助他们尽早的明白些道理,少一些教训,多一份收获

经过四年的洗礼,我才悟出了以下四个道理,希望分享出来,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惟愿每个人在回首这段大学岁月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1  保持前进,差距在一点一滴中产生

新生入学之时,班级里每个人都是通过了高考检验的,彼此旗鼓相当;到了毕业之际,就会发现,班里每个人的发展都不一样,以至于人与人之间差距很大:

有的同学已考过了雅思、托福,拿到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留洋去了;有的也成功保研、考研,继续深造;有的选择了工作,或者考了公务员;还有的,则因为挂科太多,被学校延毕,甚至落得个开除的下场,晚节不保。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差距也不是一天产生的,这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量变到质变的必然。

当你早上睡到自然醒的时候,有人已经背了几个小时的单词了;当你晚上看着电视剧打发时光时,有人还在通宵自习室学习。别人每天进步一点点,你每天原地踏步,甚至还会退步一点点,时间一长,你猛然发现自己的四级还没过,可有的人六级都已经600多分了,如此一来,差距就产生了。

之前看到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每一天,我们都要怀揣热诚,让自己接受新知识,不荒废,不虚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即使前进的再慢,也比原地不动要强的多。

纵观古今中外,可以发现,最终获得很高成就的,有两类人:一者为绝顶聪明的人,二者就是持之以恒努力的人。如果我们不能做一名天才的话,那我们就当一个不断进步,坚持不懈的人吧!

每一天,都要走在进步的路上
2  目光长远,奖学金没那么不可或缺

有朋友微信上给我留言,说又到了评奖学金的时候了,班里的气氛很不对劲,她很不喜欢。

我想说的是,谁又何尝不是呢,这种勾心斗角的氛围,有谁会喜欢呢?但是,我们不应该只聚焦于此,被奖学金所束缚。苏轼《满庭芳》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即是如此。

我也曾汲汲于奖学金的评选,为此努力的读书,希望能拿到个好成绩,获得最高的奖学金。但是,久而久之,就发现奖学金并不是那么公平的,就连任课老师的成绩,也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

记得高我们一级的一个师姐,上课几乎不去,点名总是不到,但是有一个长处,就是和老师处的关系很好,每每临近考试了,开始和老师套近乎、装可怜,说自己要出国留学,需要个高的学分绩点,希望老师能通融下。结果,老师碍于情面,只好给了个高成绩。最终,她居然就这样成功的拿到了学校的最高级别的奖学金,不过,却没有出国,而是用这成绩选择了保研。

这是件很令人气愤的事,她虽然拿到了荣誉和金钱,但是几乎整个学院都知道了这些内幕,对她嗤之以鼻。

很多时候,我们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目光只局限于眼前利益,失去的却更多。那些勾心斗角,为了固定的金额无所不用其极的人,或许会得到不小的利益,然而,却失去了人心和形象,比如我那位师姐,如今,不止同学,连老师也对她反感了,学院再评选也没她的戏份了。

一笔奖学金就能让你未来衣食无忧吗?很显然不能。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已经实属不易了,毕竟,利益对人而言永远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与有价的利益相比,拥有良好的品德才是最无价的财富。

目光的长短,往往决定一个人发展的高度
3  不拘小节,没必要去关心鸡毛蒜皮
不拘小节,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后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本文所指,是前者之意。

《史记·项羽本纪》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欲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宽广的胸襟,不要对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之事斤斤计较,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够专注于一件事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把精力总是放在细枝末节之处,对于生活中的小事斤斤计较,那么,是难成大事的。

《三国演义》中的一则故事大家或许都有所耳闻:刘备有一次闲来无事,拿起牛尾编帽子,诸葛亮见到后,阴沉着脸问刘备:“明公没有大志,难不成想放弃理想?”刘备羞红了脸,便把帽子掷之于地。

我有一个朋友,最喜欢吐槽他宿舍里发生的琐事,什么这个同学起床太早,那个同学总是吹牛,说起来总是义愤填膺。

每每他对我说起,我都会反问一句:“那又怎样呢?”他总回答:“没怎样,就是看不惯。”这位仁兄,或许是过多的关心鸡毛蒜皮之事了,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头等大事——学业,原本想要一心保研的他,在大三时保研失败,匆忙考研,又名落孙山,只好仓促的找了个不甚理想的工作。

面对很多事,我们要发自内心的问自己一句:“so what?”无关大局的事,就不要太去计较了,过多的分散自己的精力,只会得不偿失,有这些心思和时间,不如去充实自己,构建自己更好的未来呢。到那时,回想起为了那么点奖学金患得患失的过往,你就会嘲笑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了。

哪有那么多值得你倾心的事
4  做好规划,别等到临近毕业才着急

毕业季临近时,除了分别的话,谈论较多的就是对于未来的规划。这时候,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朋友,就一脸茫然,摇摇头,哀叹没有具体的规划;而早已规划好的朋友,则成竹在胸,就自己畅想的未来侃侃而谈。

对于未来进行规划这种事,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自己的人生规划,越早明确越好。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

自我选择历史专业起,家人、朋友就常常问我一个问题:“你以后想做什么?”那时,我自认为考虑未来还早,于是就会应付的答道,以后再说,还没想好。

如今,四年过去了,他们,包括一些新的朋友一遍遍地问起时,我猛然间发现,自己还是一无所知,从来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想到这件事,我就倍感头痛。

与我正好相反,高中时的一个好友就很有规划。毕业季,我看到他的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说自己申请到了瑞典的一所大学,从大一时就决定出国,大二大三一步步的实习,四年来目标明确,终于实现了自己最初梦想。这让我很羡慕,也很自卑。

对未来尽早的进行规划,便于我们目标更加明确,少走许多弯路。大学期间,如果确定不准备从事进一步学术研究的话,那么大三大四其实就成为一个走向社会的过渡期,我们需要摸索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对未来职业有一个大致的定位,然后着手实习,积累经验,也可以从中体验到真正的工作和你想象的工作之差异。

于我而言,虽然并未确立明确的职业方向,但是通过实习,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以前所认为的某些职业并不是想像中的那般,所以也在实习过程中排除了很多职业选择,如此,算是缩小了目标,令自己扑朔迷离的前程有了一丝光亮。

学会去规划你的人生
后记

看过很多书,明白很多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自己生活。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什么都知道,却不曾迈出行动的第一步。行动起来吧,为时未晚。愿你我每天都在前进的路上。


【传送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别过老气横秋的生活

我是沧海可耕田

一直坚持走心,一直坚持与众不同

侵权必究,转载请私信~~如果喜欢,就加个关注,点个❤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